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竹子的栽植技术
近年来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竹子已经是组建园林必不可少的元素。
用专业的说法就是实用性强,观赏价值高,成活率高,病虫害较少。
他是现代园林庭院栽植必不可少的园林绿化树种。
下面就我国北方园林中适合栽植的几个种类做简单的介绍。
一、毛竹:
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
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
毛竹秆高,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
下面是它的生长特点
(1)适应强,分布广。
毛竹是中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重要经济竹种。
毛竹在中国北纬40°以南,年均温12—22℃,年降水量500—2000mm,年相对湿度65二85%广大地域
(2)养殖强,易栽培。
毛竹的鞭系及竹杆均含有生物活性内源激素,除种子具有生殖能力外,其鞭节和竹节均能萌芽生殖,因而除了用种子养殖竹苗外,还可用分蘖育苗、扩鞭育苗、压杆育苗、埋杆育苗等方式养殖竹苗。
(3)生长快,成材早,易成林。
毛竹是典型的速生树种,其粗生长在竹笋出土时即已基本定型,高生长从出笋到成竹一般只需50一60天时间。
竹林经3—6年加固生长则可采伐利用,若用于纤维造纸原料,当年就可砍伐利用。
新造毛竹一般5—8年即可成林,改造残次低产林分和复壮衰败荒芜竹林,3—5年则可恢复生产,进入丰产状态。
(4)材性好,用途广,功能全,价值高。
毛竹竹材具有一般木材不及的优点:竹材收缩量小,具高度的割裂性、弹性和韧性,顺纹抗拉、抗压强度大
(5)经营毛竹,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经营期长。
新造毛竹3—5年即可投产,改造低产林分第二年即可见效,一次种竹,年年持续利用,经营百年不衰。
二、刚竹:
刚竹属是我国的乡土竹属,在该属已发表的43个竹种中,有39种原产我国。
刚竹属由于种类多、栽培广、用途大,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刚竹秆高挺秀,枝叶青翠,是长江下游各省区重要的观赏和用材竹种之一。
可配植于建筑前后、山坡、水池边、草坪一角,宜在居民新村、风景区种植绿化美化。
宜筑台种植,旁可植假山石衬托,或配植松、梅,形成“岁寒三友”之景。
刚竹抗性强,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1%的轻盐土亦能生长,但忌排水不良。
能耐-18℃的低温。
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生于低山坡,竹材强韧。
以上是对北方主要栽植的种类从分布地区、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进行概述。
下面则是简单说明在园林中的栽植技术。
一、要求:
作为现代园林的建设者我们根据图纸的要求进行提量、报量(规格)、根据规格实际考察等工序。
一般竹子的粗度指的是地径。
二、进场及验收:
苗子进场看是否使用防晒网或者防雨布遮盖,同时观看竹子是否是设计要求的种类以及叶子是否出现卷叶现象;测量高度、粗度、土球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清点数量等内容(有特殊要求必须查看植物检疫证)
三、竹子的栽植要点:
竹子进场验收前土壤的处理包括整平、围堰、施肥(基肥)等工序。
验收完成后开始卸车同时进行修剪。
修剪在严格控制高度的前提下首先截头,然后去除竹身枝叶(一般两枝并生去其一即可)。
竹子的栽植不宜过深以埋住土球为标准,然后用脚踩实即可。
栽植完成后需先做支撑,竹子栽植的支撑必须牢固每棵竹子都需固定使其连成一片。
最后浇水在养护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建议少量多次,这样会保持地温不变有利于竹子在最短的时期内扎根。
当然也可以一次浇透水,不过会使地温下降不利于生根。
(竹子的栽植尽量当天挖掘当天栽植)四、后期养护
竹子的后期养护要根据实际的密度进行疏苗或者补苗,同时要坚持施肥、松土、病虫害的防治等措施。
以上就是本人根据现场施工过程总结的这两种竹子的栽植要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果你有更好的栽植技术欢迎你到空间留言,我将与你共同探讨有关园林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