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与低温原理复习提纲

制冷与低温原理复习提纲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绝热节流P33;2.焦-汤效应P33;3.微分节流效应P33;4.转化温度P35;5.等温节流效应P36;6.微分等熵效应P38;7.热泵P63;8.性能系数P64;9.热力完善度P64;10.循环效率P64;11.蒸发温度P67;12.冷凝温度P67;13.单位制冷量P71;14.理论比功P71;15.单位冷凝热负荷P71;16.理论输气量P71;17.有用过热P77;18.无用过热P77;19.输气系数P83;20.共沸混合物P103;21.非共沸混合物P103;22.相变温度滑移P103;23.分馏P104;24.复叠温度P132;25.复叠温差P132;26.发生过程P161;27.吸收过程P161;28.循环倍率P173;29.放气范围P173;30.发生不足P173;31.吸收不足P173;32.喷淋密度P176;33.污垢系数P232;34.析湿系数P236;35.直接冷却P314;36.间接冷却P314;37.气体水合物P331;38.低温工质P336;39.液化系数P351;40.跑冷损失P354;41.分凝P399;42.精馏P403;43.部分蒸发P404;44.部分冷凝P404;45.液气比P409;46.塔板效率P424;47.传质单元数P429;48.等板高度P430;49.关键组分P434;50.非关键组分P434;注:喷淋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淋量,单位为kg/m2·s。

二、填空题:1.按照获取制冷的温度范围划分,()K以上为普冷;()K为深冷或称低温;()K以下为极低温。

P12.固态的CO2又称为()。

CO2的三相点温度为()℃,三相点压力为()MPa;临界点温度为()℃;。

P12\P1373.气体绝热节流的两大主要特征是:①();②()。

P334.微分节流效应等于零的温度称为转化温度,转化温度又可分为()和()。

气体的( )越低,其转化温度也越低。

P355.卡诺制冷循环是由两个()过程和两个()过程组成。

P656.劳伦茨制冷循环是由两个()过程和两个()过程组成。

P667.用单位体积(1m3)制冷剂来计量循环性能指标时,通常是以压缩机的( )状态为基准的。

P708.制冷机的性能主要用制冷机的( )、压缩机消耗的( )和制冷机的( )反映。

P719.制冷剂按组成分类,有( )和( );按化学类别分类,有( )、( )和( )三类;按物质来源分类,有( )和( )。

P9310.对于绝大多数制冷剂来说,其临界温度T c与标准蒸发温度T b之间存在着()的关系。

P9811.对于制冷剂来说,重点考察对环境影响的指数为()和()。

P98-9912.常用的天然制冷剂主要有( )、( )、( )、( )、( )等。

P10913.对于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来说,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进入低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P11814.生成溶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

P14515.吉布斯定律的表达式为( )。

P14916.热能驱动的可逆制冷机性能系数的数学表达式是( )。

P16017.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中,( )为制冷剂,( )为吸收剂;在氨吸收式制冷机系统中,( )为制冷剂,( )为吸收剂。

P164\214 18.通常将()和()称为第二制冷剂。

P31419.就载体蓄冷方式而言,可以分为()和()两大类;就空调蓄冷方式而言,通常有( )和( )两大类。

P322-32320.在深冷技术中常见的低温工质主要有( )、( )、( )、( )、( )、( )、()、()等。

P336-33721.空气的主要组分是( )、( )、( )和( ),还有微量的稀有气体及碳氢化合物等。

P33822.液氧的标准蒸发温度为( )K;液氩的标准蒸发温度为( )K;液氮的标准蒸发温度为( )K;。

P33623.氦(4He)的标准沸点为( )K;HeⅡ具有其他液体所没有的超( )性。

氦主要是从()中提取。

P34324.气体液化循环的主要目的是获取( ),它是( )循环,这是与普通制冷循环所不同的。

P34925.气体液化循环的单位能耗指的是获得1kg( )所需要消耗的功。

P35126.一次节流液化理论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在数值上等于高压空气的( )效应。

对应液化系数最大值的气体压力p2必然落在等温线T 和( )的交点上。

P353\35427.一次节流液化循环的实际性能指标与()、()以及进换热器时高压空气的()密切相关。

P35528.有预冷的一次节流液化循环的液化系数及单位制冷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和( )以及( )。

P35829.目前天然气液化循环主要有三种类型:( )液化循环,( )液化循环和( )的液化循环。

P37230.天然气是以( )为主的烷烃类物质,其中含有少量的N2、H2和CO2等;焦炉气以()的含量为最高,其次是(),还有少量的CO、和N2等。

P379\38031.应用第三种物质促使混合气体分离的方法,主要有()法、()法和()法。

P39132.所谓并流冷凝,是指被( )与不断冷凝下来的( )的流向是相同的。

P40033.单级空气精馏塔有两类:一类是制取高纯度的( )或( ),一类是制取高纯度的( )或( ),P409-410三、问答题:1.何谓制冷?制冷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内容可概括为哪四个方面?P1-P22.常用的制冷方法有哪几类?物质相变制冷又分为哪两种?P9\P133.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要描述其工艺流程。

P14-P154.蒸气吸收式制冷的基本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要描述其工艺流程。

P15-P165.蒸气喷射式制冷的基本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要描述其工艺流程。

P16-P176.何谓正焦耳-汤姆逊效应和负焦耳-汤姆逊效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P337.低温热源(热源)的温度和高温热源(热汇)的温度对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有何影响?说明原因。

P668.制冷工质的热力状态曲线在p-h图和T-s图上的形状是怎样的?P68-699.制冷的理想循环和理论循环以及实际循环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在热力状态图上有何不同?P65\69-70\73-7410.所有制冷剂的有用过热,对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的影响都是正向有益的吗?举例说明原因。

P7811.在选用制冷剂时,主要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简要说明之。

P95-9612.在自然界中能否找到一种制冷剂,它既有很高的临界温度又有很低的标准沸点温度?说明理由。

P9813.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何谓中间完全冷却?何谓中间不完全冷却?P11614.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中,如何确定最佳的中间压力?P12415.何谓复叠式制冷?何谓自行复叠式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有何优点?P131\13616.对于二元溶液的相平衡图(p-x图、T-x图和h-x图)各有什么特征?P150-15217.在二元溶液的h-x图的湿蒸气区中,当压力改变时,同一点所代表的热力状态是否改变?说明原因。

P15218.理想的吸收剂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分为哪四大类?P15819.影响吸收式制冷循环性能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简要分析说明。

P160\181-18420.直燃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根据其获取热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类?P19821.氨复合吸收式制冷循环以及扩散-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特点是什么?各自有何优缺点?P223\225-22822.按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充满程度及蒸发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哪三种?简要说明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及卧式满液式蒸发器的结构组成和工艺特点。

P238\239-240\246-24723.按冷却方式可将冷凝器分为哪三类?简要说明强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以及蒸发式冷凝器的结构组成和工艺特点。

P270\271\272-273\274-27524.与制冷剂相比,对载冷剂的性质应当提出哪些要求?常用的传统载冷剂有哪几种?P314-31625.用气体水合物蓄冷具有哪些主要优点?P33126.由于空气精馏的特殊性,空气液化循环需要适应精馏的哪些要求?P40627.空气的三元精馏与二元精馏相比,有哪些不同?空气分离的步骤是什么?P40728.对填料塔中的填料应当提出哪些基本要求?金属网波填料具有哪些主要优点?P41829.多组分气体精馏工艺流程方案选择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P434四、简述题:1.简述冰盐冷却制冷机理,并说明其优点。

P10-P112.简述液体蒸发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

P13-P143.简述太阳能沸石-水吸附制冷的原理。

P18-P194.简述混合工质布雷顿制冷循环的特点。

P43-445.简述获得液态制冷工质过冷所常用的几种方法。

P75-776.简述采用回热循环的主要优点,并简要说明哪些制冷工质不宜采用回热循环?P41-43\P79-807.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热力计算的主要步骤。

P84-868.简述混合制冷剂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特点,并与单一制冷剂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作比较。

P112-1149.简述多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主要优点。

P115-11610.简述一次节流循环和两次节流循环各自的优缺点。

P11711.简述近临界循环和跨临界循环的特点,并说明它们优缺点。

P137-13912.简述康诺瓦罗夫定律的内容,并说明其在制冷与低温技术中的使用价值。

P14813.写出溶液混合或分离所遵循的杠杆规则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在h-w图上意义。

P15314.简要分析说明氨水溶液的h-w图与溴化锂水溶液的h-w图异同点。

P161-16315.简述溴化锂及溴化锂水溶液的主要特性。

P164-16716.简述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计算的主要步骤。

P174-17917.简述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的主要途径。

P208-21118.简述氨及氨水溶液的主要特性。

P110\215-21719.简述双级氨吸收式制冷机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性能特点,并与单级氨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进行比较。

P221-22220.简述采用载冷和蓄冷所具有的目的意义和优点。

P31421.简述流态冰载冷的主要优点。

P31822.根据氧-氮二元系气液平衡T-x-y图,简述氧-氮二元溶液的特点。

P38223.简述分凝法中并流冷凝与逆流冷凝的特点及优缺点。

P40124.简述单级精馏塔及双级精馏塔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艺过程。

P410-41125.简述填料塔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艺过程。

P417-41826.简述多组分气体精馏计算的主要内容。

P432五、综述题:1.分析比较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与蒸气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异同点,简要说明它们的优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