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于哪年颁布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 ]A.2001年B.2002年C.2005年D.2008年2.“某地政府只提供针对本地居民的就业服务”这说明政府公共服务存在什么特点? [ ]A.非营利性B.垄断性C.普遍性D.特定性3.电子政务下的政府,其服务对象应以什么为中心? [ ]A.以社会公众为中心B.以政府为中心C.以流程为中心D.以职能为中心4.电子化公共服务与传统的政府服务的差异存在于? [ ]A.业务流程不同B.服务对象不同C.服务目的不同D.提供服务者不同5.中国的“电子政务工程”是从哪年正式开始的? [ ]A.2000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6.政府的组织机构设计应以什么为中心? [ ]A.以社会公众为中心B.以政府为中心C.以流程为中心D.以职能为中心7.目前解决电子政务资金困难的最主要的方法依然是? [ ]A.财政拨款B.企业资助C.社会捐款D.风险投资8.国外的电子政务组织机构中,一般设立哪个职位的专职电子政务领导? [ ]A.首席执行官B.首席信息官C.首席财务官D.首席技术官9.传输距离在10米以内的无线技术是? [ ]A.3GB.WLANC.蓝牙D.GPRS10.美国政府最早于哪年提出了“e-Government”这一概念? [ ]A.1993年B.1996年C.1998年D.2000年1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最早的是哪个城市? [ ]A.北京B.上海C.青岛D.广州12.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是在哪一年? [ ]A.1994年B.1995年C.1996年D.1997年13.政府移动式民主中最主要的应用是什么? [ ]A.移动式投票B.移动式决策C.移动式咨询D.移动式监督1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哪年开始正式实施? [ ]A.2005年5月B.2006年5月C. 2007年5月D.2008年5月15.“学习型组织”是由国外哪位学者谁提出的? [ ]A.斯蒂格利茨B.彼得•圣吉C.詹姆斯•钱皮D.迈克•哈默二、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规划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3.电子政务标准4.政府信息公开5.电子政务监理6.移动电子政务7.电子政务评估8.电子税务9.电子政务实施 10.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 11.政府上网工程三、简答题:请简要地回答提问。

1.简述电子政务的内涵?2.简述信息技术包含主要内容?3.简述“政府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4.简述电子政务提升政务处理效率的具体表现?5.简述政府公共服务的特殊性6.电子政务监理的基本原则?四、论述题:1.论述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2.论述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力?3.分析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因素?4.分析电子政务实施应处理好的关系5.论述移动电子政务的主要优势?6.论述电子政务规划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A4.A5.C6.C7.A8.B9.C 10.A 11.C 12.A 13.A 14.D 15.B二、名词解释:1.电子政务规划电子政务规划是指相关的政府机构和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优先级,并根据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步骤与规范,以保证电子政务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

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分散在不同层次和机构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集成,实现相互渗透、高度协同和有效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

3.电子政务标准就是指针对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标准,它是以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基础,经政府相关部门与代表厂商协商一致,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4.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派出机构以及其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按照规定的标准、程序、形式和时限,将本机关、本单位办理政务和社会事务活动事项,利用信息载体予以公开,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其所控制的信息,并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这样一种制度。

5.电子政务监理是指具有电子政务项目资质的监理机构,受业主单位的委托,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理合同,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理的过程。

6.移动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利用无线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移动通信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联合应用,实现政府管理及其政府服务的电子化和移动化。

7.电子政务评估则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和可靠的方法对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社会接受程度、政府电子化服务供给水平、电子政务领导能力和政府变革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评判和测定8.电子税务电子税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税务部门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实现税务部门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和流程再造,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税收征管和税务服务。

9.电子政务实施“电子政务实施”是指相关地区或部门的政府机构执行电子政务计划,实现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电子政务实施应该包括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实现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两个阶段,前者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外包建设、合作共建或者独立建设等方式完成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实现过程,后者则是在电子政务系统建成后,政务活动通过业务系统运行的过程。

10.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机构为了使社会公众更好、更快、更多、更省地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充分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呼叫中心、电话、信息家电、移动通信等各种途径向社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政府公共服务。

11.政府上网工程在我国,“政府上网”的概念是伴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而开始逐步为人们所接受的。

1999年2月,由中国电信联合国家40多家部委(办、局)的信息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

这一工程的最初目的是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建设互联网站,并推出政务公开、领导人电子信箱、电子报税等服务,从而为政府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府上网只是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它为电子政务活动的实施创造了条件,是电子政务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三、简答题:1.答:(1)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电子政务必须通过以因特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它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2)“电子”与“政务”的有机融合电子政务并不是政府事务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政务活动中难以做到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双向交互等等新的政务实现方式成为可能,使政务处理的效率、水平、透明度和满意度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极大提高。

(3)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电子政务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子政务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工作流程重组紧密结合起来,使电子政务发挥出真正的优势来。

(4)“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电子”是手段、工具和载体,而改善政务才是根本的目的。

只有达到改善和创新政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才能算作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子政务。

如果过分追求“电子”的先进性,而忽视了“政务”的根本需要,那么只能使电子政务误入歧途,贻害无穷。

2.答: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大的方面来看,可分成:(1)测与识别技术。

这类技术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主要是用来扩展人感知信息的能力。

比如计算机语音与图像识别就属于这类技术。

(2)信息传递技术。

这是指实现信息传递和分发等功能的各类技术,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快速、可靠、安全和准确的传递。

(3)信息处理和再生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再生等处理,使信息产品更能适应特定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它的实际价值。

(4)信息控制和显示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正确的显示等目的,是信息处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3.答:“政府流程重组”的概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1)政府的政务活动必须专注于业务流程。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中,业务流程常常被政府内部各组织分割成不同的环节而变得支离破碎,而业务流程重组要求政府部门打破职能型组织模式,建立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组织模式,使政务活动的处理更加顺畅、快捷。

(2)政府部门必须对传统的政务处理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

业务流程重组必须彻底摒弃过去已有的条条框框,不能被旧有的运作模式所束缚,要从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思考。

(3)要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

彻底性意味着业务流程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简单改良或者调整修补,而是要从源头入手,抛弃所有的不合要求的做法,从根本上重新设计新的流程。

4.答:电子政务在提升政务处理效率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站式服务提升效率政府职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做到“一站式服务”,公众面对的将是一个虚拟化的、一体化政府,他们不必关心自己打交道的是哪一级政府的哪个部门,具体工作人员是谁,而是只要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提出自己的服务请求即可得到相应的服务。

这样,将使得过去政府机构普遍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得到根本的改观。

(2)7×24服务提升效率政府部门通过网站、呼叫中心等形式向社会提供7×24的服务,可以使公众随时随地与政府机构发生各种业务联系,克服了传统情况下必须在特定时间到特定部门找特定工作人员办事的弊端,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务处理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3)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效率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共享政府信息数据库,使得不同的政府部门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沟通信息等方面将以更快捷、更经济的方式进行,使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4)数字化的信息传输提升效率网络远程会议、电子邮件交换等技术的应用将使得传统的政府议事程序、决策方法产生根本性改观,原有的政府公文流转将直接变成数字化的方式传输,过去司空见惯的“文山会海”将在不知不觉中在数字世界中消失,无休无止的“公文旅行”将突破时空的界限,做到随时随地快速传达。

信息传输方式的改变,必将使政府的效率有根本性的提高。

(5)机构精简提升效率由于政府信息可以在组织内部为更多的人来分享,越来越多的政府事务将在较低的层级直接得到解决,传统的以上传下达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中间管理层将大大精简,因信息传递不及时或错误所造成的内部消耗可以大大减少,行政程序大大简化,行政效率必将显著提高。

实现传统政务活动向电子政务的转型,首要的价值将体现在政务效率的根本性的提高。

5.答:政府公共服务的特点主要有:(1)非营利性:政府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不具有营利的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