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PPT课件
自然风光
岭南自然风光婀娜多 姿,既有气势磅礴的 山峦,也有水网纵横 的平原;既有岩溶洞 穴,也有川峡险滩的 奇景,更有海天一色 的港湾风光。广东名 山中,明末清初的岭 南著名诗人屈大均最 为欣赏的是罗浮山, 曾在隐居处大书“南 岳草堂”。
自然风光(罗浮山)
戏音乐
广东的戏曲剧种有粤剧、 潮剧、汉剧、采茶戏、 客家山歌等,以粤剧、 潮剧、汉剧三种流行最 广、影响最大、观众最 多。
岭南建筑的特点,通常表现有:在功 能上具有隔热、遮阳、通风的特点;建 筑物顶部常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 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以及方形柱的 运用。岭南建筑的布局、装饰的格调十 分自由和自然。由于气候温和,人们活 动空间向外推移,因而,露台、敞廊、 敞厅等开放性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安排, 人们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走向了自然, 形成岭南建筑装饰空间的自由、流畅、 开敞的特点。
岭南盆景
岭南地区风俗
春节风俗:插桃花、摆年橘、团年饭、 煮汤圆、逗利是(领红包)、行花街、 开年、人日、闹元宵、游花地。
其它岁时风俗:拜山(即扫墓)、龙船 景与斗龙船、七夕乞巧、中秋节吃月饼、 重阳登高。
审美风俗:舞狮子、鳌鱼舞、飘色、花 市与迎春花会、春秋菊展、花舫和素馨 灯饰。
信仰风俗:南海神诞、天后诞、郑仙诞、 金花诞、上元诞中元诞和下元诞(合为 “三元”)、何仙姑诞、土地诞、观音 诞、盘古王诞、华光诞、生菜会和打华 光。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是海南岛大众百姓和海外华侨十分喜爱的一个具有地方 特色的剧种。
广东音乐又称粤乐,其实是指广府音乐,它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 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广东音乐源于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吸纳了中原古乐、 江南小调和昆曲等的精华,与本地民歌、民谣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民间音乐,同粤剧一 样也具有明显的融合特点。
生活风俗:饮早茶、宵夜、饮糖水、喝 凉茶、喝老火靓汤、冬令吃狗肉、打边
岭南建筑
建筑及其装饰是我国建筑之林中一枝 奇葩,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建筑匠师的 辛勤劳动,充分利用了南国的自然资源, 结合南国人民的生活特点,形成了风格 独特的建筑艺术,在我国建筑之林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以其简练、朴素、通透、 雅淡的风貌展现在南国大地上。它主要 分为广府建筑,潮汕建筑以及客家建筑。
春风吹灿红棉,云山眺尽羊城秀 楼房耸立,桥梁飞架,珠江碧透 荔苑霞明,鹅潭月朗,芳村艳斗 望长龙地铁,番禺远去,南沙港口
区域文化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 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 园中的一枝奇葩。岭南先民遗址的出 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 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 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 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 的特点。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 创新。
粤语的历史发展,自秦朝时期至现今,已经历了约2,200多年的时间。 目前全球粤语使用人口大约有8600万至1.3亿,使用地区非常广泛。 粤语不仅在海外华人社区中被广泛应用,而且支持着香港文化及南粤 文化为中心的粤语文化,这使得粤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目 前世界上有较强生命力的语言之一。目前粤语已经成为澳洲第二大语 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粤语在香港、澳门享有官 方语言地位。粤语被联合国正式定义为语言,并且认定为日常生活中 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之一。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州地区各类民间器乐的总称,内容广泛包括锣鼓乐、笛套音 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汉调音乐,除潮州外,还广泛流行于闽南、粤东、广 州、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潮人聚居地。
客家山歌是用一种有节奏的、有韵律的语言来反映客家人思想情感与生活劳动情况的 艺术形式,是客家文化的组成因素,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音乐分类
粤剧:是岭南最重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粤语方言地区。粤剧唱腔优美、多样化,具 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影响遍及粤语华人地区,有“南国红豆”的盛誉。
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白字戏,唱戏、对白都使用潮州方言。流行于潮汕地区 及闽南、台湾、泰国和东南亚潮州人聚居的地方。
汉剧:是清朝雍正年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的一大剧种。流行于梅县和潮汕地区、 粤东北客家方言区和闽赣等地,旧称“外江戏”或“兴梅汉戏”,1993年正式定名为 汉剧。
岭南盆景又称广东盆景,是我国盆景艺术五 大流派(苏、扬、川、徽、岭南)之一,岭 南盆景有“活的中国画”美誉。由于广东的 自然环境优越,可提供作盆景的树种很多, 所以,岭南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岭南 盆景的盆栽艺术,也有近千年历史。据史料 记载,宋哲宗亲政时,苏东坡被贬广东,他 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 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琼州 府志》记述:“九里香,木本,有香甚烈, 难长,选最短者,制为古树,枝干拳曲,作 盆盂之于,有寿数百年者。”
岭南西关大屋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 (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广州传 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
岭南园林主要植根于民间,没有北方 皇家园林的常规祖制,也不具江南文 人园林的严谨章法,园景构图根据生 活内容的需要适当处置,随机应变, 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岭南 古代的园林匠师,综合了多元文化类 别,把北方的、江南的、外国的园林 艺术贪图其意,变更其形灵活吸收, 挥洒自如,使园景布局显得较为随意, 不拘一格。
粤语文化
粤语,又称为广东话、广府话、白话,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 调语言。在中国广东、广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门和部分东南亚国家或 地区,以及特别是北美、英国和澳洲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它的名称 来源於中国古代对岭南的称谓「越」(通「粤」)。粤语为现代汉语 方言的七大方言之一(汉语七大方言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 粤方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一种说法是粤语是融合了古越 语的汉语;另一种则是古越语溶合了汉语成分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