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动漫的发展前景

论中国动漫的发展前景

论中国动漫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人们现在除了有能力消费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外,更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

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动漫产业就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说中国动漫的发展前景之前,我们先说说中国动漫的现状。

在我了解了周围同学的意见以及结合自身的感受之后,我总结出中国动漫的现状很不容乐观。

这个观点可能跟社会主流的观点有出入,因为我也上网搜索过素材,素材里的语气都比较浮夸,过于乐观。

其实,要看中国动漫的现状,最应该调查的是观众的看法。

我把这些观众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小学生观众。

小学生现在都在看那些动漫呢?答案最多的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第二类是中学生,中学生看的动漫比较多,主要是《名侦探柯南》、《海贼王》、《火影忍者》,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也为数不少,但是主要是初中生;第三类就是大学生,现在大学生看动漫的现象很普遍,因为笔记本在大学里越来越普及。

而大学生一般都看什么动漫呢?95%以上看的都是《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

当然,除了学生之外,还有一些已经进入社会的人群也属于观众的范畴,但是由于人数所占比例不大,而且他们的观点与大学生的观点基本相似,所以可以不计。

从这三类观众对动漫选择看,无疑,小学生是最爱国的一类。

因为以上举出的动漫作品中,只有《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国产的。

(作者先在此声明一点,以上举出
的作品并非随意举出,它们都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那为什么只有小学生会支持国产片,而中学生、大学生却都改看日本动漫了呢?我们可以肯定一点,中国动漫的现状确实是不容乐观的。

既然中国动漫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中国动漫产业将来要如何发展呢?作者认为,中国动漫要实现快速发展,并走向繁荣,必须坚持三大战略。

第一,坚持将动漫产业发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作为动漫生产最杰出的代表,日本动漫确实非常强悍,动漫产业甚至是日本这个经济强国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其规模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完全照搬日本的发展模式呢?不能。

中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日本是不同的。

日本的那些大型动漫公司在中国的称号只能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在中国不可能发展成为支柱型企业。

所以,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建立一批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动漫企业,同时加大对民营动漫企业的扶持,建立一整套中国化的动漫企业发展的模式和环境,刺激动漫产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从而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第二,坚持动漫制作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上世纪60年代是中国动漫蓬勃发展的时代。

中国当时的动漫作品许多处在世界最高水平。

例如水墨动画片《大闹天宫》、木偶动画《皇帝梦》、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折纸动画《一棵白菜》等,这些经典的国产动画片在当时得到了世界上的一致好评,堪称是世界动画史上的经典。

而这些经典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着明显的中华文化特色,把水
墨画、木偶戏、剪纸文化、折纸文化等加入到动画制作中,有着明显的民族烙印,得到了世界动漫界的认可和尊敬。

将动漫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使得动漫的作用不再仅限于娱乐,更使得动漫成为一种媒介,一种传承民族的历史与精神的媒介。

而就其商业性而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要动漫制作者深入挖掘,他们能从中得到的创作灵感是不可限量的,所以它在商业价值上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第三,坚持将动漫制作与国际接轨,跟上世界潮流。

就这一点而言,美国的动漫制作团队十分具有前瞻性。

近几年来,被中国的动漫制作团队扔在一边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成了美国人的造金工具。

如迪斯尼的《花木兰》两部、梦工厂的《功夫熊猫》两部,为美国的动漫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捞金,尤其是在中国,竟讽刺性地实行票房侵略。

这种前瞻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与国际接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技术上不断交流和学习,我们的动漫之所以不如美国和日本,制作技术上的缺陷是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内容上要有前瞻性,巧妙地融合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

例如在美国的电影《功夫熊猫》里,虽然背景、人物都是中国文化元素,但是电影中宣扬的却是美国人的价值观。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其实是披着中国文化的华丽外皮,灵魂却是美国的灵魂。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的地方。

以上就是作者对中国动漫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的看法,如有错误或者不成熟的地方,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