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北京教学目标:1、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3、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课文: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
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读出立交桥的美)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
3、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实践活动。
交流有关的北京变化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11、我们成功了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初步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4、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2、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审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想到什么?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教师重点强调生字读音。
指名读句子:注意读准句子中生字的字音。
教师辅导讲解。
2、借助熟字识记生字。
出示卡片。
教师帮助识记。
四、写字指导。
1、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2、讲解字的主笔。
3、教师范写。
(边写边讲)五、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欢乐场面?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2、通过读,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
2、还记得这情景吗?谁知道是什么时间?3、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二、自由读课文:课文中介绍的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吗?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你从老师的范读中听出什么?2、学生自由读:读出激动自豪的语气。
3、小组内开火车读。
4、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5、师生读课文。
6、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2、看雪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4、体会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内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1、可采用谜语帮助记忆汉字。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记忆汉字。
指接银四、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猜字游戏:巩固汉字的读音。
3、“摘苹果”游戏:识记汉字读音和字形。
五、写字指导。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六、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二、自由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2、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四、全班讨论。
1、指名分角色读对话: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
(1)、“你在哪里见过的?”孩子们为什么惊奇地问?(2)、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理在想什么?五、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读。
六、布置作业。
第四单元识字 4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4、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介绍有关成语的知识。
(二)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成语的意思。
1、自读课文,读准汉字的读音。
2、教师范读:读出韵味。
3、师生对读、生生对读、读准汉字读音。
(三)交流搜集有关成语故事的资料。
1、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明白了什么?(四)实践活动。
积累成语,并做成卡片。
(五)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9个生字。
(二)识字写字。
1、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
2、学生练习书写汉字。
(三)朗读课文,教师小结。
13坐井观天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4、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
二、识字写字。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不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画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一读。
三、小组合作学习: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四、指名读一次对话并借助图片理解。
五、感悟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回答。
六、感悟第三次对话。
七、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八、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小鸟:天上——天无边无际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4、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
从题目中你看出了什么?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者字音。
2、观察图中的人物。
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4、全班汇报。
三、指导书写。
四、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二、学生观察得出。
三、学生讨论。
四、分角色朗读对话。
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五、想象:当他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六、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七、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落了15、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
3、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的道理。
4、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的道理。
难点:使学生懂得“尺有所长,寸所短”的道理,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学生介绍有关柳树和枣树?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指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读准生字的读音。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记住生字的读音。
4、识记生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5、开火车认读生字。
6、听老师读生字,学生找生字卡片。
7、指导书写。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尺有所长,寸所短”的道理,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