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明同行
从古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春秋时期的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讲文明,懂礼貌,这种美德在现代社会更应该大力弘扬。
因为它对于“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文明就像冬日的一缕阳光,温暖人们的心田;文明犹如一道彩虹,给大地添加一道华丽的风景线。
一个甜美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汇成美得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有一次,我在车站等待载我去考试的公交汽车。
不知什么原因,10分钟后,车字仍没有出现。
车站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出一些焦急。
其他路线的车一辆辆驶过,可就是没有我要乘的车子。
渐渐的,我的头顶渗出许多小汗珠。
许久,终于等到了那辆车。
于是,我立即冲到车上,希望能抢到个座位。
那一大群人争先恐后拥到上车区。
瞧,有的快步向前,把前排的人挤走;有的站住脚跟,慢慢等候……车终于开了,我听见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我抬头一看,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小女孩走到我们这儿。
我想,要不要让她们呢。
要知道,我去的地方很远,至少要用一个小时呢。
如果让给她们的话,我怎么办呢。
这时,我想起了老师教导我的话:在生活中,我们要关心别人。
比如说,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助妈妈做家务等,这样才能做到助人为乐。
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我最终决定让给她们。
我站起身,对她说:“阿姨,您坐着吧,您还带着小宝宝呢。
”“不需要了,我们马上要下车了。
”“您先做着吧,老师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
”她推辞不过,坐下啦。
车上的人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
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穿戴整洁,举止得体,树立一个文明人的形象。
撞到别人时的一句“对不起”,就能体现个人的素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呢?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屑,顺手丢进垃圾桶,对于个人而言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就是这些微薄的力量攒聚在一起,就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
它需要我们去敬老爱幼,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去帮助……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告别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用实际行动来做一个真正讲文明的人,让文明之花盛开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让我们一起与文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