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经历报告
这是我的一段跨文化沟通的经历。
我认识3个美国朋友,他们都是交换生,来昆明理工学中文的。
一个高高帅帅的Matt,一个矮矮胖胖的Jessica, 一个黒黒爱笑的Will。
他们友善,而且跟我一样都酷爱运动,特别是篮球。
为了完成一次真正的跨文化沟通,我把他们都出来,一起打篮球,然后一起进餐。
我只有Matt的电话,很奇怪Will 和Jessica在中国没有手机号码,所以我约了Matt,Matt帮我约到那俩。
其实他们都有MSN,只是我们中国人大部分都用了QQ,所以我的MSN几乎都是脱机状态。
我们的沟通真正开始了。
为了出于友好,我提前到了篮球场,并且给他们一人买了一瓶“脉动”。
他们果然很准时,说好了5 o’clock .pm ,不到这一刻他们不出现。
见了面,Matt 就第一个主动跟我握手,说话时还算客气,面部表情丰富。
”Nice to meet you, Matt.”我这样跟他招呼.
然后是Jessica,似乎又胖了,我跟他开玩笑说“Hey,look your waist,can you still dunk onto me?”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Uh… maybe… aha , but I can still pass you a good ball! ”
最后是Will,他又是那样似乎很兴奋的语调:”Hey! Hey! It is a fine day today. How do you do?”美国人似乎很叫人很涨精神。
而我的中国朋友们似乎这样打招呼的:点头,微笑,来啦?这也很温暖。
然后就是打球,我的英语不怎么好,但是得益于对NBA的热爱,还是懂得几句篮球术语,wonderful、pass、shot、what a teamwork、you make it 。
当遇到我不懂得表达的情况下,我会用完成一些动作来演示我的疑问。
他们的大脑不小,很容易就理解我要表达的。
”Oh,you mean a T-foul , right ?” Yes!
大概一个半小时后,我们都累了。
”Have a rest, I am a little tired.” Jessica最先发话,然后我们都同意了。
我们休息了一会,然后边走边聊走向“师生一食堂”。
更精彩的内容发生了。
我所在学院的饭卡在这食堂用不了,所以我刷了Matt的卡,然后刷了多少钱,我就还他多少,他也很自然地接过去。
因为在美国流行AA制,而在我们中国,习惯上是相互请客。
如果他们是我的老乡,我来他们学校,我非得让他们请客不可。
我们各自打好了饭菜,四人围着一张桌子坐着。
Will的口味和我差不多,都是打了一汤一菜一肉,而且看起来都是偏淡的。
Matt就不同了,他打的3个都是蔬菜,因为他是一个vegetarian(素食主义者)。
Jessica跟他截然不同,3个都是高蛋白的,两个肉一个豆腐!我的天啊,我跟他说“No wonder you become so heavy,too much protein you’ve got.”他反驳说:“No, Bingo, generally I don’t have too much meet. But now I am hungry.”好吧,不说他了,这样他在篮板底下就更有优势。
他们来了中国也有两个月了,但是对这里的很多都充满疑问。
比如他会问我们怎么会煮蔬菜汤,在他们国家,好的蔬菜会被做成沙拉。
我只能回答这是这是饮食习惯吧,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我问打了汤的Will喜不喜欢喝,他说味道不错,他以前吃得太少了,他说他想学会怎么煮。
他们问我Tofu (豆腐)是怎么做成的。
我只能跟他们说,“It’s made from beam or soy. Matt, you
can eat it, tofu is not a meat.”
他们还跟我聊了基督教。
他们很是信奉上帝,上帝能够理解他们的一切,会原谅他们所范的一切罪恶。
并且他们觉得在呈贡很糟糕的事情是这里没有教堂,周日他们要跑到很远的市里做礼拜。
我觉得他们真难过啊!我觉得信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我跟他们说现在很多中国人不信教。
我不信基督,不信安拉。
只有少数的人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在广东,有不少年轻人是信关二爷的。
他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说我们竟然这么随意地信仰。
他们劝我要相信上帝,上帝确实是存在的,上帝能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觉得他们中毒太深了,真是胡言。
但是我只能说,我能理解你们对上帝的忠诚,或许我会考虑相信,但是在中国,信仰宗教是自由的。
为了不搅和我们友好的气氛,我就转移话题,但是他们不依不饶,还是说要我相信上帝。
Oh, my god! 我真不信。
我就来个缓兵之计,说我有一个信基督教的舍友,以后我跟他学学基督教的知识,然后在考虑信上帝好吧。
今天我有一点信了。
然后他们就显得有点高兴,或许他们觉得又多了一个“兄弟”吧。
好像《圣经》上说天下信该教的男人都是兄弟。
由于从理工大学本校部回我所在学院的路程是很远的,我不得早点动身返程。
饭后,我就跟他们说我要回去了。
很感谢他们跟我一起度过了这么美好的一个下午。
他们一个个用了拥抱礼跟我道了别。
说实话,我还真不习惯这样,更加上我们身上都有汗臭味呢。
但是没办法,我得尊重他们。
很高兴地,我乘上了回新迎校区的公共汽车。
杨滨豪
2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