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题一、单选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基础矛盾C.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D.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2、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在所有制形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B )A.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B.个体资本所有制C.法人资本所有制D.国家资本所有制3、剩余价值是由( C )创造的。
A.全部资本B.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D.部分资本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C )A.物质资料B. 私有制C.生产剩余价值D.劳动力买卖5、下面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B.要求埋葬资本主义C.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D.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无产阶级为基础的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D.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7、人类社会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 D )A.资产阶级专政B.工人阶级专政C.农民阶级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8、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D )A.实现民主专政B.实现工人阶级专政C.实现社会主义D.实现共产主义9、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 B )A.资产阶级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农民阶级革命D.工人阶级革命10、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 A )A.实践B.斗争C.生产D.认识11、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是( A)A.政治上层建筑B.经济上层建筑C.文化上层建筑D.精神上层建筑12、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阶级斗争D.经济发展13、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A )A相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劳动剩余价值14、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 D )A.资本主义民主B.共产主义民主C.人民民主D.社会主义民主15、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的是( B )A.资本集中B.生产集中C.企业集中D.经济集中16、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A)为尺度。
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D.社会劳动17、资本流通的目的是( D )。
A.获取使用价值B.发展社会经济C.获取消费资料D.实现价值增值18、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是( D )。
A.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资料1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 B )A.平等互利的关系B.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 D 互利互惠的20、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21、国家的起源是( D )。
A.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规定的契约B.调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秩序需要的产物C.剥削者欺骗被剥削者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2、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D )。
A.社会的政治制度B.社会的经济制度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D.社会道德发展的水平23、社会生产力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C)。
A.劳动生产率B.科学与技术C.生产劳动者D.社会生产力24、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25、货币的本质是( B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26、价值规律是( B )。
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D.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27、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D )。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28、生产发展,工人就业增加,物价稳步上升,企业利润增加,是(D )。
A.危机阶段的特征B.萧条阶段的特征C.复苏阶段的特征D.繁荣阶段的特征29、跨国公司是由(C )。
A.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B.原料出口国共同投资建立起来的C.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D.多个国家的垄断组织共同建立起来的30、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D )。
A.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31、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B )。
A 规定垄断价格B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 掌握国家政权D 避免两败俱伤3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B )。
A 资本输出B 商品输出C 对外经济援助D 技术输出3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A 科学技术B 劳动对象C 劳动者D 管理方式3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D )A 人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 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35、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C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3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A 生产过剩的危机B 生产不足的危机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37、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 A )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 镇压资产阶级38、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D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39、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B)A.马克思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40、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C )A. 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41、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 C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4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 )A.实现了自我否定B.发生了根本变化C.仍无任何变化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B )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44、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政权没有经过的阶段是( C )A.进一步巩固苏俄政权时期B.应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45、( B )是社会主义的生命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民主C.公有制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46、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民主说法错误的是(C )A、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B、社会主义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C、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绝对没有联系D、社会主义民主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47、列宁在( D )当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A、《共产党宣言》B、《哥达纲领批判》C、《德意志意识形态》D、《国家与革命》48、( C )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A、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B、各国生产力状况的不同C、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D、各国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4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下面不是其领导作用具体体现的是( B )A、思想领导B、文化领导C、政治领导D、组织领导50、( A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A、先进性B、组织性C、纪律性D、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二、多选题1、空想社会主义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分别是( BCE )A、机器大工业阶段B、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C、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D、原始积累的社会主义E、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2、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最新类型的革命,是因为( A CE)A、无产阶级革命将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B、无产阶级革命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消灭部分私有制和部分阶级C、无产阶级革命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D、无产阶级革命为全体人谋福利E、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3、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 ACD )A、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B、实行市场经济体制C、政治上的高度集权,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低效的监督机制D、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E、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下面正确的是( CDE )A、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已经完成B、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完全不同也毫无联系C、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这可以从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两方面得到说明D、社会主义民主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E、社会主义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BC)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及其家属精神享受所支出的费用6、苏联模式的弊端主要是( ABCD )A.集中过多B.管得过死C.否定市场的作用D.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ABCD )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的全球化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B )A.消灭剥削、消灭阶级B.进到无阶级的社会C.达到共同富裕D.生产力高度发达9、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中,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 ABCD )A.满足国家机构自身需要的国有企业B.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C.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D.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10、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是( BCD )A.垄断是有限制的B.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D.社会生产复杂多样,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11、对有关无产阶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在阶级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民主B.它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C.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D它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1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是( ABCD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拉大B.可能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环境恶化C.落后国的价值与文化观念面临全球化冲击,可能出现比发达国家更严重的治理危机D.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加大13、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阶级谋取利益的党D.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14、下列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有(ABCD )A.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C.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D.政党自身发展的不同15、下列属于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的有(ABC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的输出 D.外贸资本的输出16、法人资本所有制包括( AC )A、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B、个体资本所有制C、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D、股份公司17、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ABC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跨国公司的发展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D、各国政治体制的变革18、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A BCD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B、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其能、按劳分配”制度C、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条件( AB )A、工人运动的发展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民主政治的繁荣20、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 ABC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B、坚持“走自己的路”C、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D、用单一的模式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21、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那社会主义要如何改革(ABCD )A、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B、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C、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D、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这是因为( ABCD )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D、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23、商品所具有的特征是(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