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编制总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主要内容 (1)1.3、工程管理目标 (2)1.4、工程概况 (2)1.5、对外交通条件 (5)1.6、施工场地及水电条件 (5)1.7、工程实施重点与难点 (5)第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7)2.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7)2.2、砂石堆放及混凝土拌合系统 (2)2.3、砼预制构件预制场 (4)2.4、项目部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加工区 (6)2.5、施工道路与供水、供电说明 (6)第三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0)3.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10)3.2、工期目标与控制性工期 (10)3.3、施工的总体布署 (11)3.4、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 (11)3.5、对工程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12)3.6、工期保证措施 (13)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 (13)4.1、项目部管理机构设置 (13)4.2、各部门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14)第五章、主要施工设备、试验和检测仪器、劳动力计划、进度计划横道图、施工总平面图、临时用地等计划表 (15)5.1、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5。
5.2、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5)5.3、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19)5.4、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20)5.5、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21)5.6、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22)第六章、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7)6.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流程 (22)6.2、施工测量及观测施工方案 (24)6.3、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26)6.4、筑岛施工方案 (26)6.5、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26)6.6、钢筋混凝土总体施工 (27)6.7、上部结构施工 (36)6.8、冬、雨季及汛期施工措施 (41)第七章、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7)7.1、质量控制目标 (67)7.2、质量管理体系 (68)7.3、质量管理制度 (69)7.4、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70)第八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计划及目标管理的措施 (71)8.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目标 (73)8、2、安全管理 (73)8.3、安全保护措施 (75)8.4、安全措施 (75)8.5、文明施工措施 (75)8.6、文明施工作业 (76)8.7、防火 (76)第九章、环境保护及成品保护措施 (77)9.1、活卫生及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 (78)9.2、场地环境保护 (78)9.3、防止和减轻水质污染 (78)9.4、工地卫生 (79)9.5、施工建筑垃圾处理 (78)9.6、完工后现场清理处理 (79)9.7、成品保护措施 (79)9.8、管线保护79第一章、编制总说明1.1、编制依据(1)某港多用途码头二期续建工程І标段合同、施工招标文件及补遗文件;(2)某港多用途码头二期续建工程І标段施工图纸;(3)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不限于以下规范和标准):《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港口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44-2005);《港口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规范》(JTJ280-200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J267-98);《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8);《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港口起重机轨道安装技术条件》(JTJ5022-8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技术规程和规范;经业主确认的施工企业标准、规程和规定。
《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216-2000)。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法规和规范,以及其它现行行业技术标准。
1.2、编制主要内容内容主要有:编制总说明、施工总体部署、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组织体系、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及资源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保证安全、文明生产的技术措施等。
1.3 工程管理目标1.3.1、工程质量目标1、质量目标:符合交通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质量合格。
1.3.2、工程安全文明生产目标达到“四无”、“一杜绝”、“一达标”。
“四无”为:无职工因工死亡,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
“一达标”为安全生产达国标。
文明生产目标:本工程施工期实现“两型五化”(安全文明型、卫生环保型;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
1.3.3、工程工期目标本工程总工期为: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以监理单位签发的开工令日期为起点,共计546日历日。
1.3.4、环境保护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水土不流失,施工不造成环境污染。
1.4、工程概况1.4.1、工程内容某港多用途码头二期续建工程位于泸州市罗汉镇泥大坝附近的长江左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05°3′22″,北纬28°53′33″。
沿长江上距泸州市14km,下距重庆市235km。
码头工程由前沿工作平台、栈桥和后方陆域等部分组成。
码头前沿平台在二期工程基础上,向上游顺延224m,形成4#、5#泊位,再以170°夹角折向河侧,长度125m,形成6#泊位。
二期续建工程前沿平台总长349m,宽28m,平台高程239.50m。
平台后方布置3道16m宽的栈桥,连接框架平台和后方陆域。
码头前沿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直立式框架整体结构。
上部结构由现浇面板、横梁、纵梁、轨道梁、立柱和联系梁等组成。
基础采用钢筋砼灌注型嵌岩桩,桩端置于中风化岩层,并设承台和地梁。
码头前沿平台与后方陆域之间设栈桥3座,宽均为16m,长分别为16.14m、21.01m 和50.89m。
5#、6#栈桥上部结构由C40预力钢筋砼整体现浇箱梁组成,7#栈桥上部结构由C40预力钢筋砼空心板、C30盖梁、立柱和联系梁组成,栈桥基础均采用钢筋砼灌注型嵌岩桩,桩端置于中风化岩层,并设承台和地梁。
码头新建陆域总面积约22万m2,陆域前沿线呈折线布置,总长815.5m,前沿高程240.70m。
陆域前沿采用C20砼挡土墙结构,最大墙高约25m,墙型主要为衡重式结构,基础置于中风化砂岩或稍密~中密卵石层上。
陆域中部引入进港铁路专线,满足港口铁、公、水联运功能。
建设单位:四川限公司设计单位:四川省交察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四川省监理事务所施工单位:安徽股份有限公司1.4.2、工程地质1、地质构造:工程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一级沉降地带——四川沉降盆地的南缘,地层平缓,产状:5~10°∠ 3~5°,未发现断裂构造,地震少而弱。
场区内基岩裂隙不发育,岩体较为完整。
2、地层岩性工作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以第四系冲积层(alQ4)为主,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岩层(J2S)。
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松散堆积层(Q4)⑴杂填土(Q4ml):色杂,松散。
稍湿~湿。
成份以人工堆填块石、条石和卵石为主,以粘性土和细中砂充填。
为新近堆积。
场区主要分布在ZK143所控范围内,最大厚度13.50m。
⑵粉砂(Q4al+pl):灰,灰褐色,松散,稍湿~饱和。
由长石、石英颗粒组成,偶夹卵砾石,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区的河漫滩上。
最大层厚1m。
⑶细砂(Q4al+pl):灰,灰褐色,松散,稍湿~饱和。
由长石、石英颗粒组成,偶夹卵砾石,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区河床和河漫滩上。
最大层厚3.2m。
⑷卵石: 灰、灰黄色,饱和,卵石成份以石英岩、花岗岩、石英砂岩为主,次为安山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石英岩、石英砂岩以中等~微风化为主,花岗岩渐变为强风化状态。
卵石呈亚圆-圆形,大小混杂无分选。
一般粒径30~70mm,大者100-120mm,最大大于200mm,充填物为砾石、砂土和粘性土,含5~15%的漂石。
场地内均有分布。
根据卵石的含量和密实度可分四个亚层:松散卵石:卵石排列十分混乱,绝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50~55%,N120击数1~3击/10cm;主要分布于河床、河漫滩和Ⅰ阶地上。
稍密卵石:卵石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卵石含量55~60%,N120击数3~6击/10cm;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和Ⅰ阶地上。
中密卵石:卵石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卵石含量60~70%,N120击数6~10击/10cm;主要分布于Ⅰ阶地上。
密实卵石:卵石交错排列,绝大部分接触,卵石含量>70%,N120击数>10击/10cm。
主要分布Ⅰ阶地上。
2、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J2S)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情况,工作区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砂岩,现分述如下:⑴泥质粉砂岩(J2S):暗紫色、紫灰色,呈中风化状态。
成份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粘土矿物次之,局部地段粘土矿物含量逐渐增大,而渐变为粉砂质泥岩。
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巨厚层状构造,泥钙质胶结。
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呈柱状。
结构和构造层理清晰,裂隙较发育,裂隙间铁锰氧化物侵染,回转钻进困难,岩芯采取率约为94%。
岩芯呈柱状,RQD>75%,岩体分类等级为好,属较软岩。
⑵粉砂质泥岩(J2S):砖红~紫红色,干~稍湿,主要以粘土矿物和为主,含长石、石英, 块状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
局部地段夹薄层状泥质粉砂岩和泥岩,泥质结构,泥钙质胶结, 胶结程度中等,勘察深度范围内揭见强风化和中风化层,其特征分述如下:a、强风化粉砂质泥岩(J2S):结构和构造层理较清晰,风化裂隙、节理裂隙很发育,钻进过程中易发生泥滑,冲击钻进较容易,取芯率可达80%~90%,岩芯呈团块状RQD 在35%左右,岩体分类等级为差,层厚在1.0m左右。
b、中风化粉砂质泥岩:结构和构造层理清晰,裂隙较发育,裂隙间以粘土充填,回转钻进困难,岩芯采取率约为94%。
岩芯呈柱状,RQD>80%,岩体分类等级为好,属软岩。
⑶砂岩(J2S):紫褐色,干~稍湿,主要以长石、石英矿物为主,细砂质结构,厚~巨厚层状构造。
钙质胶结, 胶结程度中等,勘察深度范围内揭见强风化和中风化层,其特征分述如下:a、强风化砂岩:结构和构造层理较清晰,风化强度、节理裂隙很发育,冲击钻进较容易,取芯率可达90%左右,岩芯呈团块状,RQD<30%,岩体分类等级为差,层厚:1.0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