2013.5.18主持山东王桂莲19:59:08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我们再一次请到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浙江省著名改革专家陈笑宜特级老师给我们大家分享《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欢迎陈老师的到来。
陈特负责省模具课程改革、校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课题研究、教材开发等工作。
对陈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我们大家的工作能得到提高!主讲嘉宾陈笑宜20:01:32好的,我来自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非常荣幸今天能与大家一起交流《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主讲嘉宾陈笑宜刚到职校,让我看到的课堂现状是:文化课特别是数学英语课堂:睡觉、聊天、看小说……调查学生,他们感觉学习跟他们无关,在生活总无用,也没有兴趣……身边的老师充满了抱怨,觉得没有成就感、无地位、当然也没有什么追求……为此,我曾深感困惑,为什么要教、教什么数学、怎么教,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也正是这样,引发了我们一定要进行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数学英语的课堂同时,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观察到了老师在成长方面的一些问题我在外讲学时,曾有老师写了一封信给我,我是××职教中心的一位数学老师,暑假里听过你的三天讲课。
可能你不记得了,一位问过你岁数的中年女老师。
笑宜老师,你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居然教几个最“厉害”的班,你的敢为人先的闯劲、直面问题的实在,你的善于积累、肯于钻研的精神都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你的成名也是必然的。
我这里有两个问题想在私下里问你:一个问题是,职高的数学真的走到穷途末路了吗?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跟数学有仇吗?这个学期,我们学校高一就业班只有两节数学课,高二有的专业两节,有的专业干脆不上数学了,富余了好多数学老师呢。
听说十月份省里要出台大纲,规定高一就业班的数学要上四节,是真的吗?另一个问题是,一个肯于钻研学问而不太会搞人际关系的人,在职高里是注定要吃亏的(当然你已是名师,你除外),是吗?象普高,他们还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学生的成绩。
在职高,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就注入了太多的人为因素,也就迫使人花时间去搞关系。
我也算是一个钻研型的老师,近三年来的六个学期,有五个学期我都有论文获奖(有一篇是教案),最低的是县一等奖,另外是市三等、二等,省三等。
但我在学校里评优无份,教高考班都无份,默默无闻,还到处吃亏。
可能是我的起点太低了吧。
这个学期我都不想写了,还是花时间去搞人际关系的好。
你说呢?祝一切都好!看了这封信,我想了很多,但有一个信念是坚定的,我要带着老师们一起成长。
一个肯于钻研学问而不太会搞人际关系的人好多普通的老师都是这样我们学校的很多年轻老师,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陈老师,我一方面团委让我帮忙,一方面教务处让我去搞技能,学部让我帮忙做事……我不知道该做那样,学校工作这么多,我该如何取舍?也有很多来我们学校考察的校长,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也在反思,教师的成长缺少了什么营养?主讲嘉宾陈笑宜(274791991) 20:17:38我个人的经验是,营造快乐的课堂,学生的快乐是教师内在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云南张兴洪(1328072594) 20:17:49职业的成就感觉,来自学生的尊重主持山东王桂莲(371413180) 20:18:38以及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主讲嘉宾陈笑宜(274791991) 20:18:43当上了一堂精彩的课,当学生们在课堂中体会到的那种学习的成功,是教师们最幸福的时刻,因此,我们的切入口是——打在快乐的课堂快乐课堂与现在的课堂有什么不同呢?先分析一下课堂中人的因素:学生厌学(无关、无趣、无用)教师厌教(方法单一、学生厌学、无成就感)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做出改革早期我们的第一个改革是1、改革评价制度——替代学分和过程学分哪些英语、数学不及格的学生,可以用其他方面进行替代。
关注过程学习。
考试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我们的第二个改革是,建立严格的课堂考核制度学校严格对课堂的督察,特别是学生睡觉人数。
这虽然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治标不治本考核虽一直还延续,但我们又进行了第三个改革:改革教学内容这就是长达十多年的特色课教学设计不管哪些改革,其实都会遇到阻力,最大的阻力在于老师的观念问题最后,我们的课改突破口定位在——改变老师的观念上做文章,开始的长达十多年的观念变革之路这样,教师的成长与课堂教学改革就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下面讲讲我们是如何做的一、理念的变革——课改的突破口2001年至今我们一如既往做的是,每周五大会校长的理念讲座引导;专家讲座、对外交流、开展教学设计比赛、撰写论文……这些是每学期必做的功课特别是华校过去一直在贯彻这些理念,久而久之,我们的教学观念的确有很大的突破2、行动的研究——特色课教学改革:2001-2005在这个期间,我们每年开展特色课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教学比赛,形成了6本比较经典的特色课教学设计我们的设计原则很简单,三句话:学生感兴趣、社会有用、教师擅长;其他的条条框框都没有目标是培养学生会做,善说,能写。
在趣味性上,我们力求将内容呈现出故事性、生活性,活动性……。
方法上:我们除了一些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做中学等大家普遍认同的方法外,还自觉探索了一些能重逢调动学生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游戏教学、项目教学、摆擂台赛、学分激励、角色互换、体验教学等等……只要课堂能活跃起来,这就是好方法在社会有用方面我们主要体现了内容的生活性、专业性、职业性。
充分跟社会、企业等结合在教师擅长方面,我们主要以巡回课的方式让学生们分享老师的一些人生经验、社会阅历,经典的案例等这些特色课教学,我们都以校本培训的方式开展有效教学观摩展示、特色课教学比武等,让更多的老师分享、提高3、从单个教学设计走向校本教材开发(2006-2009)编写78本,出版18本。
单个教案到章节性教案的提升或者到整体教材的设计浙江椒江中专黄(77386393) 20:55:09教师下企业比如一年,必须给教师任务,任务必须完成,否则下企业无效主讲嘉宾陈笑宜(274791991) 20:55:16下面讲讲校本教材开发是如何操作(1) 成立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室、制定管理奖励制度、开展选题指导、强化开发管理。
一开始成立什么都没有的,所以必须得有一些规章制度,这是必须的。
这个过程中,管理比较难,主要是一些教研组长或者教学骨干参与,我的心得是:恩威并施、松弛有度、稳中有序;很多事情是可以倒过来做的。
要基于中职的现实开展我们开发校本教材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教材成果,而是为了提高教师对于教材开发的认识以及一些专业水平,所以。
一开始不宜以高标准的东西来吓唬老师是否要先有标准课课标等,这也是很多高职专家一开始在质询我的问题。
十年磨一剑,现在我们就有能力这样做了我们开发教材的过程是培养老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各种疑问会随着开发的成果不断得到纠正,不过要舍得花时间和成本校本教材第二个阶段,制定指导方案、制做选题计划、撰写开发方案、精细管理。
在这个阶段,我们就不是让老师们自由发挥了,而是需要老师们做好规划,这就是最初的课程方案和标准。
在这个阶段,我们做到的是:规范程序,放中有收,在教师不自觉开发中提高自觉开发的因素。
第三个阶段,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通过选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管理。
在课题研究中获得教材开发成果。
这个阶段的心得是,促进教师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来开展课程改革,并在改革中促成教材成果,在研究中提升,为了教师的成长,促进自我发展的需要。
好了,现在真正进入你们所关心的专业课程改革阶段了在前面这么多的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中,也不断地促使我们去思考一些问题,如何使得改革更科学、更规范,如何按照专家们所说的先制定标准再进行开发,似乎我们教师自己也迫切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而自我感觉也已经到了那个阶段,我们有能力开展规范的课程改革。
毕竟我们是普通的老师,改革必须得走弯路,只有经历过痛苦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我们想要的有时候我们制造一些弯路,只有在老师们的质疑和反思中才能不断提升他的观念从2010年开始,我们自己就想开始了特色课程改革,希望能建立一套与地方产业及学校专业的课程标准,开展五金产业特色课程开发。
无独有偶,浙江省开始了专业课程改革,我开始了漫长了模具专业课程改革之路我们在全省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企业调研,从调研中获取企业人才需求,召集全省各地企业骨干开展工作岗位分析历经漫长的过程带动全省各地专业教师开展核心技能提炼,并提出了核心课程。
企业调研与你如何设置调研问卷有很大关系,课改一方面是技术,另一方面是智慧我们进行了核心课程结构分析,制定了核心课程标准,编制了课程指导方案。
所有这些都是企业、课改专家、中职骨干教师,很多特级教师等全程参与。
通过课改,我们开创了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新局面,带动并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
现在,模具、数控、机电、财会、汽修等全按照这样的思路开展有为才有位,到一定程度,政府想不支持你都难于企业来讲,不是不想参与,而是确实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
如果我们真心想做好,企业是绝对支持的。
很多时候我们得先找自己的原因好下面讲讲我们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与策略(一)宏观层面总体策略:上挂、横联、外引、内提四大工程:青蓝工程、双师型工程、371工程、名师工程……(二)中观层面:利用课题推动促教师专业内涵发展2001-2005,课题1: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该成果初步提出:“上挂、横联、外引、内提” 策略并开展实施,与企业、高校、教育部门,校内等多种渠道开展教师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干部和县级教坛新秀课题二:“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师成长策略研究改为“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中职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研究”该成果采取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教师培养策略,通过校内培训、校外提升、自主成长等教师成长途径,以营造知识文化为目的,培养教师会说、会写、会技术等综合能力。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
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011-至今课题三:“三平台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微观层面,我们主要是科研引领、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层层深入鉴于时间有限,今天先介绍这里,有机会与大家再继续探讨专家组长于万成(1019858377) 21:37:10陈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改革评价制度——替代学分和过程学分;(2)建立考核制度——以严格的课堂考核制度改革课堂管理秩序;(3)改革教学内容——开展特色课教学设计;(4)改变教师观念——寻找改革的根源,最根本的因素和动力。
如何有效开展实施和操作?关键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理念的变革——寻找课改的突破口,校长理念的引导,专家讲座、对外交流、开展教学设计比赛、撰写论文等。
(2)行动的研究——特色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