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葛国华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第17期
各种不同类型的降水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大型降水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密切关系。

农谚说:“清明要明,谷雨要雨”。

这说明适时适量的降水对农业生产能提供有利的条件,而反常降水则会带来灾害。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都集中在下半年,而这时正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大型降水的多少能造成大面积的涝旱。

尤其是时间长、面积大的暴雨,还能引起洪水泛滥,不仅对生产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无论工农业生产、航空、航海、交通运输、水利建设、防涝抗旱等都需要及时准确的降水预报。

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它们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产生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但强对流天气成因比较复杂,给气象部门的预报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强对流天气如何做好气象预报工作。

雷雨;大风;冰雹;夏秋两季的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度大、历时短、局域性强,给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它们准确预报并降低损失。

但是现有的气象预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不能有效预测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来谈一谈强对流天气的科学预报方法。

一、雷雨天气的气象预报方法
雷暴是伴有雷电和暴雨的局域强对流天气,它的成因比较复杂,具有不稳定性。

雷雨天气多发生在夏秋两季,持续时间虽短,破坏性却极大。

气象部门应综合国内外先进的成果,以雷雨天气产生的成因入手,从雷雨抬升条件层层切入,对雷雨天气的发生概率和强度等作准确的预报。

由于天气变化,影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几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天气预报的方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现象外,一些动物、植物,包括人也能感觉到天气变化并做出预报,基本说明了天气预报的出台过程,大致可以把这些过程划分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三个环节。

预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其源地不同,种类不同,路径不同,影响区域不同,所带来的降水性质也不同.各地预报台站根据各地的情况,总结出本地的降水预报经验及环流形式,根据天气形式及数值预报产品的形式分析判断未来某一时段是否有降水形式存在降水预报目前作降水预报所用的预报方法主要有天气图、各地区的降水预报系统。

首先对天气图作认真分析,根据环流形势的演变情况,以及国内数值预报产品的高空、地面形势预报,判定预报时段内是否有降水形势出现。

根据历史上出现降水的天气形势和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总结出各类降水的模型,称为天气----气候模型。

了解本地区已发生的降水情况,并分析其成因,找出影响降水的天气系统。

特别是主要的天气系统。

了解雨区和天气系统的历史变化,特别是主要天气系统的历史变化。

综合数值预报产品对预报区域降水时段、降水量,降水落区的预报,以及各地区降水的概率预报,同时根据所分析天气图的影响系统,卫星及雷达对降水系统的跟踪观测,确定降水系统的发展演变情况,以及未来降水系统的影响区域,确定降水的影响时间,降水量级预报。

最后确定降水落区、降水时间和降水制作发布降水预报,并向公众及有关部门进行预报、服务。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值预报产品的准确率在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在很大程度上要参考数值预报产品对高空天气形势、地面天气形势的预报,预报员根据未来环流形势的发展,对不同的环流形势有不同的预报侧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