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1第二节、脚手架概况.………………………………………………………………………...…2第三节、编制依据………………………………………………………………………………4第四节、施工准备及计划………………………………………………………………………5第五节、材料选用………………………………………………………………………………8第六节、脚手架体系设计………………………………………………………………………9第七节、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10第八节、施工升降机及塔式起重机卸料平台搭设使用及拆除技术措施…………………14第九节、脚手架的检查、验收及维护………………………………………………………16第十节、脚手架监测措施……………………………………………………………………23第十一节、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25第十二节、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32第十三节、质量保证措施及节约措施………………………………………………………33第十四节、对土建及装饰施工班组的要求…………………………………………………33第十五节、应急救援预案……………………………………………………………………34第十六节、计算书……………………………………………………………………………39附图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相关主体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第二节建筑概况本工程由1层地下车库及4栋高层宿舍组成,建设总用地面积15987.69m2,总0建筑面积54348 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41828m2, 地下总建筑面积125 20m2, 地下室平时功能作是地下车库, 战时功能是核六常六二等人员掩蔽所,结构形式均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地下室人防面积:3501m2,非人防建筑面积:9019m2。
停车位地上17个,地下247个,其中A、B栋宿舍1、2层为连体商业裙楼,总建筑面积1800 m2。
管理人员宿舍A栋:框架和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面宿舍建筑面积6364m2,地面13层,地下1层,高度41.3m。
员工宿舍B栋:框架和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面宿舍建筑面积9586m2,地面17层,地下1层,高度53.3m。
员工宿舍C栋:框架和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面宿舍建筑面积11028m2,地面17层,地下1层,高度52.8m。
员工宿舍D栋:框架和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面宿舍建筑面积11022m2,地面19层,地下1层,高度58.8m。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4.0米,基础埋深1.5m。
地下室标高分别为(-4.65,-3.76,-2.45)具体位置见结构-10,结构-11。
第二节脚手架概况本工程结构、装修施工要求均采用全封闭钢管扣件双排单立杆脚手架,同时施工一层,其用途主要是装修脚手架,结构施工时起围护作用。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本工程采用落地脚手架+拉吊卸荷型式进行搭设,具体详见《脚手架搭设平面图》。
注: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要求,钢管宜采用φ48.3×3.6的钢管,但目前实际使用的基本是φ48×3.0的钢管,φ48.3×3.6的钢管市面较少,为安全起见,本方案采用φ48×3.0的钢管进行搭设,方案设计采用φ48×3.0钢管进行验算。
具体搭设情况如下:A栋、B栋搭设情况如下:1、A栋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高度为梯屋为47.1(原地面标高);设置2道卸荷,具体设置在第6层楼面(+18.8m)、第10层楼面(+30.8m)采取钢丝绳进行卸荷,钢丝绳下吊点设置在第7层、11层楼面。
因此二个卸荷段是18.8m~21.8m、30.8m~33.8m;2、B栋脚手架搭设最高高度为59.1m,采用落地钢管脚手架+拉吊卸荷形式,设置2道卸荷,具体设置在第7层楼面(+21.8m)、第11层楼面(+33.8m)采取钢丝绳进行卸荷,钢丝绳下吊点设置在第8层、12层楼面。
因此二个卸荷段是21.8m~24.8m、33.8m~36.8m;3、C栋搭设情况如下: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高度为60.6m;设置2道卸荷,分别设置在第6层楼面(+20.3m)、第10层楼面(+32.3m)、第14层楼面(+44.3m)、采取钢丝绳进行卸荷,钢丝绳下吊点设置在第7层、第11层楼面、第15层楼0面。
因此三个卸荷段分别是20.3~26.3m、32.3m~38.3m、44.3m~47.3m。
D栋搭设情况如下:地面搭至19层楼面(68.3m),脚手架搭设最大高度为58.8+2=60.8m,设置3道卸荷,分别设置在第6层楼面(+20.3m)、第10层楼面(+32.3m)及第14层楼面(+44.3m)采取钢丝绳进行卸荷,钢丝绳下吊点设置在第7层楼面、第11层及第15层楼面。
因此三个卸荷段分别是20.3~23.3m、32.3~35.3m、44.3m~47.3m;脚手架采用Φ48×3.0钢管进行搭设,内立杆离墙0.20m;立杆步距1.80m,立杆纵距1.50m,立杆横距0.80m;横向水平杆在下,横向水平杆上设有1根纵向水平杆;与结构拉结吊环Φ20mm。
拉吊卸荷采用Φ16mm 钢丝绳@1.50m,吊环Φ20mm。
脚手架连墙件按每层3跨梅花形布置,连墙件采用双扣件连接;脚手架满铺钢筋网焊接脚手板。
连墙件采用刚性连墙,对于高度超过3.6m的,连墙件采用抱柱加固连接,如果柱与柱之间距离过大,则柱之间加横向钢管再与脚手架连接。
立杆支承在地下室顶板上,地下室顶板厚180㎜,混凝土强度为C35;。
现编制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如下。
第三节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05);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修订版);8、《一般用途钢丝绳》(GB/T 20118-2006);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11、广东省住建厅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粤建质【2011】13号)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本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规范;1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5、参考资料:如《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与本方案编制的主要人员:第四节施工准备及计划一、施工现场准备1、所有架子工必须具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工作。
2、要求施工前,责任工程师和班组作业人员必须仔细查阅图纸,熟悉现场,并严格按规范、规程及方案中有关脚手架搭设要求,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
3、检查进场构配件,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4、必须了解、检查外墙脚手架搭设部位基础情况,检查脚手架搭设部位基层是否清理干净,是否满足脚手架搭设要求。
5、要求在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中,必须进行安全监控。
二、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与现场外墙实际情况,了解和掌握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工艺,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和项目部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以及人员进场施工。
2、严格按施工方案及脚手架搭设操作规程,对操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下达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技术交底书。
3、做好材料进场验收检验工作,复查材料材质证明及材料进场存储准备工作。
4、认真做好脚手架在搭设及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检查记录,并及时整理,确保外墙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无事故隐患出现,确保脚手架搭设能够顺利进行。
三、材料准备1、在脚手架搭设前,要求脚手架所用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具,必须全部到位。
2、在脚手架搭设前,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脚手架搭设工程量,确定材料进场数量及进场时间,由专人负责,确保材料按时进场,并妥善保管。
3、进场钢管不得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
进场扣件不得有锈蚀和有裂纹、缺爪螺栓断丝或滑丝。
进场钢管端部切口平整,钢管外侧必须涂刷防锈漆及桔黄色调和漆,保证钢管的颜色的统一,满足规范要求,扣件必须选用合格产品,并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规定。
木垫板选用材质坚硬,不腐烂,钢筋网定型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不得有裂纹,钢筋焊接不饱满与硬弯。
4、脚手架所用材料进场后,必须堆放整齐,下部垫起架空,防止日晒雨淋。
5、材料机具配备(数量按现场需要调整)注:上述材料采取随着工程的进度进行分批进场。
四、人员准备及证件办理1、施工手续及证件所有架子工必须具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及安全资格上岗证(接受相应三级安全教育)等准许施工证件。
架子工必须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好的操作人员不得从事脚手架搭设这项工作。
2、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培训、教育要求作业人员进场,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与三级安全教育,并要求项目工程部与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由公司安全部门组织的每周安全教育例会,要求架子工进场除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必须进行相应考核,必须建立班前安全教育会,并有班前安全教育纪要。
3、人员准备(1)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外脚手架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外脚手架搭设人员需要17~25人,均必须持有上岗作业证书。
(2)建立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搭设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搭设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
(3)钢管支架的搭设和拆除均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的认可,方能进行施工作业,并必须配置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
(4)施工劳动组织项目经理(邹平):1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柯伟国):1人材料员(郑根):1人现场施工员(黄鹏清、柯伟国、吴鉴泉、张晓林、赖汉)5人专职安全员(黄颖彪、林康华、李珏耀):3人质量员(叶呈献):1人脚手架安装工:18人杂工:5人根据施工进度及施工顺序调整各施工段的作业人员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