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部门并联工作推进方案(最新)

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部门并联工作推进方案(最新)

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部门并联工作推进方案
一、服务范围
平台利用互联网优势,以审批标准化为基础,实行并联限时办理。

实行审批制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或者备案制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不含涉密项目),以及与之相关的项目报建、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

凡属涉密事项的项目审批,不在平台受理、办理。

国家、省、xx市相关部门项目需在地方部门办理的事项,由各相关审批部门提交办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信息,通过平台推进至中央、省、xx市平台。

二、项目申报和并联办理流程
项目申请人登陆平台,办理相关审批事项。

各审批部门按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和要求,优化服务,提高审批效率。

(一)项目申报。

项目申请人登录平台系统填写相关信息,由平台赋予项目代码,选择所办审批事项并确定审批部门后,系统提供相关审批事项需要的全部申请材料清单,项目申请人凭项目代码分别向有关部门提交相关申报材料。

项目申请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二)项目初审。

项目申请人在平台提交的申请材料上传到系统后,系统自动分类处理,将相关材料分发各有关审批部门进行初审,初审时限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

(三)项目受理。

项目申请人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审批部门应依法依规及时出具受理通知书,受理通知书通过平台系统告知项目申请人。

申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审批部门通知项目申请人补正。

申请项目不符合法定受理办理条件或规定的,审批部门依法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将不予受理通知书通过平台系统告知项目申请人。

(四)项目办理。

审批部门正式受理审批事项后,应依法依规及时办理。

相关审批环节的收件、受理、特别程序、办结等关键信息,审批部门应及时传输至平台系统,方便项目申请人使用项目代码查询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获取审批结果。

项目申请人提交资料、平台赋码后,平台系统自动分类处理。

将相关材料分发各有关审批部门,各部门及时受理,开展并联审批,实现同步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互相抄送、信息公开的审批工作模式。

项目申请人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时,对涉及开工前的事项,申请人可凭项目代码,由审批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与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实行并联办理。

(五)特别程序。

项目履行评审、论证、现场踏勘、听证或技术审查等特别程序时,平台暂停计时,启动特别程序环节计时。

项目申请人根据审批部门评审论证意见,修改相关报告文本的时间不计算在特别程序时间以内。

特别程序终止后,平台继续启动该事项办理计时。

(六)事项办结。

审批部门完成所受理事项的审批并出具批准文件后,应及时将批准文号、文件标题、文件内容等相关信息通过平台系统告知项目申请人。

三、项目代码及应用
项目赋码规则由平台业务管理部门统一制定,平台自动生成项目编码,是项目整个建设周期的唯一身份标识。

项目申报、办理、审批、监管等信息,均需统一关联至项目编码,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审批项目文件传递、办理进度查询、全程在线监督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管理服务功能。

项目发生错误赋码应由原赋码单位予以撤销,被撤销的项目编码不得再次使用。

在办理项目延期、调整等手续时,应保持原项目编码不变;在项目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审批、核准、备案时,应重新赋码,平台应将相关信息分送至相关审批部门,由相关部门将调整或确认意见与新项目编码关联。

项目审批部门应将项目编码标识清晰准确地印制在审批文件中。

四、管理运行机制
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项目审批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据法定审批权限,在平台上办理本部门法定职权内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

市政府依据电子政务规范和行政审批管理规定,指导协调平台建设运行,监督管理通过平台进行的各类审批行为。

五、工作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