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08〕82号文件(颁布之日起执行)附件中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的技术要点6的部分内容引起了专家的质疑:“根据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项目与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新改扩建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
”在得知标准已经出台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心急如焚,连夜赶写了一份建议书递交给国家环保部污染控制司、科技标准司,建议书认为我国建设垃圾焚烧炉应当十分谨慎,它对附近(数百米内)居住的民众,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尤其在我国当前十分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在许多垃圾填埋场附近出现了高发病区,300米的环境防护距离缺乏充分论证,是国内外从未见过的,风险太大。
在建议书中,赵章元还列举了三点自己担忧的理由:1.生活垃圾焚烧排放的二噁英,不能只按照一般常规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方法计算和考虑环境防护距离。
2.国内外参考性的经验和教训。
3.推导出300米的环境安全距离数据缺乏代表性。
赵章元简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家组成员【访谈正文】全球性的垃圾危机垃圾填埋和焚烧存在弊端冯永锋:我这几年一直在关注垃圾问题,但关注得一直很肤浅。
有两大问题我比较困惑,一是垃圾分类为什么难以推进,二是焚烧方案为何如此受追捧。
当前驱动焚烧有许多原因,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很多城市觉得焚烧可以减少废物量,让它消亡了,就很简单。
二是有很多焚烧炉的生产厂商,包括国内和国际的大厂商在推销他们的产品。
第三,由于这两年所谓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的概念,给焚烧炉提供了很好的托辞。
我们今天想就重点就垃圾焚烧在中国的现状问题,来进行探讨。
根据您的观察,现在国内开始建或者准备建焚烧炉的城市目前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赵章元:现在是处于全球性的垃圾危机之中,整个地球被垃圾覆盖了一层,每个国家都几十年了,我们国家是建国几十年,都填埋在一起,所以越积越厚。
全球最大的垃圾场是从美国加州起、经夏威夷到日本,整个北太平洋,形成一座大垃圾山,有人说是“第七大洲”,面积超过欧洲的三分之一,厚度30米,全是垃圾组成的,整个太平洋那半拉都被污染了。
你想它在盐水下常年浸泡,可想而知了。
几乎所有大中城市均处在垃圾包围之中。
典型的就是纽约那个大垃圾山,505英尺高,比自由女神像高过半头。
当地每年有几百万加仑的污水往外放,受害的还是附近的老百姓。
再就是意大利的纳普勒斯,他那个垃圾堆,由于当地的老百姓忍无可忍,结果把25万多吨垃圾就扔在公共交通大马路主干道上,市民游行一周,交通堵塞,小孩儿停课,最后出动交通警察扫垃圾,造成了社会很大的不安宁。
中国现在也一样,重庆南岸区长生镇垃圾场2004年民众13次拦截垃圾车,不让走,说我们忍受不了臭味了,造成4000吨垃圾就堵在路上了,当地警察、公安出面,交通堵塞,造成了社会不安宁。
像我们北京有没有呢?最近大家都知道,北京三个最大的垃圾填埋场阿苏卫、六里屯、高安屯当地居民先后多次出来拦截垃圾车,少则数百人,多则两千余人,有的是公开上街争论,有的是到国家环保总局门口围拢起来,高安屯是上街游行,道路上不让通行。
垃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社会不安宁,之所以说是垃圾危机,确实是没办法,现行政府管理是有点儿不太适应,没有跟上这个脚步,到底垃圾问题怎么发展,采取哪些措施?有点儿滞后了,所以民众来推动政府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讨论垃圾焚烧问题,我觉得政府搞垃圾焚烧是出自于好意,想要解决垃圾填埋的污染问题,但是它有两大弊病,第一,成本太昂贵,动不动就是多少亿。
第二个大弊病就是它的污染问题,一直是一个悬案。
我们开始是怀疑,能不能解决它的“二噁英”污染,一些项目承办单位多次表态说没问题,没有任何污染,我们一些政府官员也说没有任何污染,让大家放心,但是实际怎么样呢?大家并不放心,因为他有事实在后边摆着呢。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焚烧曾一度视为占上风的国家。
据一些权威机构分析,日本土样和人血液中二恶英的浓度偏高。
日本人血液中二恶英的浓度与垃圾焚烧厂的距离成正比,这与该国对二恶英处置不力有关。
日本西部大阪湾周围地区和濑户内海遭受到高浓度溴化二恶英的污染。
研究人员通过对冈山县的一个港口附近的海底取土样进行分析,发现土样中溴化二恶英的浓度比此前环境省在日本全国普查的溴化二恶英浓度最大值还要高出10余倍。
日本茨城县野友先生10年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离垃圾焚烧场约1.2公里以内由癌症致死的比例高达42.1%,而1.2公里以外地区为20.4%,相差一倍多。
由于盲目上马造成严重污染,溴化二恶英污染正在日益成为日本人感到头疼的污染问题,现已停用70%多。
同样,美国也有近半数垃圾焚烧炉计划被停止。
德国也已对垃圾焚烧场的“二次污染”引起警觉,一部分城市已不得不将其关闭。
我们既不能盲目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争议数据,更不能重走某些发达国家的弯路。
这些事实告诉大家,我们还是要慎重一下,理论上的一些数据要经过我们较长时间实际验证检验一下。
垃圾焚烧炉的安全距离确定一定要谨慎冯永锋:现在有一些城市的管理者认为他们引进了日本的技术、德国的技术,非常好,投资也很昂贵,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即使这个技术真的有那么好,我们中国的管理能力好象也没法让它实现?赵章元:从垃圾焚烧的技术上,我们不否认很多学者在研究,也改进了好多地方。
炉子做的越来越严密,往外冒的气儿越来越少,自动化控制,但是最终技术再高也就是达到欧盟标准,能保证他的欧盟标准的技术就是最棒的,达到欧盟标准是0.1纳克/立方米,这个量是很小的,可以说按正常情况下对人的身体影响不大。
但是二噁英有一个问题就在于这不是普通的、一般的可降解污染物,如果是可降解污染物,问题不大。
而这种污染物是一级致癌物,是难降解的,它的半衰期是14年到273年,如果等它降解完了得五百多年,不管你是达到欧盟标准了还是没达到,就算你达到0.1纳克,也得吸进去一点点,它攒着呢,在体内积蓄着,几十年对人的生命也差不多了,所以我们也不能认为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了,要特殊处理。
至于几百米的范围合适?这个有待于我们充分论证,应有公众参与,不能按照正常算出来的浓度数来简单处理。
冯永锋:按照学者们的理想的标准,中国的城区确实很难找到没有人的地方,可行的办法,在什么样的位置比较好一点?比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也不可能运到几百公里之外去,更不能老抛到大海去,只能在城市内部或者附近处理,合理的办法是什么样的?赵章元:对,总要想办法,作为科研人员也是要负责任的态度,但是现在在目前,我们没有充分把握的条件下,无论如何要把这个距离先控制好。
我们从现在掌握的国内外研究结果来看,也就是参考文献报道,影响最大的是在清华那个学术讨论会的文献是0-500米是浓度最大的,1.5公里以外影响就很小。
但是无论如何,三百米到五百米之内无论如何不能建这个,原来的七百米也太少,我们得控制这个数。
冯永锋:环保部如果真的颁发了允许建立在300米之外的新标准?这个决定有什么样的问题?赵章元:是很危险的,不管颁布了也好,没颁布也好,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广大民众还是要实事求是,把这个问题找到最佳状态,这个要算出来。
但是我认为在目前这个形势下,500米、800米,可能都是要慎重的。
因为它的浓度不是说突然一下就没了,他是逐渐过渡的。
我们的学者算了1.5公里以外影响很少了,但是1.5公里以内他没有说就没有什么影响,肯定是随着距离的变化是越来越少,日本人检测的也是,他身体的二噁英含量是和距离焚烧炉的距离成正比,距离越大浓度就越小,影响也就越小。
如果按300米实施,据悉,为了缓解垃圾填埋污染的压力,北京市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拟建20座垃圾焚烧场,它将摆布在首都京城的东西南北,当然也包括首都的上风上水地带。
如果真能实施,我国有可能会在一些大城市的带动下,许多城市都将准备建设垃圾焚烧场。
到那时,相信我国的焚烧炉会象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一哄而起,很快就会远远超过日本的焚烧炉数量的最高峰(六千多座)。
其后果不堪设想!即在当今全球性的垃圾危机到来之际,在严峻的垃圾填埋污染恶臭大背景上,在盖上一层巨毒物,我国的高癌村就将会加速普及到全国各个城镇,民众的发病率还会翻上几翻。
冯永锋:跟烟囱的高度,或者叫它的炉子容量成正比吗?赵章元:烟囱高只是往远处扩散,他越高飘的越远,才能降落,它会扩大降落的半径。
冯永锋:现在根据您了解的国际上的垃圾焚烧炉生产商在国外有很多办事处吗?赵章元:在国外垃圾焚烧炉的生产商,没有发现他们的代销店,他都是经过我们的项目经营人联系,去买他们的,买完了可能有一点利益关系。
冯永锋:我们中国许多本土的垃圾处理厂商,买的都是外国的技术,配套的是外国的东西?赵章元:对,所以在这一阶段我们特别要慎重,防止出现盲目的购买人家的东西,因为现在国外正处在禁烧和减缓、萎缩这个阶段,大量的都在往外推销,发达国家经常干这种事情,把那些电子垃圾什么的都弄到中国来了,我们不能吃这种亏。
冯永锋:国内也有一些生产小型炉子的厂商,也在吹嘘自己的技术很好,很适合中小城市的垃圾日产量,这是不是也是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赵章元:当然我们发展自己的产品应该支持,但是要实事求是,确实你水平到了,那也未尝不可,可以用。
但是要注意有几个条件,保持一定的距离,另外他的燃烧值、温度都要控制好,自动程度到底如何,这都需要认真把好关的。
冯永锋:我在一些地方看过几个投入使用的炉子,确实比较粗陋。
赵章元:目前国内生产的毕竟有不少差距,垃圾焚烧环境评估项目,我参加过不少,也发现我们国内产的垃圾焚烧炉,包括清华大学产的垃圾焚烧炉,在各地的使用情况,基本上都发生了不少问题,都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且都是致命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慎重,我们支持国产企业是应该的,但是我还是要实事求是的。
冯永锋:接下来我们还是讨论标准吧,您了解300米这个标准是怎么产生的吗?是谁做的研究吗?赵章元:垃圾焚烧炉距离居民点到底多远,这个问题争论已久,我们国家迟迟定不下来,原来最初我们定的是1000米,因为我以前参加评审的时候,就按照环保局一个技术原则,是一千米,一千米以内不许有住户,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估的。
后来我们有些地方上管理部门提意见,说这样就不好建了,能不能缩小点儿,在这种情况下,又找了一些单位,有目的的修改了标准,第一次修改到800米,减少了200米,后来说还不行,又找了一家,又缩到700米,最终,最小的数据也就是700米,不敢再减了,为什么呢?因为700米以内谁都没有把握,现在我们之所以说300米也好,有的算的才100多米,是用物理模型算出我的焚烧炉有多少排放量,有多大的空间,按照这个模式一算,算的再精确也没多少,可能也就一二百米,现在我们有不少文献报道这种计算有误,说二噁英产生的影响、破坏程度比我们计算的数值要大的多,这是有文献报道的,我没做过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