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14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14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模拟试卷14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正确1.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A. 保持不变B. 增加C. 减少D. 无法确定2.最早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优势将导致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是()。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大卫·休谟D. 伊莱·赫克歇尔3.根据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当某一商品相对价格上升时()。

A. 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将下降B. 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将下降C. 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将提高D. 以上都不对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说明( )。

A. 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B. 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参与国际贸易C. 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D. 国际市场将引导各国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商品5.不属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

A.重叠需求理论 B.比较优势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6.最优关税就是( )。

A.禁止性关税 B.零关税C.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率 D.最有利于增长政府收入的关税率7.对于大国而言,征收进口从价关税以后()。

A. 国内替代进口品的生产将减少B. 进口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将下跌C. 国外出口厂商的生产者剩余将增加D. 不会产生消费者扭曲8.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将使()。

A. 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进口B. 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出口C. 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进口D. 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出口9.吸收分析法的一个重要假设前提是()。

A. 经常项目处于或近似于平衡B. 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C. 所有的商品价格、货币工资和利率都保持不变D. 收入保持不变10.根据货币分析法,在固定汇率制下,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在短期内如果要抵消国际收支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就应该()。

A.减少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降低货币乘数mB.减少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增加货币乘数mC.增加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增加货币乘数mD.增加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降低货币乘数m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若判断正确,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若判断不正确,则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

1. 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2. 在国际收支的收入分析法中,无须考虑本国进口对外国收入的影响。

()3. 人力资本是解释“列昂惕夫之谜”的重要因素。

()4. 成本差距是判断幼稚产业的一项重要标准。

()5. 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更具有隐蔽性和非歧视性。

()6. 有关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中,国内的吸收或需求水平指的是(C+I+G)+(X-M),即消费加投资加政府支出加净出口。

()7. 重叠需求理论主要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

()8. 规模经济模型的理论背景是一个包括众多的生产差别性产品企业的垄断竞争市场。

()9. 大国实施从价关税将提高进口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但会降低进口品的国内市场价格。

()10. 非卡特尔厂商的供给弹性较大,则卡特尔对价格的操纵能力就比较强。

()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 要素禀赋2. 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3. 动态规模经济4. 国际收支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 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2. 重叠需求理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3. 为什么说进口配额容易滋生腐败现象?4. 汇率标价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假设某一行业(X1)需要另两个行业(X2和X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分别为a21=0.2,a31=0.5,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1、t2和t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X1的有效保护率。

(1)t1=30%,t2=20%,t3=10%;(2)t1=30%,t2=20%,t3=40%;(3)t1=30%,t2=50%,t3=10%;六、应用分析题(1小题,共10分)发展中国家既欢迎跨国公司,但同时又谴责它们。

(1)说明发展中国家欢迎跨国公司的理由。

(2)一般来说,跨国公司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七、论述题(在以下两小题中任选一题,每题12分,共12分,如果两题都回答,只以第1. 试述国际投资中的市场内部化理论及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意义。

2.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对货币贬值影响国际收支的效果均有论述,阐明各派观点并作简要评论。

《国际经济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B2.D3.C4.D5.B6.C7.B8.D9.D 10.C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若判断正确,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若判断不正确,则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

1.√2.×3.√4.√5.×6.×7.×8.√9.× 10.×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 要素禀赋:要素禀赋,也称为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是针对国家而言的,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分)它有两种定义方法:(1)用实物单位定义;(2)用要素相对价格(relative factor-price)定义。

(1分)要素禀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所以要素禀赋差异指的是相对要素禀赋差异。

(1分)2.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是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的一种衡量形式。

(1分)所谓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所带来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福利的增加。

(2分)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某些产品被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会产生贸易规模扩大现象,并使同盟内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成员国福利增加,因为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生产更强。

(2分)3.动态规模经济:动态规模经济是规模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最主要的动态规模经济源于知识的积累。

(1分)动态规模经济效应可以用学习曲线或进步比率表达出来,显示了成本随着累积产量而非当前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情形。

(3分)源于知识积累的动态规模经济与源于当前产量的静态规模经济有一定差异。

(1分)4. 国际收支:狭义地讲,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往来所发生的货币收付总和,称为国际收支,即是指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总和(1分);广义上讲,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一月)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分)它反映:(1)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交易行为。

(2)该国所持有的黄金、特别提款权的变化,以及与他国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

(3)凡不需偿还的单方转移项目和相应的科目,用于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销的交易。

(2分)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源于贸易国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即即各国要素存量比率不同。

(2分)在国际贸易中,一国应出口相对丰富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2分)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产品相对价格差异是由要素价格差异决定的。

要素价格差异由要素供求决定的。

如果收入分配、消费偏好、生产技术水平相同,则要素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要素供给,而要素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因此,要素禀赋不同造成了国际贸易的产生。

(3分)2. 重叠需求理论也称为需求相似理论(theory of preference similarity ),它认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越大,两国之间存在的潜在贸易就越大。

(2分)由于人均收入与商品需求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需求的收入弹性),因而,需求的相似性也可以用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性来代替。

(2分)所以,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越大,从而两国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分)3. 在使用“固定的受惠”和“资源使用申请程序”分配进口配额时,不同于“竞争性拍卖”,会造成了配额租金由政府手中转移到进口商手中。

(3分)同时,进口配额本身又有一定的垄断性,获得配额的进口商将可能提高市场价格,形成垄断收益。

(3分)所以,进口商可能利用一切手段贿赂政府官员以获取进口配额,这在经济学上称为寻租行为,因为它能给进口商带来垄断利润。

(1分)4. 常见的汇率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

(1分)1.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1个、100个、10000个、或100000个单位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如我国人民币市场汇率为:月初USDl=CN ¥8.4,月末USDl=CN ¥8.8;(2分)2.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如伦敦外汇市场汇率为:月初GBPl=DEM2.3,月末GBPl=DEM2.2;(2分)3. 美元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美元折成若干数量的各国货币来表示各国货币汇率的方法,如德国外汇市场USDl=JPY112。

五、计算题(1小题,共10分)解:∑∑∑∑====--=⨯--=2121111%30%1001i i i i i n i in i ii a t a a t a T ERP%70)5.02.0(1%)105.0%202.0(%301=+-⨯+⨯-=ERP %20)5.02.0(1%)405.0%202.0(%302=+-⨯+⨯-=ERP%50)5.02.0(1%)105.0%502.0(%303=+-⨯+⨯-=ERP 六、应用分析题(1小题,共10分)(1)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活动因为以下的理由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可以填补技术、企业精神、熟练劳动力间的差距;可以填补国内储蓄的供给与国内投资机会之间的差距;提供外汇;付给土地、厂房的租金和税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供就业机会。

(5分)(2)发展中国家反对西方跨国公司活动的理由也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于西方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的合适性的质疑。

这些技术通常适用于资本丰富、劳动力缺乏的发达国家,而不适合较穷的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这些技术可能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