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

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

”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

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

翠馆对红楼。


贤对三友,
爱日对悲秋。

虎类狗,蚁如牛。

列辟pi对诸侯。

陈唱临春乐,
隋歌清夜游。

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旷野平原,猎士
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
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
个字最多——对。

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
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列辟对诸侯。


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
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
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
文章的人,三友,用课件(梅,竹,松)让学生自己练说。

“虎类狗,蚁如牛。

”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
的典故。

8、在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后,从听觉的角度来引出“旷野平原,
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播放马儿快跑的声音,学习“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

”用悠扬婉转的短笛声让
学生学习“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9、韵诗不但有韵律美,还有节奏美,让我们拍着手,再来读一读。

10、我们一起背这首韵诗,老师出示填空题,
鱼对(),鹡对(),翠馆对()。

七贤对(),爱日对()。

虎类()蚁如(),列辟对()。

陈唱临春()。

隋歌清夜()。

空中事业(),地下文章()。

三、拓展练习
1、出示课件,让学生组成对子
2、找对子
海内存知己—路遥知马力——明月松间照—生当作人杰—白日依山尽——远看山有色—
四、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笠翁对韵》,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教案
教材说明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
★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策略: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
文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背诗导入:
师: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

下面我们背诵几首名篇(慕剑青、蔡
兴辉领诵)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
是太有文采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
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
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
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
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
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
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

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
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

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

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的人物。

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

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

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

这就是流传至今已
1400多年的《千字文》。

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提拔为佐撰国史。

不过,据说周兴嗣因
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
二、录音范读,学生倾听。

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四、自由背诵
五、总结:集体背诵。

八年级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实施方案
把国学经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每天诵读经典,确保诵读内容的落实,八年级组拟定诵读如下经典:
1.归园田居(其三)
2.使至塞上
3.渡荆门送别
4.登岳阳楼(其一)
5.长歌行
6.野望
7.早寒江上有怀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9.黄鹤楼
10.送友人11.秋词12.鲁山山行13.浣溪沙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5.雨霖铃16.渔家傲
17.蝶恋花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9.清平乐
20.鹊桥仙21.踏莎行22.一剪梅23.满江红
24.卜算子25.青玉案26.破阵子27.一剪梅(蒋捷)
28.兰陵王30.暗香
主要措施:
1.坚持每天20分钟的经典诵读。

(1)读准确(2)读流畅(3)熟读成诵并默写。

2.课前一分钟以背、写的形式抽查经典诵读情况。

3.每学期展示一次经典诵读情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展示竞赛。

4.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书法竞赛。

看了“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的人还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