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消费者洞察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消费者洞察

9
未来3-5年内,小型以及中型SUV市场增速较高 而紧凑型SUV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 - SUV车型基于车身类型
[万辆] 11 8%
35 13%
63 14%
94 12%
123 11%
163 10%
100% 小型SUV
CAGR* '17-22预计
78%
72%
51%
45%
48%
供应侧
新车型规划
各大汽车企业均在积极规划新能 源汽车产品,未来几年更多新能 源汽车产品将逐步上市
主机厂投资
主机厂加大投资力度,以丰富产 品组合,扩大产能,开发新技术
需求侧
客户需求明确
经过多年市场渗透,大部分终端 客户已十分了解新能源汽车制造 商并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
成本效益显现
在电池成本未降低至0.7元/瓦时之 前,即便考虑补贴,纯电动车 TCO依然缺乏优势,市场预计 2022年电池成本可以达到该水平
4% 2018
6% 2019预计
6% 2020预计
5% 2021预计
5% 2022预计
* A级: 轴距<2.6m; B级: 2.6m ≤ 轴距 < 2.7m; C级: 2.7 ≤ 轴距 < 3.0m; D级: 3.0m ≤ 轴
注:*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 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SUV MPV
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1
1
根据汽车动力系统技术能力积累与品牌档次 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的整车制造企业可归类为五大集群,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 - 基于市场竞争格局


1. 传统内燃机主导的国际车企
强烈的燃油机造车基因,对新能
5. 新造车企业
新造车企业均以
源汽车未来发展持消极被动观点 主要为全球豪华造车品牌
政策环境
牌照限制
在几大有牌照限制的城市, 电动车可相对容易地获得牌 照额度,大大地提升了电动 车销量,限牌城市短期内还 有可能增加
双积分政策开展
以市场化的方式鼓励车企多 生产新能源汽车,少生产燃 油车;同时对于不同车型的 积分设置,使BEV将获得更 多的积分
基建配套推进
政府为充电桩建设设置了明 确的2020年目标并不断推进, 然而短期内,PHEV仍具有 较高的使用便利性和灵活性
30%
31%
14% 2019预计
15% 2020预计
17% 2021预计
1) 价格区间定义 (补贴后): 小于10万 (入门); 10-25万 (主流); 超过25万(高端和豪华) 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31%
主流
57%
18% 2022预计
高端 豪华
66% 57%
入门级车型将继续在中国新能 源汽车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0.3 更有钱的车主+中高端车型
混合动力、SUV、合资进口新能源车占比 将显著提升。 新能源车消费者更愿意承担品牌溢价,偏 好进口/合资品牌。 普遍偏好的价格区间是20-40万人民币。
0.4 多元化的出行目的
新能源车 = 通勤 + 家庭出行 + 城际旅行 + 商务出行 + ……
0.5 高规格的配置标准
影响显著
影响不显著
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2
导读
0.1 新能源车的春天,刚开始
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保持 40%的复合增长率,到2022年达到年销 量约300万台。
0.2 政策驱动转向产品驱动
供给端:主流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品牌, 将在未来几年内加大PHEV的投放。 需求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提 升,并且由于电池成本的降低,在补贴退 坡的情况下TCO的劣势将逐步被弥补。 政策支持:不再单纯通过补贴,而是更多 借助双积分、限牌限行和基建等行政手段 来持续推动。
SUV细分市场小型以及中型 SUV增速较高,主要由于
由紧凑型SUV切入细分市场 的国内厂商,向上下级新能 源车型渗透加强 合资厂商多以中高端切入市 场,迫于政策压力将优先成 熟的中高端产品推向市场 紧凑级SUV仍然是市场主导 车型,市场份额维持在约 50%
1 0
未来3-5年内,随着合资OEM上市更多新能源产品 预测至2022年将达到45%市场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产OEM的增长
合资OEM将迎头赶上,在2017 和2018年上市多种新的新能源 汽车产品,主要驱动因素包含
对本土OEM利好的相关政策 有一定削减
具有成熟的产品线和有竞争 力的价格
双积分政策的实行,迫使其 投入更多新能源车型
2017
2018
2019预计
2020预计
2021预计
2022预计
注:*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规模(2013-2018)
[万辆]
NEPV1 整体 渗透率
0.1%
0.4%
1.1%
1.5%
2.4%
4.4% 105
CAGR² '13- 18
115%
60
34
21
7 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注:1)NEPV指代新能源乘用车(包括纯电动与混动),渗透率指代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乘用车销量的比例;2)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 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政策目标的驱使与支持 车型投放和产品数量的提升 消费者接受度的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中国新能 源乘用车将由政策驱动转变为 产品驱动型市场,主要原因有: 政策补贴的下滑 双积分制的要求 消费者更高的产品性能要求
注:1)NEPV指代新能源乘用车;2)CAGR为年复合增长率
资料来源:安永《腾讯新能源汽车洞察报告》
[万辆]
NEPV1 整体 渗透率
2.4%
60 2017
4.2%
105 2018
5.5% 146 2019预计
7.3% 201 2020预计
8.8% 247
11.0% 317
CAGR² '17-22预计
40%
2021预计
2022预计
预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未来5 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主 要驱动因素包含:
71% 53%
A级车将在未来几年失去主导地位 OEM将生产不同车型的电动车, 尤其是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的 SUV 在SUV类型,NEV市场趋势与汽车 整体市场类似(2022年,SUV在 传统燃油车市场中超过50%) 随着补贴吸引力的降低,高购买 力的消费者将升级到拥有更长行 驶里程和更大内部空间的B级车
本土主机厂的巨额投资与大 量产品供应 对本土品牌的政策支持 预计自2018年起,主流与高端 车型的市场份额开始增加 合资公司电动车型的本地化 (例如大众,尼桑) 造车新势力的出现(例如蔚 来、威马、小鹏等)
7
由于传统车企在PHEV车型上的供给加强以及消费者偏好 PHEV在未来5年内市场份额将不断增加
6
其中,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将从 目前的9%左右,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20%左右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 - 基于价格区间
[万辆]
60
105
146
201
247
317
CAGR² 100% '17-22预计
75%
62%
57%
54%
51%
50%
入门
29%
17%
8% 2017
29%
9% 2018
28%
2. 参与混合动力的国际车企
纯电动汽车为切 入点,并整合人
几乎所有的主流高端/大众汽车品
工智能、车联网
牌均开始倾向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
等先进技术优势,
以燃油机为积累,逐渐过度至插电
同时以用户体验
式混合动力
为核心
4. 关注纯电动的本土先锋车企
3. 关注混合动力的本土车企
积极推动纯电动汽车领域发展的
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导方向的
然而,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腰斩”,再次将新能源汽车推到了风口浪尖。看似政策给新能源 车市场带来的沉重一击,实则是将其放归自然市场,在“野蛮”生长之中,为真正重视发展敢于提 高核心技术水平,勇于贴合未来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开辟出了生存空间。
这个急速变化更迭着的市场,谁将会是下一波买单主力?为此,腾讯广告发布了这份《下一代中 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旨在通过一系列数据,勾画未来中国新能源车的消费者,以及 他们的需求引导整个市场不断朝前发展与进化的过程。通过这些数据,你将看到一个愈发贴近市 场的新能源车行业,也将看到一批与过往大相径庭的新玩家。而埋藏其中的机遇,正慢慢浮出水 面。
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 消费者洞察研究报告
很难想象,在政策扶持下迅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竟在政策红利缩小之际,迎来“柳暗花明 “的新生机。
自201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全新产业结构正式走入了 中国汽车行业的舞台。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扶持和消费者“刚性”支持之下,近十年来,新能源汽 车一路高唱凯歌,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道路。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测 - 基于动力类型
[万辆]
58
105
146
201
247
317
100%
80%
74%
59%
56%
52%
50%
BEV
20% 2017
26% 2018
41%
44%
48%
50%
PHEV
2019预计
2020预计
2021预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