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
但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
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所以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人的价值的评价。
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
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
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从性质上讲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不同性质的价值观所起的导向作用不同。
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言,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
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单讲,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
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
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们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
世界观对人的作用,具体一点说,首先它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人们一旦形成了某种世界观之后,就会用这些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使它成为用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方法论。
其次,世界观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
怎样做人?人生道路怎么走?面对这些问题,世界观提供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为确定人生目的和态度提供了根本性观点。
再次,世界观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
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好恶,体现了在价值问题上的选择和倾向性,世界观为人们在认知事物和现象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因此可以说,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体现。
综上所述,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甚至对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它必然要用它的思想和意志去推行确立与之适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因此要奉行的就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用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中国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他的《实践论》、《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使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正是掌握了“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用这种思维方式,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总结当今世界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变化,提出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
我们广大共产党人,正是按着“三个代表”的要求,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世界观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决定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同样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进步的、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培养人们吃苦耐劳、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谦虚谨慎、助人为乐、顾全大局、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品格。
而落后的、腐朽的、错误的人生观则会助长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损人利已、贪图安逸、铺张浪费的思想和习气,使人变得庸俗不堪、精神空虚、麻木不仁,甚至掉入罪恶的深渊。
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首先,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当前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作出正确的评估,进而选择正确的立场。
如八、九十年代国际共运的变化,资本主义的“西化”,给人们思想带来很大的影响,以至有些人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产生了怀疑。
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去分析这些变化,不坚定共产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那就会犯政治上的错误。
其次,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对一些重大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才能战胜形形色色的错误理论和思潮。
曾猖獗一时的“法轮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这么一套愚昧粗俗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歪理邪说,竟然让那么多人上当受骗,而且不乏我们的党员干部,甚至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
在中央取缔“法轮功”后,还有相当的人执迷不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出了问题。
第三,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对人民群众及其利益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立场。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言行向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过去在战争年代,这方面我们做得很好,涌现出许多“军民鱼水情”的感人事例。
随着共产党的执政,有些党员干部忘记了这些,当官高高在上,不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使老百姓对一些干部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追其根源,就是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丢在了脑后。
四、党员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要认真学习。
人们的世界观,有的是自发形成的,有的是通过学习自觉培养的。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矛盾。
此外,还要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主要靠自学,当然,必要的灌输也是不可少的。
第二,要认真进行思想改造。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除认真学习外,最重要的是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而这个改造最主要的在“内因”。
我们分析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犯罪的过程,不难看出,许多人以前都是贫苦出身,从小接受党的教育,也曾做出一些对人民有益的成绩,可为什么最后又一步步滑向错误的深渊呢?就是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忘乎所以了。
而同样有更多的领导干部,为什么能始终如一的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呢?也就在于他们经常地做到了自我改造。
要想认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标准,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任性和偏私。
还要敢于向一切错误的思想观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战,要勇于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的目的。
象周恩来同志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第三,要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
由于我国有着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历史,因此封建残余思想将长期存在,再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也乘虚而入,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和诱惑。
如个人主义,这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和实质,它与我们倡导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相对立的。
有的人却把个人主义当作“新观念”,甚至把我们所说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考虑个人利益”等混淆起来。
再如拜金主义,这方面的影响最深最广。
从过去讲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到现在讲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有钱能使官推磨”,说明了金钱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打着“经济效益”、“创收”的旗号,给“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披上合理的外衣。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多少人为此走入歧途,甚至走向地狱。
再比如享乐主义,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贪图安逸,追求吃喝玩乐。
在它的影响下,一些人讲“不要活得太累”,“过把瘾就死”等。
面对灯红酒绿的美食城、歌舞厅、夜总会,有的领导干部经常泡在里面,还美其名曰“工作应酬”。
对诸如此类的观念和说法,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对错误的东西必须要坚决抵制,否则,你原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会被这些所谓的“新观念”所替代。
第四,领导干部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树立“三观”的过程中,作为领导干部,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如何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造福”。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每个党员都应该履行的,但作为领导干部责任更大,其作用也更明显,工作做好了,可以造福一方,工作有失误,也可危害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