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市生鲜商品管理

超市生鲜商品管理

浅谈超市的生鲜商品管理Post By:2008-1-26 13:15:00浅谈超市的生鲜商品管理一.前言生鲜经营是目前超市经营的热点,也是超市重要的集客手段,它不仅是超市新的利润增长点(平均毛利率超过20%),更是塑造店铺个性化和实施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途径。

生鲜商品的管理可以反映出整个超市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是超市经营管理的难点问题之一。

如经营得当,可以吸引大批顾客,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并获得可观的利润;若经营不善,则会加大损失,增大成本,降低利润,从而影响整个超市发展。

生鲜管理的要点在于控制产品的毛利率和损耗率,这也是生鲜管理的根本。

其次要注意商品流转过程中与干货商品的不同之处,生鲜商品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在流转过程中会有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

二.生鲜商品的品类结构及其特点1.生鲜商品的品类目前生鲜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初级产品类,包含蔬果(VE GE TABLE & FRUIT)、肉(MEAT)、水产品(SEAFOOD)。

对这类商品只要作保鲜和简单整理就可以销售,不需经过烹调、制作等加工过程;二是由初级产品经过加工后形成的生鲜产品,包含面包(BREAD)和熟食(COOKED FOOD);另一类是指一些保存条件基本相同,销售方式也相似的产品,如散装杂粮(BULKFOOD)、糖果蜜饯(CANDY),日配品(DAIRY),冷冻冷藏品(FROZEN)等,严格说,这些商品并不属于生鲜商品的范畴,可是由于其储存环节或销售环节具备生鲜商品的特点,所以也常归入生鲜商品统一管理。

2.生鲜商品的特点 时令性和新鲜感; 贴近生活,价格敏感,购买频率高,消费量大; 生鲜商品最容易达到刺激顾客购买欲望的,形成冲动购买,特别是女士和小孩; 促销题材丰富,创意变化多端; 损耗风险大,管理不善会有较大损失; 流转环节中不能以计件方式进行,不能使用同一个编码; 流转过程中会出现损失,而且具有不可逆性; 只有经过盘点才能计算出毛利率状况。

3.生鲜商品的构成和毛利结构下表数据为建议参考值。

序号部门类别构成比例初始毛利目标损耗最终毛利 销售成品毛利率计算:2001 瘦肉40 / 200 X 100% = 20%2002 五花肉20 / 100 X 100% = 20%2003 排骨20 / 80 X 100% = 25%2004 肉馅10 / 70 X 100% = 14%2005 下水10 / 50 X 100% = 20%损耗率:无法计算七.生鲜商品的损耗控制生鲜商品损耗控制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水平,而分析销售规律、准确订货、控制好加工商品的产量、提高保鲜标准等是损耗控制的关键手段。

但是千万不可因为控制损耗而影响到商品的正常销售,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得生鲜的管理进入恶性循环,降低整个超市的竞争能力。

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销售额,合理分析顾客需求才能找到生鲜商品经营的出路。

八.生鲜商品经营的发展趋势生鲜商品的经营现在虽然可以说是十分火爆,但是由于整个中国农业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加工环节的可变性较大,导致生鲜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但是由于社会对于生鲜商品的要求不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传统的农贸市场被生鲜超市取代是必然,而各种大型超市也必将增加生鲜商品经营的面积。

社会的重视必将促进整个生鲜商品的发展,甚至会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超市生鲜管理实效分析Post By:2008-1-26 13:08:00超市生鲜管理实效分析2007-11-08 19:10一、生鲜管理问题的提出生鲜经营是大多数超市首选的内容之一,不仅是为了避免干货商品日趋明显的低毛利竞争而追求生鲜商品的高毛利,更是为了寄希望于生鲜的引客作用而提升整个卖场的销售业绩,生鲜经营能否带来这种效果,就国内当前超市发展状况而言,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很多超市生鲜经营发展变化与开设生鲜卖场的初衷日渐背离,探索这其中的原由,大体上可以归纳为经营和管理两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这两方面的问题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就国内超市生鲜的实际经营绩效而言,主要是因为过于落后的生鲜管理方法对生鲜经营造成了过多的限制。

经营重在策略创新,主要体现在生鲜商品结构调整及其生鲜经营设备投资和生鲜卖场规划方面的合理配套,由于生鲜管理技术实施难度较大,使得生鲜经营创新和生鲜规划处处受到制约。

观察生鲜卖场从规划投资到经营销售的全过程,良好的生鲜绩效需要较强的管理技术,总体上说来,生鲜经营所需要的管理技术发展方向是推行单品管理技术,单品管理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对生鲜经营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将单品管理技术细分来看,可以分为单品销售和单品核算,其中单品销售对生鲜经营提供最为基础的支持,生鲜经理藉此可以清晰地掌握每一种生鲜单品受顾客欢迎的程度,所谓销售是起源,不管从来客数方面来看,还是论及客单价,销售都是第一位的。

一般认为,生鲜商品是最能体现差异化竞争的一个方面,其差异化即体现在生鲜商品结构的差异方面,因应季节变化和需求变化动态维护生鲜商品结构,由于生鲜商品存在自加工方面的特征,因而生鲜商品开发除了新货源的开发以外,还存在生鲜加工方法的开发。

良好的生鲜业绩除了需要良好的销售结构以外,还需要一个优良的毛利结构。

生鲜毛利受生鲜进货成本、生鲜加工成本和生鲜损耗成本的影响,销售方面的作用无需赘言,但是在很多超市里,往往销售都非常好,但是生鲜总是无法实现盈利,这种“重销售轻毛利”的现象除了过于追求生鲜商品的引客能力的主观因素之外,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生鲜经营情况,在进行品类结构调整以及销售策略调整的时候难以获取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

经营方面的需求对生鲜管理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驱动力,这就要求能够对生鲜进行精细化核算,以便于对生鲜商品结构的调整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持,最为精细化的核算就是生鲜单品核算,但是由于生鲜商品本身的特点和生鲜商品核算难度等方面的因素,在国内大多数生鲜超市来看,全面的单品核算总是成为理想化而不现实的管理目标,因为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技术提供支持,全面的单品核算就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大幅增长,反而有可能贻误销售时机和难于准确核算出成本,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合理有效的生鲜核算管理方法呢?二、生鲜核算的范围生鲜核算的目标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对经营过程核算,二是对商品核算。

对于生鲜经营过程方面的范围而言,主要包括销售核算、采购核算、加工核算、损耗核算、成本毛利核算,每一个核算范围均涉及到核算精细化的程度,精细化程度越高,则对生鲜经营的支持越强,虽然最为理想的生鲜管理是生鲜经营全过程的单品核算,但是需要考虑管理的实效性,因而可以有选择地在局部范围逐步推进单品核算。

对于商品方面的范围而言,主要包括加工类生鲜和非加工类生鲜。

非加工类生鲜是指采购的商品不做任何加工处理即直接用于销售,例如冷冻食品、部分蔬果生鲜,事实上,很多蔬果生鲜还是存在分拣加工的问题,例如苹果采购进来后,需要按超市内部制订的质量标准对苹果进行分拣,形成一等品、二等品,等等,每一个等级的苹果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单品;加工类生鲜是指需要对采购的商品进行加工后才能销售,加工方包括拆分加工、组合加工、分拣加工和复合加工等各种加工方式。

不同类型的生鲜,其管理难度不一样,例如非加工类生鲜可以按散装干货的管理方法进行统一管理,可以达到同样的管理目的,而对于加工类生鲜,则需要视管理精细化要求的程度的不同而需要各种不同的管理技术。

三、生鲜核算方法根据生鲜经营规模和投资规模及其管理标准化程度的不同,从而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生鲜核算方法,按核算的精细化程度来划分,生鲜核算基本上可以分为大类核算方法、品类核算方法和单品核算方法,各种核算方法在可以在各个不同的生鲜范围局部的或者全面的采用。

1、大类核算方法大类核算方法实际上就是将难以按干货管理方法予以核算的生鲜商品作为一个单一的生鲜大类进行核算管理,库存成本核算原理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法,销售核算原理采用金额核算法。

在这种核算方法下,所有生鲜商品的采购进货按进价金额计入整个生鲜大类的库存成本,生鲜销售时由生鲜销售人员人工掌握销售价格,销售核算时按销售金额予以核算,也就是不予考虑生鲜销售数量方面的问题。

对于生鲜销售成本的核算采用盘存计销的原理予以处理,通过对生鲜库存盘点的方法倒挤成本的方法计算销售成本和生鲜销售毛利。

在这种核算方法下,整个生鲜核算容易造成一本糊涂帐的结果,首先,全部生鲜商品混合在一起核算,无法辨别每种生鲜商品的销售情况和盈利情况,难以找到各个生鲜品类和生鲜单品对整个生鲜业绩的影响程度,并且对于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笼统归入销售成本的做法造成事实上的“损耗无管理”的结果,对于生鲜商品结构的维护决策几乎没有任何帮助,这基本上就是一种粗放式的手工管理方式。

2、品类核算方法品类核算方法是将整个生鲜商品按照商品性质分为各个品类,例如:蔬果类、肉类、水产类、厨房面点类、盘菜类,等等,将每一个品类作为一个管理单元,仍旧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法,库存成本核算方法和销售核算方法与大类核算方法相同。

在品类核算方法下,由于划小了管理单元,因而能够得到各个品类的成本毛利的准确数据,这就为品类的调整提供了依据,由于超市生鲜实务中,大的生鲜品类都是在生鲜投资之初即已确定,难以在后续经营中作大的调整,所以这种核算方法也难以为生鲜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帮助,只是为生鲜经理的考核提供了有限的技术支持。

3、单品核算方法单品核算方法是将每一个生鲜单品作为最小管理单元,核算每一个单品的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毛利,由于生鲜商品本身固有的加工转换的特性,因而需要预先定义一个准确的加工配方表,便于能够对每一个生鲜单品的进销调存业务进行准确的核算。

很显然,由于生鲜加工过程中的标准化程度就决定了配方表的有效性,如果实际过程中的生鲜加工与配方表偏离过大,就会造成整个单品核算体系完全失效。

为了实现准确的单品核算,另一个可能的办法就是采用制造业的管理方法,完全采用严格的生鲜加工工序管理进行核算,超市生鲜经营的朝夕万变不可能接受这种繁琐的严格管理,另外,巨额的管理成本也难以为零售业低毛利经营现状所忍受。

所以,全面的单品核算必须要求生鲜加工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能够确保整个加工过程基本上符合配方表的要求,这样才能实现低管理成本的生鲜单品核算。

四、最优化的生鲜管理解决方案作为这些可能的生鲜核算方法在我们所定义的生鲜核算范围内如果采用灵活的应用策略,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在广州宏城连锁超市所采用的北京长益公司的商友BF ERP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整体上的核算方法的应用可图示如下:采购核算加工核算库存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毛利核算加工类生鲜拆分类生鲜单品核算—单品核算单品核算单品核算组合类生鲜单品核算—品类核算单品核算品类核算复合类生鲜单品核算—品类核算单品核算品类核算非加工类生鲜单品核算—单品核算单品核算单品核算此处限于篇幅,仅以拆分类生鲜管理予以阐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