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资源方式方法

教学资源方式方法


将这些素材加工重组,就形成了教 学资源。教学资源具有哪些特性?
三、教学资源的特性
教学资源特性
A. 数字化: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模拟信号转 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可靠性远比模拟信号高,对它的纠错 处理也容易实现。
B. 海量化:教学资源一般包括大量音视频数据,需要 大容量的磁盘或光盘库。这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 料,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而且大大地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视频
视频 哪些情况下会用到视频素材? 使用视频素材需要注意什么?
样例

视频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若干有联系的图像数 据连续播放便形成了视频。电视视频是模拟信号,计 算机视频是数字信号。它可以实现视频的播放、暂停、 快速播放、反序播放、单帧播放等功能。视频适宜呈 现一些学习者感觉比较陌生的事物。它的信息量比较 大,具有更强的感染力。通常情况下,视频采用声像 复合格式,即在呈现事物图像的时候,同时伴有解说 效果或背景音乐。当然,视频在呈现色彩丰富的画面 的同时,也可能传递大量无关信息,如果不加鉴别, 便会成为学习的干扰因素。

(2)内容符合原则 学科内容不同,适用的教学资源也不同;即使同一学科,各章节 的内容不一样,对教学资源的要求也不一样。以语文学科为例, 散文和小说体裁的文章最好通过能提供活动影像的媒体来讲解, 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以加深对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对于数理学科中的某些定理和法则,由于概念比较抽象,最好通 过动画过程把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展现出来(或把微观的、不易 观察的过程加以放大)以帮助学生对定理和规律的掌握。同是化 学学科,在讲解化学反应时最好用动画一步步模拟反应的过程; 而在讲解分子式、分子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等内容时则图形或图 表的配合为宜。对教学资源的选用和设计应以符合教学内容为原 则。
音频
哪些情况下会用到音频素材? 使用音频素材需要注意什么?



音频是记录声音的最直接形式,对记录与播放的环境 要求不高。音频包括音乐、语音和各种音响效果。在 教学中利用音频传递教学信息,是调动学生使用听觉 音频 接受知识的必要前提。 音频主要用于语言解说、背景音乐和效果音等,发音 标准的解说词、动听的音乐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 意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其缺 点是数据量比较大,在课堂教学中,音频素材不容易 获取。

图片
哪些情况下会用到图片素材? 使用图片素材需要注意什么?




图片是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信息,一幅图画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地表 示出大量的信息。图片是帮助分析、理解教材,解释概念或现象常使用 的媒体元素。图片包括图形和图像两种。 图形比较特殊。它是一种抽象化的形状,其承载的信息量比较少,多是 由计算机绘制的直线、圆、矩形、曲线、图表等。图形常用于描述轮廓 不复杂,色彩不是很丰富的对象,可任意缩放,数据量小,不产生变形。 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各种几何图形、原理图等不复杂、颜色不丰富的事 物,基本上都选择图形来表征。 图像是由扫描仪、摄像机等输入设备捕捉实际的画面产生的数字图像。 它色彩丰富,层次感强,真实地重现生活环境(如照片,通常用于表现 含有大量细节(如明暗变化、场景复杂、轮廓色彩丰富)的对象,但图 像文件存储量往往比较大,缩放过程中容易造成变形。图像在多媒体教 学软件中应用最多,从界面、背景到各种插图,基本上都选择图像。
E. 教学游戏:与一般的游戏软件不 同,它基于学科知识内容,寓教于乐, 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 知识和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这种类型软件的设计,特别要求趣 味性强、游戏规则简单。
F. 资料与工具:电子工具书、字典 以及各类图形库、动画库、声音库等, 这种类型的教学软件只提供某种教学功 能或某类教学资料,并不反映具体的教 学过程。这种类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可 供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查阅使用,也可 根据教学需要先选定有关片断,配合老 师讲解,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
义的概念,主要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
素材、教与学的材料、网络课程和基于信息技术
手段的认知、评价、交流工具。


一、教学资源的基本功能及应用形态
二、几种常见的教学资源素材
三、教学资源的特性
四、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原则
写在前面的话
学 学 学习
闻见(感知)
获得知识和技能
思 习
慎思(理解) 实习(巩固)


教学资源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图片(图形/图 像)、音频、动画等数据,我们将这些数据称 为多媒体素材。它们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充分使用各种媒体素材是多媒体 技术的基本特点。素材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准备, 不能选择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素 材。
文本
哪些情况下会用到文本素材? 使用文本素材需要注意什么?

(3)对象适应原则 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6~12岁)处于认知发 展的第三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其认知结构属“直觉思维模 式”;而初中学生(12~15岁)则处于认知发展的第四阶段即 “形式运算阶段”,其认知结构属“运算思维图式”,处于这一 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且抽象思维占优势地位。但 是对初中学生来说,这种抽象思维仍属经验型,还需要感性经验 的直接支持;而对高中学生(16~18岁)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 已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由经验型过渡到理论型,即能在有关理 论的指导下分析处理某些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对外部现象的观察 归纳出关于客观世界的某些知识。

教学资源应用形态
A. 课堂演示:一般来说是为了解决某一学 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它注重对 学生的启发、提示,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主要用于课堂演示教学。这种类型的教学软件 要求画面要直观,尺寸比例较大,能按教学思 路逐步深入地呈现。
B. 个别化学习: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能 反映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提供相应的 形成性练习供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并设计友好 的界面让学习者进行人一机交互活动。学生可 以在个别化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
G. 网络课程:融学习的课程资 料、教学活动和支持环境于一体的 信息化教学资源。
从课堂应用和教师的密切程度来说,教学应用最多教学资源类型有的:
PPT; 网页或网站; Flash; 电子杂志;

二、几种常见的教学资源素材
几种常见的教学资源素材
教学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多媒体课件,多媒 体课件又主要由各种媒体素材构造而成,所以 多媒体素材是教学资源的基石之一。 媒体素材的选用是教学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设计一堂课,不能单纯只依靠现有的教科书, 需要选择可以恰当表现知识点内容的资源类型。 这就需要了解多媒体素材的种类及其特点,以 便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1)目标控制原则 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不仅规定教师的 教学活动内容和方式,指导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吸收,而且 还控制资源类型和资源内容的选择。以外语教学为例,让学生掌 握语法规则和要求学生能就某个情景进行会话,是两种不同的教 学目标。前者往往通过文字讲解并辅以各种实例来帮助学生形成 语法概念;后者则往往通过反映实际情景的动画和声音使学生在 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掌握正确的言语技能。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 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的选择。若不遵守这一原则,效果将 会适得其反。

文本信息指呈现的文字内容。它是准确、有效地传播 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元素。在多媒体课件中,概念、 定义、原理的阐述,问题的表述,标题、菜单、按钮、 导航等都离不开文本信息。 文本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另外,屏幕 上呈现的文本不同于印刷文本,需符合学习者阅读习 惯。文字的大小、颜色、字体、样式、位置等因素的 影响。是好每一屏不超200字。若需要文字较多,可 采用分屏或滚屏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原则

你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选择和设计教学 资源的?如何管理和加工呢?
学会将资源“创造与重组” ,设计制作 符合自己要求,适用的资源。 缓解 “海量” 资源与“有效”资源的矛 盾。

•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设计
(1)目标控制原则
(2)内容符合原则
(3)对象适应原则
(4)最小代价原则
教学资源方式、方法比较
哈尔滨市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尹春媚
二O一三年四月二日
对你的期望
跳出传统培训的藩篱 认真记录,全情参与 分享你的观点、表达你的困惑或质疑
……
活动一:
什么是教学资源?
你所知道的教学资源有哪些?
教学资源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
的所有资源。我们所讨论的教学资源,是一种狭
笃行(应用) 形成能力和德行



教学资源是新型教学语言,是重要的、 难以取代的教学手段,它日益广泛地渗 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教学资源的基本功能及应用形态
从功能上区分教学资源

助教类——基本特点:辅助教学的作用,便于 教师授课,一般演示顺序固定。如 PowerPoint、电子杂志等。
助学类——显著特点是便于开展自主学习,有 较强的互动性。网页、网站、Flash等
C. 模拟实验: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提 供可更改参数的指标项,真实模拟对象的状态 和特征,供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或探究发现学习 使用。用于实验成本太高或潜在某种危险时,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取得经验或熟悉某种技能。 如原子核裂变,半导体电机等,通过计算机建 立实验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及步骤。
D. 训练复习:通过问题的形式用于训练、 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考核目标分为 不同等级,逐级上升。如五笔字型的练习软件, 学科在线练习等,自动记录,显示统计结果。 规定每次练习的问题个数,提问与回答速度。 也可设计出自动筛选功能,把回答错误的挑出 来,在下一轮再重新回答,由此反复强化训练。
E. 交互性:支持自主学习的资源往往提供图文并茂、 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 知识基础和习惯爱好选择学习内容,而不是由老师事 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服从,这样,将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