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年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作者:————————————————————————————————日期:22014年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01-15广电独家中国国际动漫节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更多地受益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依旧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总值超过1000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14.84%。

2014年,我国动漫企业快速成长,规模实力有所增强,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动漫企业逐步脱颖而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动漫企业4600余家,专业人员近22万人,从业人员50余万人,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动漫企业24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13家。

我国动漫产业已形成以广东、上海、北京为首,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以及以奥飞动漫、华强动漫、腾讯动漫、中南卡通、炫动传播、央视动画等大型企业为代表的“第一阵营”。

1.电视动画产量走低,“低龄化”成发展瓶颈2014年国产电视动画产量继续走低,全年产量411部(其中完结220部),同比下降13.4%。

一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动画制作企业有限成长、微利生存;二是由于“十二五”规划提出动画生产要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各地相继优化了扶持方案。

从类型来看,2014年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类型依旧以益智教育类为主,占52.3%;其次是亲子类动画,占42.5%,相比2013年都有小幅增长。

电视动画“低龄化”仍然是内容生产的主流形式。

爱奇艺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动漫指数报告》显示,7~13岁儿童是国产动漫的主流观众,占比46%;18岁以上的动画观众占比上升至16%,与第一季度3.7%的占比相比增速明显。

但从针对18岁以上成人动画产品的质量来看,2014与2013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低龄化”成为阻碍国产动画市场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全龄化”动画正成为动画内容生产的主流趋势。

2.动画电影票房走高,“全龄化”路线初步探索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持续走高。

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聚焦浙江动画电影”论坛上,中国动画学会名誉主席金德龙表示,国产动画电影2014年约上映30部,总票房超过11亿元,比上年的逾6.6亿元翻了一番。

2014年票房超过5000万元的国产动画电影达7部,相比2013年5部的产量和2010~2012年每年一部超过5000万票房收入的情形,表现不俗。

2014年暑期档共上映11部动画电影,8部系国产,其中5部票房超过5000万元。

从代表大众观影人群的时光网、豆瓣网评分来看,2013年和2014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平均得分为4.81分和6.01分;而从代表专业观影人群的动画影评俱乐部评分来看,2013年和2014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的平均得分为6.33分和6.76分。

两者对今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的整体质量均更加认可。

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也在探索“全龄化”路线。

2014年,超过5000万元票房的动画电影中出现了两部罕见的为成年观众量身定做的作品——《秦时明月3D电影龙腾万里》与《龙之谷:破晓奇兵》,获得了不俗的口碑。

3.出版物生产稳定,衍生品尚有前景2014年动漫期刊依旧延续2013年的良性发展轨道(如《知音漫客》每月发行量520 万份)。

2014年动漫期刊“集团化”趋势明显。

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2014年达到380亿元左右,以动漫玩具、动漫服装和动漫出版物为主,其中动漫玩具市场规模达到我国动漫衍生品市场的一半以上,动漫服装和动漫出版分别占比16%和4%。

《“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食品、文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延伸动漫产业链,扩大动漫产业的盈利空间和市场规模,大力发展动漫品牌授权业务,推动各环节企业的互动合作。

在政策支持下,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前景看好。

自2006年启动产业化进程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处于从幼稚期向发展期转变的过渡阶段,市场增长率高、需求增长速度快成为这一时期动漫市场的基本特征。

1.动漫展会繁荣活跃,形式内容多样丰富2014年,国内动漫展会在规模和频次上有较大发展,既有国家和省级政府主办的全国性动漫展会,也有省会城市主导的地方性动漫展会,由企业推动的动漫展会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据统计,仅2014年1~2月间,全国以大中型城市命名开展的动漫展(节)就超过20个。

在主题和形式方面,2014年国内动漫展会主题化程度上升。

以特定动漫角色、动漫情景命题的展会增多,如北京加菲猫展、成都哆啦A梦展览等;类型化活动增多,受海外尤其是日本动漫的影响,春日祭、冬日祭等季节性主题动漫活动较高频次出现。

根据抽样统计,在2014年举办的58项动漫展会活动中,有具体主题的展会达30项,占51.7%。

从开展地域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中心城市,杭州、南京、苏州、宁波等承制动漫外包项目较多的城市,动漫展会举办的规格和频次较高。

国内动漫展会受海外影响依然深远,来自欧美地区的电竞游戏、来自日本的动漫剧集在多数展会上仍作为主题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由企业赞助或主导的动漫活动中,以海外动漫角色和产品为主题的达80%以上。

2014年国内动漫界还举行了全国动漫原创作品大赛、全国第四届动漫真人秀大赛等评奖活动20余项。

2.市场交易增速较快,市场运作初见成效2014年,国内动漫市场交易借势各类展会发展迅速。

如由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经过八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专业化、国际化、高层次、大规模的特点;第九届北京文博会也专设动漫游戏产业单元,举办了展览、交易活动和国际论坛。

2014年,国内动漫交易收入提升。

以北京地区为例,2014年1~9月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7451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动漫所属的广播、电视、电影产业收入512.2亿元,同比增长3.7%,游戏所属的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产业收入2840.1亿元,同比增长11.6%。

此外,2014年创意文化产业集群区取得较快发展。

以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为例,落地了包括影视大乐园、动漫衍生品发展园在内的重点项目,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

截至2014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541.9亿元,是2011年的12.6倍。

2014年,独立动漫公司市场化运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拇哥动漫公司七年来倾力打造的动画片《小瑞与大魔王》于2011~2014年连续登上央视少儿频道。

奥飞动漫201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净利润2.89亿元,成为国内动漫产业的民营品牌代表之一。

3.扶持力度有所增加,基地建设逐步上马国家对动漫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强。

资金扶持方面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扶持计划。

该计划由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发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了2014年“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31个项目入选,其中多媒体动画类项目10个。

政策扶持方面,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原创能力、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业链整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基地建设方面,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建立了17个国家影视动画产业基地,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优秀动画原创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等。

此外,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为代表的基地建设项目由文化部于2014年7月批复设立。

以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动漫新媒体视频为代表的动漫“新势力”增势迅猛。

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277.6亿元,其中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为69.8亿元,同比增长72.8%。

1.借势移动终端,手机游戏崛起迅猛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快速发展,为以移动终端为平台的动漫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动漫产品的表达形式适合在非专注环境和碎片化的时间中灵活使用和消费,这使开发者有机会设计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态。

动漫表情内嵌于社交软件,动漫插画多以壁纸、彩信等形式存在,漫画电子书在手机上展现动漫故事,影视动画短片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的便携性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动漫手机游戏以单机游戏或联网游戏形态存在,动漫应用程序生成多种多样的产品形式。

据调查,2014年手机动漫游戏的市场规模达到230亿元,较上年度增长约一倍;预计2015、2016年将超过300、400亿元。

国产手机动漫游戏研发能力有所提升,畅游公司2014年10月推出首款武侠MMORPG手机游戏并公测后,首月累积充值收入即突破2.3亿元。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起草《关于规范移动网络游戏出版审批管理的通知》的工作提上日程,拟缩减移动网络游戏的审批程序,对不涉及民族、宗教、历史、政治、疆域等内容,无故事情节或者故事情节简单的消除类、塔防类、跑酷类、棋牌类、音乐舞蹈类、体育竞技类、飞行射击类、解谜类等移动网络游戏采用简易审批程序,对其他类别的移动网络游戏压缩内容审查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2.互联网融合加速,游戏、动漫成网站新宠2014年我国动漫产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首先表现在网络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网络游戏企业产值超过300亿元,比去年增长36%。

新媒体动漫成为最重要的增长点。

动漫网游的全产业链运营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同动漫领域间的壁垒正在打通,使产品的开发运营销售方式更加多元。

融合发展其次表现在网络动漫视频产业的发展。

新媒体动漫借力移动互联网创造高速增长,三网融合催生的多屏互动模式扩充动画视频需求。

新浪、腾讯、盛大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在线漫画阅读业务。

同时,动漫也已经成为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继电视剧、电影和综艺节目之后的第四大内容板块,主流网络视频网站纷纷开设了动漫频道。

以点播为主要模式的视频内容集成分发商纷纷加大动画内容版权采购力度以充实自身节目库,而智能电视、云电视、电视盒子厂商在视频内容集成与供应领域展开的白热化竞争,使相关各方对包括动画作品在内的各种优质资源加大了版权抢购力度。

我国动漫产业产值从“十五”期末到“十一五”期末年均增长率超过30%,于2014年突破千亿大关。

但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背后仍存在诸多问题。

1.市场培育效果初显,产业结构尚需完善2013~2014年,国内动漫企业加快进军电影市场,动画电影成为新的增长点。

但在看似庞大的产业规模之上,我国动漫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0.2%。

Research 发布的《2010年美国动漫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动漫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15%左右,同时占据全球30%左右的市场份额;日本动漫协会《动漫内容白皮书2010》显示,以动漫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的产值达到48万亿日元(约人民币5万亿元)左右,约占日本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