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汇川区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综合练习·小学数学·(二)(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课程标准知识。
(每空1分,共10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新课程提出的“四基”是指基本知识、 、 和基本活动经验。
3.新课程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 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 的能力。
4.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 的统一,应体现“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 。
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学科知识。
(共60分)(一)填空。
(共20分,第二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1.一个十位数,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16,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剩下数位中,除千万位外,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2.( ):28=12÷( )=()20==( )%=( )(折扣)=( )(成数)。
千克的 59是( )千克,比50千米多10%的是( )千米。
4.如果两个圆半径的比是1:4,则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
5.一件衣服打八五折后售价是425元,这件衣服原价( )元。
6.甲比乙少41,( )是单位“1”,甲是乙的( )。
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
8.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16分钟,如果锯成10段要( )分钟。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厘米、6厘米,旋转后得到的图形是( ),体积最大是( ) 。
10.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用91根小棒可以摆( )个同样的正方形,摆50个正方形至少需要( )根小棒。
11.六(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12.右图中共有( ) 个三角形。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5分)1. 因为36÷4=9, 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2. 甲数的20%等于乙数的41,那么甲数小于乙数。
( ) 3. 一个非零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4.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2。
( ) 5. 小亮家在学校南偏西300的方向上,学校在小亮家的西偏南300的方向上。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1.用棱长是1cm 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稍大些的正方体,至少要( )个这样的正方体。
2.湘江河两侧安装彩色小灯,按照2个兰色、3个绿色、4个红色的排列规律,第2015个小灯泡是( )色。
A.兰 B.绿 C.红3.要想使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
A .3倍 B. C .6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订报纸的钱数和所订的份数成正比例关系。
B. 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C .把图形按照2:1的比例画到图纸上,表示把实际长度扩大2倍后画出来。
5.某单位某天出勤人数是48人,有2人请假,该天的职工缺勤率是( )。
A. % B. 96% C. 4% %(四)计算题(共26分 ) 1.口算。
(8分) 72÷98= +=51 -131= ÷6% = 25%÷43=21÷= ×72=18×61+32=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分)=-75x 99×22+88×33+77×44+66×55 21+61+121+201+301+421××160×4 +++++3.解方程或比例。
(6分) 3:4 80%x + 20% =39÷15134.找规律填数。
(4分)(1) (1,2,5), (2,4,10), (3,6,15),( ,8 , )。
(2) 1, 8, 27,64,( ),( )。
三、学科能力。
(20分)1.如右图,每个圆的面积都是120cm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5分)2.农场有一块长方形地,长80米,宽60米,用这块地总面积的25%种西瓜,剩下的50%按1:2:3种南瓜、冬瓜和茄子。
南瓜、冬瓜和茄子各种多少平方米? (5分)3.一张长方形铁皮,长36分米,宽12分米,用这张铁皮卷成一个圆柱形水桶的侧面,另配一个底面制成水桶。
制成的水桶最大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π的值取3)(5分)4.某陶器公司委托搬运公司运输5000个花瓶,双方议定每个花瓶运费元 ,如果损坏一个花瓶,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偿元。
结果搬运公司只得到搬运费16625元。
在运输途中损坏了多少个花瓶?四、案例分析(10分)《用9的口诀求商》片段:教师首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式。
学生热情顿时高涨:生1:9÷1;生2:18÷9;生3: 45÷9;生4: 3÷9。
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错了。
”生4难过的低下头,羞得快要哭了。
此时,教师走到他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五年级时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
)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谁能把“3÷9”这个算式中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算式成为目前我们能解决的除法算式?生5:把3换成27;生6:把3换成72……(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接着再追问:如果“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能解决的除法算式呢?生7:变成63÷9=7;生8:变成36÷9=4……请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际,从预设与生成上谈谈自己对本案例的看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A】 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
【C】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
【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
【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
【B C D】 A.空间观念 B.形成统计观念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
【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
【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三、判断题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
3.“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设置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数学课程改革和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5.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现实背景中提炼,符合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现实性特点。
五、问答题1.“统计与概率”教学实施中如何注意内容选择的现实性?答:“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如何把握“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度”?答: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认知的现实状况,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同要求,不能过多地加深学习的难度,使学生产生厌恶感。
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出了超出目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孩子难以理解的,就应该鼓励学生把它放在“问题银行”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以后再来解决,而不能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影响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
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统计”, 既要让学生感觉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还要让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眼前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性特点反映在什么地方?答: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首先,要促使学生通过这一领域的学习,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其他数学知识领域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从整体上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其次,实践与综合应用中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往往交织着多科学的知识与方法,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还常常表现为多学科的综合。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哪几个方面有所侧重?(P120)答:“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的特点,其教学目标又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侧重:①在知识与技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