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身心素质发展规律

幼儿身心素质发展规律


力量素质
定义: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 肌肉力量。 分类: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因素:肌源性因素和神经源性因素是影响肌肉力量的重要因素。
幼儿力量素质发展特征: 骨骼肌快速生长,动力性 力量和相对力量发展迅速。
耐力素质
定义: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称抗疲劳能力。耐 力素质体现了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全身耐力的综合状况,它与肌肉组 织的功能、心肺系统的功能以及身体其它基础系统功能的提高密切相关。 耐力的训练能促进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改善和肌肉耐力的增强。 分类:有氧耐力、无氧耐力 因素:氧运系统的功能、骨骼肌的特征、神经调节能力、能量供应特点。
爬行的练习是一种有趣而且是对身体练习非常有价值的运动方式, 强调人体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配合。不论哪个年龄段,爬行练习对促进 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都显得特别的有效。
钻的动作能增强幼儿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力量,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 灵敏性、柔韧性及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
感恩聆听
速度素质
定义: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里完成动作的次数或是身体快速 位移的能力,可以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 与肌肉的调节机能,也可以综合地反映人体的爆发力、灵敏、 反应、柔韧等素质。 分类: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
幼儿速度素质发展特征: 柔韧性灵活性发展迅
速,肌肉力量与稳定性 相对滞后。
备注:3-6岁儿童身体发育迅速,身高每年可增长4-7cm,体重每年可增长4kg。
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主要器官系 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 映。提高身体素质实质上是增强 身体有关器官系统功能的过程。 其中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 韧性、灵敏性等五个方面,身体 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 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身体素质 的发展,对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 有重要意义。
各阶段幼儿身体形态发展特点
3-4岁
身 男 94.9-111.7 高 女 94.1-111.3
体 男 12.7-21.2 重 女 12.3-21.5
4-5岁
100.7-119.2 99.9-118.9
14.1-24.2 13.7-24.9
5-6岁
106.1-125.8 104.9-125.4
15.9-27.1 15.3-27.8
幼儿耐力素质的训练:持续训练(慢跑)
目标与评价: 3-4岁: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4-5岁:能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5-6岁:能行走2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平衡、灵敏素质
定义:平衡是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 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灵敏是运动员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 机应变的能力。

跑步
跑是锻炼幼儿身体 的重要手段。跑步时几 乎全身各部位的肌肉都 参与活动。学前儿童经 常进行跑步运动,可以 有效的增强下肢部位的 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 速度、灵敏、耐力、协 调能力等身体素质。
跳跃
跳跃发展弹跳能 力提高协调性和视觉 运动能力;增强腿部 肌肉力量,发展肌肉、 心肺耐力,平衡力和 协调性;发展上肢肌 肉力量和耐力;
幼儿身心素质发展规律
讲师:李明川
幼儿园体育
幼儿园体育是幼儿园 集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促进幼儿身体生长 发育,发展身体素质,提 高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 能水平,从而增强体质的 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的、 系统的、有规律的锻炼方 法,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 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开展幼儿体育的意义
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2.发展体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社会化进程 4.支持智力的发展
柔韧的生理学基础: 1.关节的结构特征 2.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 3.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 4.中枢神经的协调功能
幼儿基本动作能力发展
走是人体移动位置最
基本、最自然、最容易和 最省力的一种运动方式。 幼儿一岁左右学会独立行 走。幼儿经常步行或进行 一段距离的行走,可以有 效地增强下肢部位的肌肉、 骨骼、关节和韧带,发展 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的平 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平衡的生理学基础:
1.位觉器官 2. 动觉器官 3.视觉器官 4.身体的机能状态
灵敏的生理学基础:
1.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 2.感觉器官的功能状态。 3.运动机能的掌握程度。 4.其他因素(年龄、性别、体重等)。
柔韧素质
定义:柔韧性是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关节周围组织(跨过关节的 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它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的表现,是人体 运动时加大动作幅度的能力。它对掌握运动技术、预防受伤的预感性和 可能性、保持肌肉的弹性和爆发力、维持身体姿态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 的意义。
投掷
投掷是发展儿童上 肢肌肉能力力量、身体 协调能力及结合器械对 投掷物进行有效控制的 重要途径。在各种投掷 动作的练习中,常伴随 腰、腹、背、腿部等部 位以及视觉运动能力的 综合运用,是幼儿喜欢 的一项体育活动。
攀、爬、钻
攀的动作能增强幼儿四肢肌肉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手的抓握力量的 发展,能促进幼儿的平衡能力、灵敏性及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同时对 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信心的形成都有很大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