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通信与网络课件

数据通信与网络课件

?数据率 R:
?数据传输的速率(比特 /秒)
?比特持续时间或长度 1/R
?发送方发送一个比特所需的时间
?比率r :每个信号元素承载的数据元素的数量(见 P68图) ?调制速率 (modulation rate )
?信号电平改变的速率 ?以波特(baud) 为单位 = 每秒信号元素数
?“传号” (mark ) 和“空号” (space )
?分别是二进制数字 1和0
信号的解读 Interpreting Signals
?接收方必须知道:
?各个比特的定时方式 ——何时起始,何时结束 ?每个比特信号电平的状态 ——是高或低 ?这两项任务都是通过在每个比特间隔的中间位
置采样来进行的
?影响信号成功解读的因素:
?数据率提高会增加误码率 ?信噪比提高会降低误码率 ?带宽增加可提高数据率 ?亦可通过编码方案提高传输性能
单极性编码存在的问题
Problems for Unipolar Encoding
两个问题使得单极性编码在信号传输应用中使用不多:
?直流分量(DC Component )
?信号的平均振幅不是零。 ?不能由没有处理直流分量能力的媒体传输,如微波或变
压器。 ?主要用于光纤传输。
?同步(Synchronization )
?在一个码元时间内,不是有电压(或电流),就是无电压(或 电流) ,电脉冲之间没有间隔,不易区分识别。所以接 收方不能正确识别每一个比特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原始 数据中出现连续的1或0时)。
同步:问题在哪里 ?
到底有几个” 1”(用高电平表示) ?
当一台设备发送一个比特的数字信号时,它将在一定的
传输不同步:换一种方式理解
我发了几个大 箱几个小箱?
四个大箱 四箱小箱
用户A
用户B
问题在于:
连续多个相同数据的采样节奏
我发了几个大 箱几个小箱?
?? 大概是……
用户A
用户B
极性编码 Types of Polar Encoding
采用两个电压值编码:一个正电压,一个负电压。
数据通信与网络基础3
数据通信
概述
Overview
?数据转换为信号才能在信道上传输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编码成模拟信号或数
字信号,编码方案取决于具体的要求和所用的传 输媒体及通信设备。
问题:在实际基带传输系统中,并非所有的原 始数字基带信号都能在信道中传输,例如:
●含有丰富直流和低频成分的基带信号就不适宜 在信道中传输,因为它有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
?时钟同步 (clocking)
?测定每一个比特起始和结束位置(同步)并非易事。 ?一种相当昂贵的方案是在发送和接收设备间增设一条外
部时钟线 ?另一种方案是提供某些基于所传送信号的同步机制。这
一点可以通过合适的编码技术来实现。
编码方案的评价指标 Evaluating of Encoding Schemes (2)
●如果代码出现长时间的连“ 0”符号,不利于 准确提取同步信息;
●易于形成码间干扰; ●抗噪声性能差, Ud不易设定。
?传输编码要求:
?信号中没有直流成分 ?信号自带同步时钟 ?以较少的带宽获得较高的数据率 ?有抗干扰的能力 ?有发现传输错误的能力 ?实现要简单
?编码类型
?用数字信号传输数字类数据 ?用模拟信号传输数字类数据 ?用数字信号传输模拟类数据 ?用模拟信号传输模拟类数据
?差错检测 (error detection)
?可在具体的信号编码中方案加入部分差错检测功 能以提高检错速度
?信号干扰和抗噪声度
?有些编码在噪声存在的状态下仍具有优秀的性能
?费用和复杂性
?数据速率一定时 ,信号速率超高 ,成本越高
?有些编码要求信号速率高于实际的数据速率
编码方案
Encoding Schemes
?Nonreturn to Zero-Level (NRZ-L) ?Nonreturn to Zero Inverted (NRZI) ?Manchester ?Differential Manchester ?Bipolar -AMI ?Pseudoternary ?B8ZS ?HDB3 ?…
数 字 信 号 的 编 码 格 式
编码方案的评价指标
Evaluating of Encoding Schemes (1)
?信号频谱(signal spectrum)
?没有高频分量,可减少传输所需的带宽 ?没有直流分量,可通过变压器进行交流耦合,实现隔离减
少干扰 ?实际上,信道的传输性能通常在频带的两边较差。一个好
的信号设计应将传输功率集中在带宽中部 ,以减小失真。
数字数据→数字信号
Digital Data, Digital Signal
?数字信号
?离散的不连续的电压脉冲 ?一个脉冲代表一个信号元素 (码元) ※ ?二进制数据可直接编码成信号元素
Digital Data
Digital signal
Digital to Digital Encoding
术语Terms
周期内(假定为T)产生一个持续的信号。一个内置的
时钟负责定时。接收设备必须知道信号的周期,这样它 才能在每个T 时间单元内对信号进行采样。它也有一个 负责定时的内置时钟。剩下的就是确保收发两端的两个 时钟使用同样的T 。但两个时钟能完全一致么?
原因:收发双方脉冲时钟不可能精确一致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于: 任何物理设备都存在着设计上的局限性和缺陷。几乎可以肯 定任何两个时钟都存在着微小的差别,这使得设备无法对传 输信号作十分精确的采样。 就象指挥家确保演奏者的同步一样,通信设备也需要某种机 制以使它们的定时保持一致。不变的信号不具备同步机制。 但如果信号改变的话,这种改变就可以用来保持设备的同步。 有些强制信号改变的编码方案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设:消息代码由二进制符号 0、1组成,则
(1)单极性非归零波形 (NRZ)
单极性:基带信号的“ 0,
正”电平分别与二进制符 号“0,1”一一对应。 单
极性编码只使用一个电压值。
Hale Waihona Puke 10100110+E 0
非归零 :τ=Ts
特点: ① 有直流分量和低频分量。在有些信道中不易传输。 ② 波形之间无间隔,易产生码间干扰。 ③ 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息。 ④ 抗噪性能差:判决门限不能稳定在最佳电平。 ⑤ 需信道一端接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