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P81.判别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A:剧烈反应,产生了很多气泡,触摸杯底有温热的感觉。
气体无味。
B:开始有气泡冒出,第二天鸡蛋变大。
一周后,鸡蛋外层部分变得半透明,很有弹性。
P131.(1)×(2)×(3)√(4)√2.固体食盐怎样溶于水中的?一定量的水为什么只能溶解一定的食盐?为什么搅拌可以减速溶解?溶解过程有放热吗?P191.D2.D3.A4.(1)热光(2)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蜡烛燃烧时向环境中释放能量。
5.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氢原子氧分子6.变浑浊水蒸气小明同学小亮同学和小光同学小明同学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二氧化碳存在,在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导致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是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烟;获不能仅凭一个实验事实就得出结论,要有充分证据以支持自己的猜想。
对白烟成分的猜想要考虑其来源,是来自蜡烛本身,还是来自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等;或者要依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特殊属性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的存在;或者要对探究过程做出综合分析和反思,以找出问题所在。
P281.A1.(1)√ 固态水中的水分子并不是不运动,而是在固定位置上运动,所以其位置相对固定。
(2)√ 白酒主要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其中的酒精分子与酒精分子、水分子与水分子,以及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但在通常情况下酒精分子的运动速度比水分子要快,因此白酒敞口放置,会有较多的酒精分子从白酒中逸散出来,从而使白酒中的酒精的含量减小,导致酒的味道变淡。
2.C3.沉降过滤吸附4. B AP341.D2.BP351.D2.D3. 1:2 打开活塞,用燃着饿木条点燃气体,气体可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P402. ① 10 ②阳离子③ 9P421. C2. 563. 2.657×10-26KgP431.D2.3.CP491. S Si Mg Ca K1.D2.C3.A4.B5.(1)元:基本。
素:带有根本性的物质或事物的基本成分。
生活中的“元素”或“要素”是指事物必须具有的实质或本质的组成部分;而化学元素是指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可见不论是中国元素、音乐元素、时装元素、车元素,还是化学元素,其基本含义都是相同的。
(2)物质:蔬菜(原子:芹菜白菜西红柿);物质:汉字(原子:点横撇捺)P621.C2.碘酒中糖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P641.(1)(3)(6)错误,(2)(4)(5)正确2.B3.往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钾晶体;使热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从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蒸发出一部分水。
P661.(1)错误16.7%(2)错误仍为20%2. 20%3. 20gP671. B2. CP681.B2.4.5g3.25g475g 3.12.5 504.(1)30 170 (2)A (3)加速氯化钠溶解P711.A2.B3.C4.A5.B6.B7. 30 5708.(1)玻璃棒(2)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置颠倒12(3)18%9.(1)9%(2)19%(3)9.2%P801.(1)氧气(2)氮气(3)水蒸气(4)二氧化碳2.从空气中获取的氮气可用于食品充气包装防腐;氧气可应用于钢铁冶炼、金属焊接工业;稀有气体则可用于制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等。
3.(1)冬季。
原因是:①冬季一般较干燥、降水少,空气中浮尘和有害气体多;②冬季取暖燃烧大量煤等矿物燃料,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等。
(2)治理措施:①植树绿化;②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燃煤的比例;③集中供暖;④节能减排;等等P851.+4 +5 -3 +4 +6 -22. Fe2O3P861.(1)71 (2)44 (3)742.(1)C:O:N:H=3:4:7:1 (2)46.7%1.Mg3N22.计算出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7%,而该碳酸氢铵产品的含氮量为15%,因此是混合物。
3.CH4P931.C2.C3.在纯氧中,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多,微粒之间接触的机会多,反应越剧烈。
4.B5.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是三种气体的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无变化的是空气。
6.如果灯泡漏气,红磷在高温下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消失。
P971.B2.B3.C4.A5.AB6. 90 6:1:8 40.0%7.(1)氮气等;不燃烧、不助燃。
(2)装置漏气;红磷太少;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8.(1)①蒸馏;依据物质的沸点不同;②蒸发;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③蒸馏;依据物质的沸点不同;④蒸馏;依据物质的沸点不同;(2)物理方法:过滤(膜法)、蒸发、蒸馏、吸附;化学方法:转化法(消耗法)。
P1041.符合。
表面上看,氧化汞分解后生成物汞的质量比氧化汞小,镁条燃烧后的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但如果能把所有的反应物和所有的生成物包含在内,这两个反应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碳氢氧4.CP1081.(1)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2)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3)反应中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的质量比=4:16:11:92.(1)不对CaCO3+2HCl==CaCl2=H2O+CO2↑3.(1)2NaOH+CuSO4==Cu(OH)2+Na2SO4(2)4P +5O22P2O51.BD2.C2H43.(1)不正确2H2+O22H2O (2)不正确3Fe+2O2Fe3O44.(1)2Mg+O22MgO 48:32:80(2)2CuO+C2Cu+CO2↑ 160:12:128:44(3)C2H6O+3O22CO2+3H2O 46:96:88:54P1121. 65g2. 35.7g3.不能(先计算36g镁可与多少克氧气反应氧气过量)P1151.BC2.D3.B4.D5.(1)不正确。
没有配平,没有反应条件。
(2)不正确。
反应物气体后不应标↑。
6. 10.2g7. 4L8.(1)称量之前先打开容量盖,导致空气进入容器,称量的质量不是原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对于空气冲进容器时发出的声音,波义耳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却没有深入思考和分析,也没有分析质量增加的原因,导致这一伟大的发现擦肩而过。
(2)符合P1241.引火材料的着火点较低,易于点燃,燃烧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以上,引燃煤球,并提供足够的氧气,让煤球能够持续燃烧。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4)(5)(6)(7)可作为选择水为灭火剂的理由。
3.火柴横放更易于燃烧,物理学中热气流密度较小的原理,火柴竖放时燃烧产生的热量将火柴梗上方的空气加热,并带向更高的空间,火焰下发的冷空气势必涌上来,这对正在燃烧的火柴梗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致使周围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
所以垂直的很快就会熄灭。
而横向并略向下倾斜的火柴会不断被燃烧的火焰加热,并受到热气流带来的空气的助燃,将会越烧越旺。
4.AP1303.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清洁,热值高,易点燃(2)易发生安全事故,价格高,开发难度大。
P1362.石灰水、带火星的木条,燃着的蜡烛,简易天平3.(1)表层下的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的同时,产生水,渗出墙体。
(2)熟石灰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的碳酸钙附着在瓶壁上,不溶于水,却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
P1391.C2.B 3B 4.③①②5.石灰水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CaCO3,附着在瓶壁上。
可用稀盐酸洗去白色固体:CaCO3+2HCl==CaCl2+CO2↑+2H2O6.(1)CH4;CH4+2O2CO2+2H2O(2)保持良好通风并严禁烟火7.(1)分液漏斗锥形瓶(2)CaCO3+2HCl==CaCl2+CO2↑+2H2O(3)不能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将燃着的木条放于瓶口,若火焰熄灭,证明已集满气体8.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因此,只要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便可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具体方法可以是: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将烧杯倒立多来,迅速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9.(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3)510.由于金属导热性强,吸收热量,可以使蜡烛火焰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
而热金属丝没有上述吸热效果,所以蜡烛可以正常燃烧。
下册1. a.× b.√ c. √2.浓盐酸: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保存在阴凉处;浓硫酸:用玻璃瓶密封保存P112.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碳酸钙3.因为氧化钙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
4.氢氧化钙固体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渐溶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所以实验室中二者都要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固体一般盛放在塑料瓶中;氢氧化钠溶液一般盛放在玻璃瓶中(用胶塞而不是用玻璃塞)。
P171.C2.B1.C2. 硫酸氢氧化钠是2NaOH+H2SO4==Na2SO4+2H2OP261.C2. 化合物盐水3.C4.(1)用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剂,酚酞试液,PH试纸,蓝色、红色石蕊试纸(2)用活泼金属单质去一块锌,放在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两种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有气泡冒出,则低价的溶液是稀盐酸,如果无明显现象,则滴加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Zn+2HCl==ZnCl2+H2↑(3)用硫酸铜溶液。
2NaOH+CuSO4==Na2SO4+Cu (OH)2↓(4)用石灰石。
取一块石灰石放在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两种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有气泡冒出,则低价的溶液是稀盐酸,如果无明显现象,则滴加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CaCO3+2HCl==CaCl2+H2O+CO2↑5. Ca (OH)2+CO2== CaCO3↓+H2O6.石灰石、稀盐酸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塑料瓶浓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2NaOH+CO2==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7.(2)66 (3)75%8. 取3种无色溶液少量,分别放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出现红色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然后取未变红的另外两支试管中的一支飞,将其中的溶液慢慢加入已变红的溶液中,如果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则说明后来的试管中盛的是稀盐酸,,如果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后来的试管中盛的是氯化钠溶液。
9. (1)直接(2)30.4kgP341.C 3.是为了将MgCl2富集起来,获得比较纯净的MgCl2P421.(1)√ (2)×前面加上20℃(3)×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