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清真大寺导游词清真大寺是西宁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宁东关大街路南一侧。
寺院占地面积1.194万平方米,大殿本体占地面积1102平方米,南北楼各363平方米。
清真大寺初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1380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46年重建。
历代几经修葺、扩建,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
该寺建造雄奇,坐西面东,具有我国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回教徒进行礼拜。
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大寺是青海地区伊斯兰的主领寺,大殿正前方是近3万平方米的广场。
星期五"主麻日"和一年两度的"尔的"和"古尔邦"节的礼拜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清真大寺内有两座似塔一样的建筑物叫"唤醒阁",是专供寺内阿訇呼唤教徒做礼拜用的。
大殿外有两层回廊式"配楼",左右对峙,给清真寺平添了雄壮的气势。
篇二:导游综合知识之宗教历史文化1 天干、地支。
生肖?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2 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答:五行:土金木火水五色:黄白青红黑五方:中西东南北五脏:脾肺肝心肾五音:宫商角徽羽3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答: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4 伏羲八卦图5 重要人物和著作?·《文心雕龙》-中国史上的著名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专著。
·《儒学警悟》-我国最早的一部辑成丛书。
·《四库全书》-我国最庞杂的一部丛书。
·《皇览》-我国类书的始创。
·《周髀算经》-我国第一部算学著作。
·《黄帝内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和植物分类学书。
·《山海经》-世界上最早有关矿物的记录文献。
·《徐霞客游记》-有关石灰岩地貌的记录比欧洲人早100年的文献。
·《韩非子·有度》-我国最早记载有天然磁铁矿琢磨成指南针。
·《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记载了早期罗盘针雏形的文献。
·《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史记》-汉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牡丹亭》-汤显祖·《汉宫秋》-马致远·《西厢记》-王实甫·《赵氏孤儿》-纪君祥·《墙头马上》、《梧桐雨》-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其它《食疗本草》-我国第一部食物、药物为一体的专著。
唐,孟《北山酒经》-北宋较全面的酿酒专著。
宋,朱翼中《齐民要素》-有对素食的专论。
北魏贾思勰《食医心鉴》-论述了素食饮食疗法的作用。
唐《茶经》-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唐,陆羽。
宗教佛教1,佛教的产生?创始人?答''产生: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2,佛祖的四大圣迹是指?答:兰毗尼花园(出生地)--菩提迦耶(成道地)--鹿野苑(初次讲法地)--拘尸那迦(涅槃地)3印度佛教传播的四个阶段?向周边传播的三条线路?答:四个阶段:原始佛教阶段部派佛教阶段大乘佛教阶段密教阶段三条路线: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4,佛教的基本教义?答: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圣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5,佛教传入中国行成得三个派系?答:汉语系、巴利语系、藏语系5,佛教名山?佛教名寺?佛教名窟?答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清凉佛国)四川--峨眉山(仙山佛国)浙江--普陀山(海天佛国)安徽--九华山(仙城佛国)--东南第一山佛教名寺:河南洛阳--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院,"祖庭" "释源"八宗祖庭: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佛教名窟:甘肃--敦煌莫高窟-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原地区开凿最大的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塑像馆)6 汉传佛教的宗派?答:三论宗、天台宗、慈恩宗、华严宗、律宗、密宗、净土宗、禅宗。
7 对中国文化思想和文化份子影响最大的是禅宗。
8 在民间拥有众多信众的是净土宗。
9 六祖慧能被看做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10 藏传佛教的派别?答: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13世纪得到元皇帝的支持,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葛举派(白教)--西藏第二个政教合一的教派。
其黑帽系最早创立活佛转世制度。
葛当派(老黄教)格鲁派(新黄教或黄教)11 在藏传佛教中达赖称为观世音的化生,班禅称为阿弥陀佛的化生。
12 人的业行分为?答身、语、意三业。
13 修行的基本内容为什么?答:戒、定、慧。
14 修行觉悟的程度?答: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自觉、觉他罗汉:自觉15 康熙年间康熙帝钦定十八罗汉,改庆友与宾头卢为降龙、伏虎。
16 佛教认为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
17 四大天王是?答: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手持:宝剑东方: 持国天王,名多罗,身白色,手持:琵琶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手持:宝伞道教1 道教的产生时间?答:东汉中叶2 道教的思想溯源?答殷周的鬼神崇拜、战国的神仙方术、秦汉的黄老学说3 道教的发展?答:原始道教化阶段--理论化阶段--形成宗派阶段。
4 各阶段的代表?原始道教:五斗米道(天师道),创始人:张陵太平道,创始人:张角理论化阶段:葛洪(东晋)--将神仙方术与中国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著《抱朴子》,为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寇谦之(南北朝)陆修静--创造道教科仪的第一位大师陶弘景(梁朝)--山中宰相5 宗派阶段1、天师道太平道合流形成天师道,后又发展形成了符箓派。
2 、东汉后又发展形成丹鼎派3 、南北朝改革天师道形成天师道北派、南派。
后增加上清派、灵宝派、楼观派。
4 、南宋宗教内部分歧,北方形成: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
(后两道几传后消亡)南方形成:正一派5、到现在:全真派、正一派(天师派、灵宝派、上清派最终归入正一派)6各派创始人及其经典?·五斗米道(天师道),创始人:张陵·太平道,创始人:张角·天师派·上清派(茅山宗),创始人:杨羲、许谧、许·灵宝派,春创始人葛巢甫,传播中心:阁皂山·楼观派---将符箓派、丹鼎派溶为一炉。
·全真道,主要经典《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正一道,主要经典《正一经》7 道教教义?·宣扬"道"是万物之母(道,是道教的基本教义)·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8.崇奉的对象?(神、仙)神:·1三清:玉清(戴芙蓉冠,披云霞紫袍,做三清殿中央)上清(左,灵宝君或上清)太清(右,太上老君)·2 四御玉皇大帝(总执天道诸神,地位最高)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掌管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南极天皇(掌管南北极、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主持人间兵格之事)后土皇地袛(执掌阴阳,生育的女神)·3三官天官:黄帝(正月十五诞辰,民间看做福神)地官:神农(七月十五诞辰)水官:大禹(十月十五诞辰)·4 日月五星日:太阳;月:月亮;五星:金、木、水、火、土(星神还有:二十八宿和北斗诸星神中最受尊崇的是:斗姆)·5东方四神:东方:右(青龙)南方:下(朱雀)西方:左(白虎)北方:上(玄武)·6民间神袛:1、妈祖(航海女神)·称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供奉殿堂称为:妈祖庙、天妃宫、朝天宫·我国的三大妈祖庙:湄洲妈祖庙(祖庭)天津的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2、财神文财神:陶朱公;武财神:赵公元帅3.生死之神--东岳大帝(道教中最高阴神)4、护法神:关帝(关羽)王灵官门神土地神灶君、城隍2 仙·天仙、地仙、人仙、神仙·常见:1 真武大帝(水神、雷祖)著名的真武庙:广州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2 文昌帝3 魁星(主管读书人文运)4 八仙及其法器:张果老(拍板)、韩湘子(笛子)、吕洞宾(宝剑)、钟离权(扇子)、何仙姑(荷花)、铁拐李(葫芦)、曹国舅(渔鼓)、蓝采和(花篮)。
9 道教主要经典:《道德经》;道教经集的总集《道藏》10 什么时候开创传戒制度?金代,丘处机11 道教标记:八卦太极图12 道教节日:三清节三元节玉帝圣诞王母娘娘圣诞吕祖圣诞13 道观的主要殿堂:神殿、膳堂、宿舍。
园林、14 道教名山和各派名山?五岳:东岳泰山(五岳之首)南岳衡山(儒释道三教共同圣地)中岳嵩山(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西岳华山(五岳最高的,也是五岳中唯一被道教独占的名山)北岳恒山符箓派名山:龙虎山--正一道祖庭茅山--上清派祖庭阁皂山--灵宝派祖庭丹鼎派名山:葛仙岭罗浮山--"岭南第一山"的美誉道教发祥地:篇三:青海东关清真大寺10年零火灾事故探秘青海东关清真大寺10年零事故探秘 --走访东关清真大寺"一室一队伍"建设现场会"你好,这里是消防队吗,我是东关清真大寺志愿消防队员,我们这里着火了,火势很大,无人被困,请速来救火。
"报警的同时,志愿消防队员迅速与总服务室通过对讲机联络协助,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
随后寺院志愿消防队1名队员携带井钩、1名队员携带水带、水枪到达广场室外消火栓处,迅速打开井盖铺设水带,连接水枪对起火部位进行初起扑救...... 7月21日,青海省公安消防总队在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召开了"一室一队伍"建设现场会。
"一室一队伍"建设是近年来青海总队专门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为全省2000多座寺院量身打造的一项"防火墙"工程,即利用三年时间,在各级各类宗教寺院场所分批次建立"消防服务室"和"僧侣志愿消防队。
"此次现场会提供的建设标准对全省推广"一室一队伍"建设提供了模板。
在现场会可以看到,东关清真大寺已把原有的游客服务中心改为消防服务室,墙上悬挂了寺院平面图、志愿消防队职责等信息,按照需求配置了灭火器、手抬机动泵等灭火应急装备。
寺院一位负责人说,"一室一队伍"建设工作以来,我们很多人员并不理解,也难说支持。
但消防人员每周都会上门沟通,做思想工作,从最初的规范制定到目前的人员定岗定位,已经由原来的小基础逐步提升为人防、技防、群防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寺内人员也从过去的不参与、不理解变成了如今的人人参与、人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