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绣精美简介

苏绣精美简介


2、上绷架 在上绷架之前,我们先要用羊毛针和连绑线分别将两块棉布缝制在底稿 的上下两边,缝好以后,就要支好站架,把绷架放在上面,接着,将底稿搭 在绷架上。将下面一侧棉布的边缘留出大约2厘米的边,并将其盖到支架的 缝隙上,再用胶皮线把缝隙塞上,以便于固定底稿,塞紧以后开始转动支柱 ,将棉布缠绕在支柱上,在转动的同时要抚平棉布,当缠绕到另一端时,也 要用同样的方法将胶皮线塞好,然后,转动两根支柱,将底稿完全露出即可 。这时,我们要用力将两边拽紧,直到底稿被完全撑开时,再将两根插栓分 别插到支架的两头,然后用力拽紧支架,在插栓靠近支柱最近的一个孔内插 入钉子将其固定。接着,我们用羊毛针和连绑线分别在底稿的左右两侧用长 度约2厘米左右的针脚来回跑两遍,需要注意的是,针脚返回到起针的那端 时要将线头打结固定在支架上,针脚跑好以后,我们还要用绑线将底稿连接 到插栓上,首先,将绑线的一头固定,可以打好结挂在固定插栓的钉子上, 然后,穿过底稿上打好的针脚线,将绑线穿入插栓的孔中,注意,一定要将 绑线拽紧,以便将底稿拉平整,绑线穿到另一端,即穿线结束时,要将其缠 绕在支架上,以起到固定的效果,两边都上好后,上绷架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了。
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 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光绪年间 ,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 她融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 了“仿真绣”。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寿 辰,沈云芝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寿。慈禧 备加赞赏,书写“寿”、“福 ”两字,分赐给沈 云芝和她的丈夫。 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此后她的作品《 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作为国家礼品赠 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野,《耶稣像》 1915年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 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高达一万三千美元 。《美国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时,其盛况 空前。沈寿的“仿真绣”传誉中外,开拓了苏 绣崭新的一页。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由于 常年战乱,苏绣业曾一度衰落。 1950年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究所 ,并开办刺绣训练班。
上绷架过程
3、配线 绣花线有很多种颜色,我们要对照花猫底稿 上面的颜色选出所要使用的线,注意,配线时一 定要仔细的对照颜色,因为花猫身体上的几种颜 色都是接近色,稍不注意就会产生错觉,可谓“失 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一点错误,足以让我们绣 出的花猫大大失色,从这一点上看,略懂美术知 识的人可能会比较容易入门,没有色彩知识这个 概念的爱好者您也别担心,只要认真就一定能做 好。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分线,一根花线的 1/2粗称为一绒,1/12粗称为一丝。两手捏住线的 两头,用小拇指勾住线的中间将其挑开即可,这 需要大家多练习,才会熟能生巧。 在绣制作品时,绣花线分的次数越多,绣制 过程就越烦琐,绣品也就越细腻,价值就越高。 当然,在具体的绣制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形 象来决定所用绣花线的粗细。有些地方用粗线的 效果反而更好。总之,要把握好合理用线和丝理 的变化,可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及题材来决定 ,尽量通过花线劈丝粗细合度和灵活综合运针的 手法,来表现出物体形象的质感。
单面绣
双面绣
传统苏绣针法及其运用 按针法分类 苏绣按针法可以分为 :乱针绣与平针绣两大类 。乱针绣,顾名思义是针 刺很乱的一种绣法,其实 这是一种似乱不乱的刺绣 ,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用这种针法绣出的作品通 常由直斜,横斜线错综组 合,交叉掺合而成,再经 过一次再次的分层掺色, 疏密,直至光、色、形相 似为止。而平针绣相对乱 针绣来讲,线条的排列比 较整齐,起针和落针都非 常有规律,用这种针法绣 出的作品较为平整,在绣 制植物尤其是花类时较为 常见。
唐伯虎 . 腾王阁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 ,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 誉称。 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 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 现了精美的"双面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 可谓流派众多,名手竞秀。皇 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 出于苏绣艺人之手。 此时的绣 品种类已十分丰富。 按品种分,有双面绣、单 面绣;按体积造型分,有台屏 、墙屏、地屏和大型组合屏风 ;按表现内容分,有人物、宠 物、花鸟、风景、静物、特色 建筑物……
4、绣制顺序及方法 具体的绣制顺序没有一定的规则,可以 根据自己的喜好,因人而异。但是我们最好 遵循由底到表的顺序进行绣制,并且,整个 绣制过程始终要把握一点,就是按照毛的走 向来用针, 绣猫的身体部位时,要运用线条略粗, 排针密集的手法,才能表现出浑厚感。需要 注意的是花纹的绣制,我们要按照花纹部分 毛的走向用相近的颜色绣出,并且,每次换 线时都要将绣花线分成上一遍的1/4粗细, 以力求通过花线劈丝的粗细合度,来充分表 现出物体形象的质感。总之,绣制猫身的花 纹部分时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出 花纹轻薄、透亮的感觉。 绣猫最难的就是一对猫眼睛,绣眼睛时 ,要先用套针将眼球绣出,艺人们需要用8 种颜色的丝线,还要将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 一的细线来绣,这样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 神,栩栩如生。
沈寿 . 耶稣像
二、苏绣工艺
苏绣的技艺特色,大致可用 “平(绣面平伏)、 齐(针脚整齐)、细(绣线纤细)、密(排丝紧密) 、和(色彩调和)、顺(丝缕畅顺)、光(色泽光艳 )、匀(皮头均匀)”八字来概括。 苏绣教程里常用的苏绣运针法有:齐针、散套、 施针、虚实针、乱针、打点、戳纱、接针、滚针、打 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等。从原来常用的10 多种增加到目前的四五十种。 苏绣按工艺分可分:为乱针绣绣与平绣两大类。 苏绣按用途分可分为:装饰类(单面绣、双面绣 等)实用类(手帕、荷包等) 苏绣按观感分可分为:单面绣与双面绣两类。 其中 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作品之一。艺 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 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 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无论从正面或反面 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 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 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苏 绣
苏绣简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苏绣是一种精致而高雅的民间艺术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产 地是江苏苏州。苏绣工艺是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由刺绣 工艺师在丝绸、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 术效果。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 ;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以 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
一、苏绣历史
文化古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 ,亦早已闻名于世。 小桥,流水,人家, 园林,昆曲,美食。古典格局,诗意江南 。二千五百年的苏州文明熠熠生辉。
苏州刺绣早在三国时期( 公元220~280年)就有了关于 苏绣制作的记载。此后经过历 代的不断发展完善。 到明代(1368~1644年) 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 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 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局 面。 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 寅 (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 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 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 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 ,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 画” “巧夺天工”之称。
乱针绣因其错综复杂的工艺要求而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作品。艺术大师刘 海粟称赞她"夺苏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 "乱针绣"的复杂与珍贵之处 便是"乱",而乱是有情理、有规则的乱,乱是为了求得整体的统一与更活泼的 变化,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情 "指挥针,以"线"表达意,情意相融。 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以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 感。从而使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一切乱,均符合情理与法则,让人感到乱中迸 发出的活力,乱中显示出动感。 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它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多得多。所以乱针绣作品看 上去像一幅油画,但又不同于油画。因为丝线有光泽,绣面上各种不同方位的线 条,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色彩有不同变化。 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变成另一种色相,原来的二种色相不再存在;而绣 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可以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原来的二种色相依然存 在。所以它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形成绣的独特风格。
四、苏绣的生产方式
苏绣生产方式一般有“计件制”和“计时制”两种。 “计件制”即是以“件”为单位,将绣品底料交于绣工,帮其配好绣线并指定质 量标准,最后商妥好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合适工钱,并约定好完工日期的一种生产 方式,俗称“放单”、“放生活”。绣工完全可以在家加工,不受地点约束,不受专 人监督,但即使实际工时超出,手工工费也基本不变动。 “计时制”是指以实际工作小时计算应得的工钱,绣工在专业技师的指导、监 督和培训下,按照8小时工作时间,保质保量完成绣品的加工。绣工受专人督导 ,每日在固定场所必须准时上下班,不允许接私活,但报酬是以月结工资的形式 。
五、制作过程
刺绣是一种长时间坐着操作的安静的劳动,又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 通常,一件普通30厘米规格的绣品就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因此,对 刺绣者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刺绣者不仅要具备相当的艺术修养,还要 懂得一些基本画理,同时,还要有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和持之 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 预备阶段 首先要将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工具准备好: 要准备的材料有——底稿、棉布、绣花线、绑线、连绑线、胶皮线;工具 有——绷框、站架、手扶板、剪刀、羊毛针、绣花针、卷尺。
绣制流程及方法
苏绣的绣制流程主要包括选稿、上绷架、配线、绣制、装裱等五道工序。 1、选稿 底稿是将图案通过专业打印机喷绘打印到丝绸布上的成品,它是绣品的模 板。苏绣底稿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为苏绣而作的画稿;另一种 是选自名家的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照片等。我们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 ,也可以选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自己设计好的图案,到专门的打印店打 印出来。 以绣猫为例:我们选 出一种花猫的底稿,首 先要测量出它的尺寸, 再按照底稿的尺寸测量 出相同大小的两块棉布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所裁棉布的宽度和长度 都要比底稿多出3厘米左 右,以便于下面工作的 顺利进行,棉布裁好后 ,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工 序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