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解析)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应知应会题库(含答案解析)

C.管理权限
D.工作单位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二条
3.下列什么机关给予公职人员的处分称为政务处分。

(C)
A.任免机关
B.所在单位
C.监察机关
D.以上都是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二条。

任免机关、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作出的称为政纪处分。

4.某县移民局在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时,第二批名单随机从“十三五”规划的搬迁名单中抽取3642人,与第一批名单重复89户334人,造成严重后果,副局长庞某对此应负主要责任。

监察机关不可能给予庞某哪种处分:(B)
A.警告
B.严重警告
C.降级
D.撤职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六条。

严重警告为党纪处分种类。

5.某县环保局副局长房某某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工程中受贿35.8万元;在县污水处理厂建设期间受贿100万元,对房某某的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B.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
C.移送司法机关作进一步侦查
D.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责任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七条
6.公职人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处分的,同时会受到下列哪种政务处分。

(B)
A.开除
B.撤职
C.记过
D.警告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八条。

7.2018年,街道公务员何某被人举报与他人通奸,县纪委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何某在2008年在外地嫖娼曾被当地公安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当时何某是中共党员,在某私营企业工作。

何某可能会受到什么处分。

(C)
A.只受到党纪处分
B.只受到政务处分
C.党纪政务双重重处分
D.党纪重处分、政务轻处分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八条
8.局长魏某某因涉嫌私分罚没财产,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

魏某某立案前已经办理好“港澳七日游”审批手续,现在还
能否如期出游?(A)
A.不能
B.能,无须任何机关同意
C.须经所在单位同意
D.须经立案机关同意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9.对于受到降级以上政务处分的,应当在(A)内办理职务、工资及其他有关待遇等相应变更手续。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10.监察机关在调查、审理期间,不必履行下列哪些程序:(C)
A.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告知被调查人
B.将拟给予政务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人
C.将拟给予政务处分的种类告知被调查人
D.听取被调查人陈述和申辩,并对其陈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11.对公职人员不服政务处分决定的复审、复核,按照(A)
的规定办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D.《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12.副局长张某在被监察机关立案调查期间,检举了原局长王某的受贿犯罪行为,并提供了重要证据材料,但王某已在去年因车祸身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监察机关不能对王某立案调查
B.监察机关可以对王某立案调查
C.监察机关应给予王某政务处分
D.王某已死亡,不再追缴其赃款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13.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哪些单位可以给予其处分。

(D)
A.任免机关
B.监察机关
C.人事关系所在单位
D.以上都可以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九条
14.监察机关在调查公职人员黄某贪污、挪用本单位公款案件中,发现黄某还涉嫌走私犯罪,对黄某赃款的处理下列正确的有(B)。

A.黄某的所有赃款均应由监察机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B.黄某退缴的贪污款应返还单位
C.黄某退缴的贪污款应上缴国库
D.黄某退缴的挪用款应上缴国库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

走私赃款依法应由海关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15.2006年镇政府工作人员魏某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截留发放给某“五保户”的补助款,累计5600元人民币,用于个人购买摩托车等。

2016年案发后,魏某某退缴了赃款,但该“五保户”已于三年前亡故且无继承人,此款该如何处理。

(D)
A.返还给魏某某
B.返还给该“五保户”所在村集体
C.捐赠给公益组织
D.上缴国库
解析:《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一条
三、多选题(10题)
1.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给予公职人员政务处分,坚持(ABCD)
A.党管干部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B.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给予的政务处分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当
D.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2.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政务处分种类有:(ABCDEF)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E.撤职
F.开除
3.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ABCDEF)
A.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违法行为的
B.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本人违法事实的
C.检举他人违纪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E.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F.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4.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ABCDEF)
A.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
B.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的
C.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D.包庇同案人员的
E.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F.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5.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在政务处分期内,不得晋升(ABCD)
A.职务
B.职级
C.衔级
D.级别
6.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不按照规定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情节较重的,予以(ABC)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或者撤职
7.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ABCDE)
A.在选拔任用、录用、聘用、考核、晋升、评选等干部人事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的
B.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或者其他利益的
C.对依法行使批评、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的行为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的
D.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到名誉损害或者责任追究等不良影响的
E.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的
8.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ABCDE)
A.违反规定向管理服务对象收取、摊派财物的
B.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的
C.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态度恶劣粗暴,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
D.不按照规定公开工作信息,侵犯管理服务对象知情权,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
E.其他侵犯管理服务对象利益的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
响的
9.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ABCDE)A.滥用职权,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侵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B.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C.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
D.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误导、欺骗行为的
E.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泄露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10.根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有关机关、单位、组织或者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主管部门,任免机关、单位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理:(ABCD)
A.拒不执行政务处分决定的
B.拒不配合或者阻碍调查的
C.对检举人、证人或者调查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D.诬告陷害公职人员的
四、问答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