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临港区概念性规划
第四部分、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1、重点地段之一:文化创意水晶MALL 2、重点地段之二:中央服务核 3、重点地段之三:临港之心 4、重点地段之四:港园之门 5、重点地段之五:科技绿谷
第五部分、策略与展望 1、发展策略 2、未来展望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宜宾城池变迁 宜宾城前身为僰道,始建城于西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从初建城到宜宾解放 的约2130余年里,宜宾城经历过由小到大、由土城到砖石城,以及由初治三江口、迁治 江北(旧州)和东山、复治三江口等多次变迁。 抗战时期因大批工业企业从津、沪、宁及浙江等地内运宜宾,城市开始以旧城为中 心大规模跨江发展。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宜宾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市区面积不断扩大,从旧 城向江北、西郊、南岸迅速拓展,逐步形成了以三江口旧城为中心,以大江为生命线, 沿江向西、北、南伸展的城市组团式结构。绿水青山,把三江口的旧城区、江北的旧州 区和白沙区、江南的南岸区、西郊的天池区等城区各组团融贯一体,展现沿江依山特有 的名城景观。 宜宾城市结构的形态开始就是依托水运,临三江而建城。在拓展过程中也因水运交 易沿江发展,形成以旧城为中心沿三江伸展类似掌状的结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曾因水 患而迁城址,在城市结构变迁的最近一个阶段,由于水运在交通方式上的弱化和用地条 件等诸多要素的突显,城市在快速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多中心多轴复合”的组团式结构 形态。
2010年7月5-6日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
宜宾市地处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和攀西六盘水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之间
成渝经济区空间分布图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加快建设 2009年5月18日,四川省政府首次发布了《西 部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建 设 规 划(2008-2020 年)》,规 划提出了从2009年到2012年、2020年,分步骤建设 西 部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的 阶 段 性 目 标 和 措 施。到 2020 年,包括18条铁路、21条高速公路、2条水运航道 在内的41条出川通道将覆盖四川的东南西北各个方 向。届时,将形成以成都为中心枢纽城市,自贡、 攀枝花、泸州、广元、遂宁、内江、乐山、雅安、 南充、宜宾、广安、达州12个省内区域性次级交通 枢纽城市,绵阳、德阳、巴中、眉山、资阳、马尔 康、康定、西昌8个交通节点城市组成的西部综合 交通枢纽架构。 按照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部 署,宜宾市正依托自身区位优势,紧紧围绕把宜宾 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川滇黔接合部经济强市的发展定 位,以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和长江上 游 川 滇 黔 结 合 部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为 目 标,科 学 推 进 “铁路、公路、水路、空中”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 和建设,努力把宜宾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连接云贵 桂、走向东南亚的重要出海大通道,成为大西南融 入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地区的前沿阵地。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1.1.2 宜宾城市空间新拓展
宜宾,别称“僰道”、“戎州”、“叙州城”,具有近2200年的建城史,是长江上 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的城市之一,是古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茶马古 道”的重镇和西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填不满的叙州府” 之美誉。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
◆“成渝经济区”建设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 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队的成渝经济区联合调研组已于2010年2月底前 离开重庆,完成为期一周的川渝两地实地调研工作。这预示着《成渝经济区区域 规划》将浮出水面,成渝经济区建设即将从政府间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区域 将会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 增长极。 宜宾作为成渝经济区次一级中心城市及规划中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在成 都和重庆两大都市圈的“双核”辐射带动下,将有利于宜宾特色优势产业的进一 步扩大、交通物流网络的加快完善,从而变交通走廊为通道经济,变资源优势为 经济优势,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次高地。
目
录
第一部分、背景与趋势 1、项目发展背景 2、有关规划解读与评价
第二部分、目标与定位 1、规划设计依据 2、规划设计原则 3、发展建设目标 4、城市发展定位 5、发展规模预测
第三部分、总体概念规划与设计 1、基地分析 2、方案构思 3、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4、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 5、道路及交通规划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生态绿地及公共开敞空间空间系统 8、景观系统规划 9、天际轮廓线与建筑高度控制 10、夜景照明与环境小品
1.1.3 临港经济开发区新发展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1、背景与趋势
1.1 项目发展背景
1.1.1 宜宾发展新环境
新世纪、新机遇、新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 “中国酒都”、川滇黔接合部最重要城市的宜宾市,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西 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西部综 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2008-2020年)》首次发布、四川省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沿 江发展带和川南经济区……
资料来源:《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宜宾在川南经济区中的战略地位图
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图
◆川南经济区的强力打造 川南经济区位于长江横轴之首,是成渝两地的交通 和经济走廊,是南向出川的重要通道,是四川联系泛珠 三角和东盟区域的重要物流基地。 2009年6月初,四川省委刘奇葆书记来宜宾对川南 等地视察,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得出一条结论:四川新 的经济增长极在川南,宜宾要挑起川南经济发展重担。 因为宜宾在川南GDP最高、财政收入最高……。 目 前,四 川 省 委 省 政 府 准 备 强 力 打 造 川 南 经 济 板 块。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川南经济区打造成四川省 仅次于成德绵的经济高地,四川省的经济次高点,主要 经济增长极”。川南经济板块的崛起,将为宜宾加快发 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
资料来源:《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资料来源:《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1978年宜宾城区图(在三江口一带发展)
1997年宜宾城区图(沿江向西、北、南伸展)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ING FOR PORT INDUSTRIAL ZONE OF YIBIN, SICHUAN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抓好六大工作
2010年7月5-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要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是坚持为民谋利,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是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建立有利于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 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五是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推动各民 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六是坚持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
◆城市发展方向分析评价 《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通过对中心城区各个发展方向的用地规模、发展条 件等的评定,确定宜宾城市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为“向东发展”。中心城区主要组团建设用地的 简要评定为: 旧城区:城市现状开发密度过大,周边已无扩展用地。翠屏山和旧城内部文物遗存丰富。 天柏区:现状为宜宾县县城所在地,内昆铁路将其一分为二,以北地区分布有一定数量的 一、二类城市建设用地。 旧州区:主要是工业开发区,以食品产业为主。除现状组团北部槽坝地区存在一定数量的可 开发用地外,其它地方均无适宜的城市建设用地。 南岸区:东区现已基本开发完成。沿江地质条件不好,并且疑有文物埋藏,在用地建设上要 注意考虑。西区地势北低南高,成坡状倾斜,一类用地多集中于北部,现已开发。 白沙及志城港区:该区为西南至东北的狭长带状形态,边缘主要由三座山体限定了用地的进 深。地质属第四系全新统一级阶地冲、堆积层,多为浅丘地貌。用地多属二类,是城市建设用地 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由此可见,宜宾城市空间发展趋势为:过去,宜宾城区在上游的金沙江、岷江两岸拓展;未 来,宜宾城区将沿长江干流向东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