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汉光武帝陵,是

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

秀的陵园,位于河南

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 镇铁谢村西南,始建
于公元50年,由神道
汉光武帝陵
、陵园和祠院组成。
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塚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 高17.83米,周长487米。刘秀在洛阳称帝,史称东汉。东汉初期,社会 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东汉中期以后,社会动荡不安,朝政紊乱。东 汉政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东汉初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东 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来自14 结论——皇位更迭频繁
54
(一)东汉后期政局特点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对
东汉王朝的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影响:政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
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
特点:创立太平道,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结果:历时9月被镇压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二)【历史地图展示】
黄巾起义沉重 打击了东汉统 治,地方州郡 乱作一团。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
东汉灭亡。
本课小结
东 建立: 公元_2_5__年光武帝_刘__秀__以_洛__阳___为都城建东汉
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
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婢的命令, 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农民沦为奴婢的问 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解决了战乱之后 土地荒芜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1.释放奴婢
2.减轻赋税 减轻刑罚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 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省减刑罚,还多 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启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发展生产, 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和帝刘肇 10岁即位
汉殇帝刘隆 百天即位 8个月夭折
汉冲帝刘炳 2岁即位 3岁过世
汉质帝刘缵 8岁即位 9岁过世
东汉未满16岁即位的幼年皇帝占总数的3/4。 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成为东汉政治的一大毒瘤。
东汉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汉的

措施: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的起
惩处贪官污吏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现_光__武__中__兴___的局面
衰东
汉 的
1.直接原因:甲子年(即公元_1_8_4___年)创立太平道的 _张__角___领导的___黄__巾__起__义___
学习目标
1 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 武中兴”局面形成原因。
2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 的社会动荡。
3 了解古代干支纪年。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西汉
新朝
公元前202年
公元元年 公元9年 想一想:


什么叫“外戚”?
西
西 汉
长安

洛阳
东 汉
公元25年, 刘秀称帝 (光武帝) 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
(三)光武帝巩固政权的措施
刘秀
(前6年—公元57年) 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28岁起兵,30岁称帝,在 位33年。称帝后经过十多年的征 伐,基本统一中国,恢复汉朝。 其为人谨慎、朴实而有气度,躬 亲政务,堪称一代明君。
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
B.刘邦、项羽起义
3.合并郡县 裁剪官员
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 损,十置其一”,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 民的负担。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 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 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4.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5.缓和民族 矛盾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 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 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目标导学三 黄巾大起义

黄巾起义 太





武 帝
军 梁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人 张




光武中兴
东汉建立
(一)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背景(原因): 自然灾害频繁,阶级矛盾激化

时间:184年
巾 领导人:张角
起 义
论从史出
时间 西汉末 东汉初 57年(光武帝去世) 105年
全国户籍人口 6000多万 1000多万 2100多万 5300多万
光武 中兴
6.结果: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 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史称“光武中兴”。
【问题探究】
相同点: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①背景: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内容: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刑罚;
提倡节俭等。都善于用人、勇于纳谏等。
③结果: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不同点:
①统治思想: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
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②内容:光武帝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
衰 2.根本原因:东汉中后期的__外__戚__宦__官__交__替__专__权___

随堂训练
1.汉唐时期,出现了很多盛世景象,其中出现在东汉
时期的是
B( )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东汉后期,爆发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
义。这场起义是
C ( )
A.陈胜、吴广起义


王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
莽 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的侄子。


(一)社会背景: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新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王莽政权被起义推翻
公元9年
(二)东汉建立 历史时空
公元25年
刘秀于公元 25 年称帝,定都 洛阳 ,
史称 东汉 。刘秀就是 光武帝。
【材料导读】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一览
皇帝 即位年龄 寿命(岁) 这10位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
和帝 10
殇帝
1
安帝 13
27 2
是 9.5岁!
31 平均寿命只有24岁
顺帝 11
30
冲帝
2
3 皇帝年龄特点:皇帝即位均
质帝
8
桓帝 15
9 36
比较年幼,且很多“早逝”
灵帝 12
34
少帝 14
献帝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