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联合小学合作办学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推进学校间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
高学校办学水平,根据区教育局温龙教普[2008]85号《关于开展小学合作办学的通知》精神,结合办学联合体的学校情况,制订本实施方
案。
第四合作办学共同体成员单位为瑶溪一小、瑶溪二小、瑶溪五小,
为保障合作办学活动有序开展,设领导小组。
组长:王炳松
副组长:叶挺王建秋余德金
成员:合作学校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
余德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开展
1、合作办学是学校间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一种办学模式,合
作学校间既独立又统一。
合作学校间的人事财务相对独立,其交流教
师的人事、工资、福利归属原单位。
合作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统一,
学校间的大型校本教研活动统一,统一组织参与。
2、合作办学实行教师交流制度,每年教师交流在5%,兼职在10%以上,实现优秀教师的交流与先进教育理念的传导。
3、合作办学实行学校间制度管理,办学经验的交流与共享。
(一)学校的责任落实
第四合作学校由3所学校组成,校长为责任人,瑶溪一小为负责
牵头单位,负责领导小组会议的召集,合作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活
动的开展。
成员学校协同配合活动的开展落实,教师的考评和合作经
验的总结。
(二)合作内容和时间的保障
联合体学校每学期开展不少于二次由组长和成员参加的领导小
组专题会议。
期初讨论学期合作办学计划,确定合作办学的制度与措
施。
期末总结交流联合办学的经验,探讨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题,提出
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每学期开展不少于4次由联合体学校共同轮流承办,由成员学校学科教师参加的的联合体办学校本教研活动,做到活动有主题,有中
心发言,并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使联合教研活动具规模有质量
上档次。
(三)交流人员的确定
学年初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交流人员的比例和学科,根据交流
教师的物质与精神奖励,结合教师自我推荐和学校推选相结合的形
式,确定交流学科与人员名单,安排功课,到岗工作。
(四)制度和奖励措施
1、学校选派教师须具备责任心强,师德高尚,业务水平高的教
师参加交流,认真参与交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遵守交流学校的规
章制度,服从学校的管理和考评。
2、成员学校教师应积极参加联合体教研活动,履行校本培训的
规章制度,做好考勤签到与活动记录,计入校本培训学分。
3、为鼓励学校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对全职交流教师给予物质与
精神奖励。
全职交流教师由交流学校组织月度和学期考评,反馈原学
校,由原学校发放工资、福利和奖金,并根据学期考评结果给予每年
2000、1800、1500三档不等的补助。
兼职教师每天外出兼课给予20元的补助。
4、全职交流教师在服从学校管理,遵守学校制度,不违背上级
部门的组织纪律的前提下,当年的教师年度考核评定为优职教师,并
在职称评审学校考核环节给予1.5分交流加分,在年度先进个人评选
中,同等条件予以优先考虑。
5、参加联合体教研活动的主讲教师,其开课(讲座)等同于为
镇级公开课(讲座)
以上制度与奖励措施如与上级文件相抵触,则以上级部门规定要
求为准。
周次活动安排参加对象承办学校主讲教师预备周合作学校第一次专题会议合作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瑶溪一小第7周语文教学研讨成员学校语文教师瑶溪一小另定第8周数学教学研讨成员学校数学教师瑶溪二小另定第12周语文教学研讨成员学校语文教师瑶溪五小另定
第13周数学教学研讨成员学校数学教师瑶溪一小另定
合作学校第二次专题总结
第20周合作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瑶溪一小
会议
第四合作学
校
二00八年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