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唱大师班心得体会

合唱大师班心得体会

合唱大师班心得体会【篇一:合唱班培训总结】篇一:合唱兴趣班总结合唱兴趣班总结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了学校合唱兴趣班的辅导老师。

在这整整一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我本着对学校、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参加合唱兴趣班的同学认真地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合唱班的同学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今天,我对本学期合唱兴趣班做如下总结: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育英学校合唱兴趣班开设了,合唱兴趣班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外业余生活为目的,培养学生团结意识。

兴趣班的成员从三、四、五年级,本着以兴趣为的选拔原则,择优录取,最终合唱兴趣班有30位成员。

兴趣班前段时间,我对学生歌唱方法进行了:1、科学的训练和指导:主要以母音a、i、u练习为主;2、兴趣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我组织了同学们观看其他优秀少儿合唱团的演唱,激发他们学习兴趣;3、乐理知识的学习:简单的节奏练习及各种记谱符号。

4、真假声的运用:在合唱曲目的教学中,训练他们运用真假声结合。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的发声,并且能够运用一点真假声结合(由于年龄小,生理限制),本学期完成的合唱作品有:《春晓》《静夜思》。

这个学期,我获得了很多合唱的教学经验,也找到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学期一开始,在选拔合唱人员的上,组织有些不足;还有开班初,让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时间安排上有点仓促,以至于后面出现学生对有些乐理知识、节奏掌握不够好。

在下个学期,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水平,并且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胡厅2010-1-6篇二:合唱指挥培训心得体会参加合唱指挥培训心得体会12月上旬我有幸在省会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合唱指挥培训,自己感到收获颇深、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领略了大师级的风采,开阔了全新的视野。

加之与来自河北省不同市县的同仁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合唱指挥技能。

以下就具体谈谈通过本次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合唱水平与全国一些先进兄弟省市还有较大差距,加强中小学合唱水平意义重大从世界性和全国性的合唱比赛中可以看出,本地区有河北省的合唱团体参加,即使有的比赛有河北省的代表队参加,但成绩平平,这可以看出我们河北省的合唱水平与全国一些先进兄弟省市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应该是基础教育没有抓好了。

那么基础的合唱教育靠谁来抓,那我们中小学的艺术教师肯定有很大的责任了。

因此促进全省中小学学校全面开展合唱活动,培养更多适合基层合唱活动的师资人才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因此,我认为河北省教育厅这此举办全省中小学教师合唱指挥培训真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举措。

二、两位指挥家艺术造诣极深、授课各具特色这次给我们授课的先后有xx两位大师。

xx: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群众合唱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合唱协会会长、福建省音协合唱联盟主席。

邱孝胥的指挥充满激情,手势清晰,线条准确,极富乐感;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深刻,处理细腻,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000年获福建省第九届音乐舞蹈节优秀指挥奖,2005年获全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合唱比赛“最佳指挥奖”。

1996年至2008年,率团参加第四届至第八届中国合唱节;第三届至第九届“永远的辉煌”全国老年合唱节;第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第二届中国童声合唱比赛等活动中,共获金奖十三次、银奖六次。

并多次担任福建省各种音乐会,文艺晚会,大型综艺晚会,音乐舞蹈节及各种音乐比赛的评委、评委主任、总策划、总导演、艺术总监、音乐指导等工作。

有较丰富的艺术经历和经验,是全国较有影响的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

xx: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协合唱协会副主席、上海歌剧院指挥、中国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

曹丁是“近年来乐坛最活跃、最有成就的青年指挥”,他不仅与国内许多乐团有过成功合作,而且还应邀在苏联、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指挥演出。

他是近年来中国乐坛最活跃、最有成就的青年指挥家,成功指挥了歌剧、芭蕾舞、交响乐、合唱等各种形式的音乐会两千多场,与香港hnh唱片公司合作录制的《黄河大合唱》激光唱片曾获金唱片奖。

他还指挥过国内外许多经典歌剧,如《阿伊达》、《卡门》、《雷雨》等,但是在工作之余,他却对合唱艺术情有独衷。

在国内外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为合唱艺术传道授业的足迹。

曹丁说,合唱往往被人们与群众歌咏活动混为一谈,其实合唱和交响乐、芭蕾舞等高雅艺术一样,有着很强的艺术性,一个成熟的合唱团,除了要有很高的歌唱技巧、科学的发声方法之外,还要具备深厚的音乐理论修养。

通过上面两段的介绍,说两位指挥家“造诣极深”应该不为过吧(可从网上查到上述介绍)。

那么我在详细谈谈这两位大师在几天里的授课情况。

x老师给我们上了三天的课,他主要从最实际的、最实用的知识入手,一边讲解一边引领我们实践,可以说是边讲、边练、边指导,使我们真正的学到了实用的理论与技能。

讲起课来诙谐幽默、深入浅出;课下平易近人,他的音容笑貌深深的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xx老师和x老师比起来就显得不擅言谈了,说实话头半天我还以为他没有真才实学呢,结果在剩下的时间里才真正让我领略了他的风采,特别是最后半天,加上我们学员组成的合唱团先后三个合唱团接受了他的现场指导,才真正看出他的音乐理论、艺术修养、文化素质,使每个合唱队员都心服口服。

从这点可以看出曹老师的实践经验是很丰富的。

两位大师风格各异,各有特色,成为了我们每位学员心目中的偶像。

三、深入认识到自己合唱指挥的长处和不足通过培训,比照自己,使我对合唱指挥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从理论上得到了提升,从技术动作上得到了规范。

自己的长处:有激情,对作品能够有深入的把握,能够较好的给合唱队员以预示,动作模仿学习较快等。

自己的不足: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够全面,如声乐、读谱等;钢琴伴奏技巧不够好;过去的动作过于夸张;多声部的合唱实践较少等。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本职工作做起对学习的内容只有做到不断的温习和巩固才能做到熟练掌握、举一反三、熟能生巧。

因此要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明白省教育厅组织本次培训的初衷。

从实际入手,快速提升自己合唱排练的能力及指挥能力。

所以我想先从本校入手,组织一支约30人的混声合唱队,进行一些优秀曲目的练习,使个人的合唱指挥能力得到提升,使学校的合唱水平得以提升,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合唱事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心得体会单位:xxxxxxxxxxxxxx 姓名:在在在日期:2010年12月合唱指挥培训学习篇三:合唱艺术培训心得体会合唱艺术培训心得体会2012年10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管城区教育体育系统合唱艺术训练营培训活动”的讲座。

此项活动由管城区教育局主办,请到了来自国家音乐机构的专家来给我们讲关于音乐艺术方面的知识。

参加本次培训的有管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领导班子、音乐教师和一部分班主任。

我们学校领导对此事也特别重视,叮嘱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积极参加。

此次活动为期一天,主讲音乐知识,培训内容轻松而充实,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一、培训规格高这次培训学习是我们管城区教育局近年来首次花重金聘请艺术类学科的专家为老师们培训,为此管城区教育局领导做了很多的努力,为了搞好培训活动,做了充足的准备。

专门找了北京的艺术方面很有造诣的专家来讲座,培训中老师们都非常认真在听,认真做笔记,学习兴趣很高。

二、学习内容丰富上午,我们听了由管城区老师们排练的两首大合唱,这个节目获得了很多的奖项:合唱金奖、指挥奖、钢琴伴奏奖。

老师们听得非常认真。

听合唱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很安静的细心倾听,参加比赛的老师们唱得非常好,一点不亚于专业歌手。

之后,老师讲解合唱的分类,合唱是由两组元素组成:歌唱技术元素和音乐艺术元素。

在座的老师记笔记也很详细,特别是年龄大的老教师学习兴致更高,我很受感动。

通过讲解我懂得了所谓合唱的各种分类,懂得了如何教孩子更好的发出内心的声音,如何指导孩子正确歌唱。

合唱播放完毕之后,教授与我们互动交流,充分体会到了音乐给人带来的力量和身心的陶冶。

下午,老师继续讲解与合唱有关的知识,之后讲了如果教孩子们合唱。

老师还教会我们对待合唱要做到“三心二意”:平常心、自信心、全身心;“五个不”:不懈努力,加强个人综合实力;不遗余力,增强团队的演唱功力;不断实践,善于集思广益;不拘一格,合理创新演绎;不断总结,牢记艺无止境。

此次讲座增添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对艺术的喜爱,增强了我们也可以唱得更好的信心和决心。

使我们懂得了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懂得了要从学生基本特点入手,注重过程与方法,重视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情感与技能的培养。

经过这一天的培训学习,我们聆听到专家精彩的讲座,观摩了获奖的同事们的合唱,也深刻地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愿意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做一名称职的“灵魂工程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中也能品尝到轻松和愉悦,切实感受音乐的魅力。

【篇二:高欢,杨鸿年合唱大师班后感】杨鸿年教授合唱训练体系大师班学习体会——高欢2013年8月8日至11日,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的“杨鸿年教授合唱训练体系大师班”在逸夫会议中心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多名学员参加了这次大师班活动。

活动分一次观摩和六次讲座:观摩国家大剧院8月合唱节系列音乐会之一——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音乐会;六次讲座,分别从合唱创编、合唱钢琴伴奏、指挥法讲座、合唱训练四个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剖析,从60万字精炼出来的四本教材更是让学员如获至宝。

区别于以往常见的大师班“拼盘”式(多位大师授课,各讲各的)的授课,这次大师班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系统性。

大师班的课程拥有一套完整的科学实践训练体系,合唱的诸多因素都涉及到了,包括指挥、合唱团、钢伴、作品等等。

杨老师是唯一能在音乐会上把这四个最重要的因素紧紧拉在一起的人,这四个要素恰恰是杨老师训练体系大师班的所有内容;2、实践性。

杨鸿年教授不仅把从教60年来积累的60万字的教学实践总结、浓缩成培训教材进行系统地传授,同时还现场观摩了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30周年的庆典演出;3、权威性。

权威性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授课教师全部是中央音乐学院最顶级的教授。

二是授课者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巨大成就,且与此套体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杨力教授和王天阳老师更是从小就与合唱团一起成长。

三是杨鸿年教授的培训体系源自整整60年的亲身教学实践,这在全国极为少见;4、有效性。

学员听了音乐会,看了大师的讲解及现场示范团的实际演唱,感受直观,收获很大。

另外,大师们的授课内容和方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学员们通过学习很容易就能够抓住重点,目的性非常明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