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艺美术史 重点内容

中国工艺美术史 重点内容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一、彩陶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7000-4000年前)泥条盘柱法和捏制法,在一种手制的棕红色陶坯上用红黑二色绘制图案,然后经800度的低温烧制而成的陶器。

1、分布地区:黄河中下游2、类型: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庙底沟型(花卉纹彩陶钵)、马家窑型(舞蹈人纹盆)、半山型(首次出现红色)、马厂型(早期有红色晚期以黑色为主)二、黑陶工艺:1、龙山文化:轮制法特点:黑光薄棱三、玉器:1、良诸文化:以玉璧、玉琮为主,主要是观天测地的工具2、红山文化:中华第一玉龙(内蒙赤峰)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一、青铜工艺:青铜的成分,红铜加锡的合金1、作方法:陶范法、失蜡法2、炊器:鼎(煮肉)鬲(做主食)甗(蒸食物)3、食器:簋、簠、盨、豆(盛肉酱)4、盛酒器:尊、壶、卣、彝、罍5、饮酒器:爵、角(祭司用)、觚、觥、觶6、温酒器:斝、7、盉8、水器:盘、匜(舀水)、盂、鉴:照面用9、乐器:鼓、铙、钟、铃10、剑、刀、钺、戈、矛代表作: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佰矩鬲虢季子白盘剥春秋:越王勾践宝剑、莲鹤方壶司母戊鼎:目前最大的青铜器世界罕见,1939年出土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商代晚期王室用物,长方形口部两个直立大耳下有四个柱形足。

高1.33米重875公斤。

战国秦汉的工艺美术一、青铜艺术:铸造方法:金银错和失蜡法、鎏金代表作:战国:曾候乙编钟、金银错龙凤案秦汉:铜车马汉代:鎏金长信宫灯、金银错(博山炉)、金银错(狩猎纹的铜车饰)、马踏飞雁(青铜奔马)二、陶俑艺术:秦兵马俑:1974年秋天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骊山陵东侧发掘了巨大的秦兵马俑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武士俑约8000个,身高均在1.80米以上1.90米以下每个体重500斤,身披战袍,足蹬战靴,手执各种青铜武器真实再现了当年秦王的千军万马,内平六国、外却匈奴的雄伟壮观的军阵场面。

它是世界上罕见的地下雕塑博物馆,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第六大奇迹。

艺术成就:体形高大,数量众多,写实的手法,反映了秦代的劳动人民在选土、雕塑、烧窑、着色等方面的聪明才智。

代表作:说唱俑(四川成都回天镇)东汉时期四、汉代丝织工艺:汉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物。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重要出土文物,1972年发掘,出土3千余件,墓主人辛追年50岁,尸体保存完好,素纱单衣仅重49克.五、石刻:陕西霍去病墓前大型纪念碑式石刻:马踏匈奴四神纹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蛇缠龟) 代表春秋夏冬、东西南北著名的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出现莲花纹和忍冬纹样,六朝时期主要品种:鸡头壶、莲花尊隋唐五代的工艺美术一、陶瓷工艺:1、青瓷:越窑(浙江省)釉色优美茶圣陆羽称赞“类冰类玉”代表作:凤首龙柄壶2、白瓷:邢窑(河北临城)“类银类雪”代表作:白瓷烛台3、秘色瓷(青瓷)越窑的精品4、唐三彩:低温铅釉陶器。

载乐驼俑二、织锦和印染:陵阳公样:唐锦的典型纹样,设计者窦师纶,是初唐太宗时期派往四川管理生产皇室用物的官员。

封爵陵阳公,他设计的织锦纹样有鸳鸯、孔雀、龙、冯、狮子等,把他们组成对称形式或成双成对特点是章彩逸丽,别具一格。

三大印染:夹缬染(兰印花布)、蜡缬、绞缬宋元的工艺美术:汝窑:天青色,无大器掺玛瑙末。

钧窑:月白色,掺铜,海棠红和玫瑰紫。

官窑:卞梁粉青色,胎土为深棕色,紫口铁足。

哥窑:章生一,通体开片,冰裂、百圾碎、鱼子纹。

定窑:乳白色,覆烧法,口部有芒,镶金、银、铜口,代表作:孩儿枕青瓷:龙泉窑、景德镇窑、陕西耀洲窑白瓷:磁州窑黑瓷:建窑(油滴盏)、吉州窑(剪纸贴花、木叶贴花)辽代瓷器:鸡冠壶(马蹬壶)元代瓷器:景德镇:青花瓷器(高温釉下彩)到明代永乐宣德年间为历史最高峰釉里红:白地儿红花宋代缂丝:通经断维南宋李克柔(莲塘乳鸭图)元代漆器:张成、杨茂(浙江嘉兴)黄道婆:棉纺织专家工艺美术:明代青花,斗彩瓷器(釉下青花釉上五彩)五彩瓷器、德化窑白瓷(何朝宗、达摩渡海)清代:五彩、斗彩、粉彩、珐瑯彩(古月轩)丝织和刺绣:南京的云锦明代顾秀(韩希梦针圣)金属工艺:明代宣德炉(铜胎掐丝珐琅)清代(铁画)铜胎画珐琅漆器:明代天启年间,黄大成(髹饰录)玉器:明代苏州陆子冈(茶晶石花插)清代:大禹治水玉山简述唐代工艺美术风格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唐代起,就脱离了商、周、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特色,而是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

唐代的工艺美术特点有:(1)人的意识的解放(2)装饰生活的情趣化。

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

(3)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人们充满自信,采取开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识得以解放,这是唐代工艺美术在装饰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4)装饰技法的应用。

陶瓷工艺出现了多种釉色,运用洒釉、流釉等色釉技法;染织工艺有蜡缬、拓印等印染法;从造型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

从色彩看,多运用色彩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

从装饰纹样看,植物纹中多以牡丹为主题,早期清秀、工整,受传统图案影响,中期(盛唐)富丽、丰满,表现手法有色称和对比,有撇丝晚期则比较洗练、简朴。

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

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也可用“清”字形容。

金银错:在刻线处用细金银丝进行镶饰,一般构成斜线和涡线相结合的几何纹样,产生金和银的金属光泽的对比,曲线和直线的对比,虚与实的交替对比,具有韵律的美。

鎏金:是以金液和水银溶和在铜器上,经摩擦加工使水银挥发,而使金镀在器物上,金光闪烁失蜡法:是制造铜器的一种先进方法,也是镂空装饰的一种最佳方法,它以蜡刻成成器形和装饰,内外赋泥注入铜液,它可以产生透雕复杂的形体和装饰,具有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

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砑花陶虹管灯如河北满城出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的十分自然夹贮:始于战国漆器的一种制胎方法,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作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

夹注可以使器型增加变化,比木片卷粘获得更多的造型。

这种作法就是现今所称的脱胎透光镜在汉代铜镜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的透光镜。

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铜镜外形和普通透镜一样,并不是真正透光多子盒即多件盒,往往有九子、十一子之多。

在一个大的圆盒中,容纳多种不同形态的小盒,即节省位置,又美观协调唬季子白盘根据盘内铭文的内容,我们可知这个盘是周代的一件大器,它是虎季子白奉命征伐有功时被封赏的纪念性物品,取名为虎季子白盘。

它长约82厘米,宽约82.7厘米,高约41.3厘米。

周身是环带纹,是周代典型的青铜装饰花纹,这也是目前所见最久的铜盘,有铭文刻字,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名词解释顾秀明嘉靖时,有进士顾名世,居住在上海露香园。

顾氏一家,几代都善于刺绣,因称为“顾绣”。

其住地为露香园,所以又称为“露香园绣”。

这种画绣并非如实模拟原作,而是结合刺绣的特点,富有装饰效果。

顾绣花卉、人物、翎毛、山水,“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

”因而名噪一时,为人所重。

此种作品以制作欣赏品为主,加以文人雅士的评赏和赞美,故当时影响很大,几成刺绣工艺的代表。

秘色器以青瓷为主。

它的烧造地点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

因为是贡物,瓷器制作,极尽装饰之能事。

一般均用刻花、划花印花的方法,装饰题材十分广泛。

线条洗练,图案活泼,反映出五代陶瓷装饰艺术的较高水平。

白陶(1)归奴隶主所有(2)造型与装饰与青铜器相仿(3)用高岭土制成釉陶用高岭土制胎,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亦较硬,呈灰白,学术界把这种釉陶,又称为原始瓷器缂丝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品,织纬线时,留下要补织图画的地方,然后用各种颜色线补上,织出后好象是刻出的图画,也叫刻丝!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

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忍冬纹称卷草。

六朝流行的一种植物纹。

有人认为它是忍冬花(即金银花)的枝叶变化,也有人认为是莲叶的演变。

六朝的忍冬纹比较清瘦和程式化,一般分为三个叶片和一个叶片相对排列。

但变化也是多种多样,有单叶、双叶;有两叶顺向、两叶相背。

这种纹样有人认为出自近代,其实我国汉代铜镜边饰称为卷云纹的,就是这种卷草纹的前身。

到唐代则演变为繁复的卷草,近代也称为香草。

金缕玉衣又称“玉押”或玉匣“,是为汉代高级贵族死后特制的葬服。

玉衣的形制头部为一套,脸盖上刻画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胸、后背、两袖都是分开的,裤的两腿分开,手呈五指形,脚作鞋靴状。

窦绾的金缕玉衣是女式玉前衣,与刘胜所穿的略有不同。

刘胜的玉衣全部使用金丝编缀。

窦绾玉衣的前胸和后背玉片比较大,而且是用丝带连结而成的。

其他比粉才有金丝编缀釉里红:以红铜料在胎上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一样同属釉下彩。

只是红、蓝色调不同钠石失可能是波斯语派译而来,指的是一种加金的丝织物,以金线纹织成的金锦宋代工艺美术一、宋代工艺美术和唐代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形成原因是什么的?宋代工艺美术风格与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形成极大的反差。

这是由宋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审美思潮等时代因素造成的。

新儒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文人士大夫阶层称为社会中坚商品经济也比较发达,工艺成为了士大夫和市民文化的代表。

但宋又偏安一隅,少数民族成为政权的威胁,这种现状让宋人追求民族精神,使其工艺呈纯粹的汉族风格。

这样的社会状态,宋代的工艺美术显得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有相对封闭,内倾,清新雅致的特征。

从宋开始,中国人的审美走到了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更美的更高审美境界。

二、宋瓷,中国瓷器的一个高峰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

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

按体系分,分别有“1、青瓷体系汝窑(河南宝丰县清凉寺)官窑:皇家自办,烧制御用瓷器,有“紫口铁足”成为南宋瓷器精品。

哥窑与龙泉窑(即弟窑)(浙江龙泉县)哥哥章生一弟弟章生二哥窑瓷器最大特点是瓷器通体开片,开大片为“冰裂纹”,开细片“鱼子纹”,极碎为“百圾碎”,若裂纹呈黑、黄两色,则称为“金丝铁线”。

弟窑,既龙泉窑钧窑:河南省禹县,以绚丽多彩著称于世,突破以铁为呈色剂,创造铜红釉窑变技术。

2、白瓷体系定窑(中心窑场位于河北曲阳县灵山镇)磁州窑:宋代著名民间窑,以白地黑花剔刻装饰最有特色。

3、黑瓷系:釉汁的铁含量达到8%,瓷呈纯黑色建窑:福建建阳县水吉镇吉州窑:江西吉安永和镇宋瓷特点:1、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