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奖惩措施

小学生奖惩措施

小学生奖惩办法壹、目的﹕(一)培养儿童正确的行为品德,导正偏差行为使之改过迁善。

(二)激发儿童荣誉心,建立乐观进取,乐于助人的人生观。

(三)鼓励儿童优良表现应保持下去并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

(四)养成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建立符合社会规范之行为。

(五)确保班级教学及学校教育活动之正常进行。

贰、奖励制度一、奖励类别(一)学业方面1.认真学习、习作优良、评量成绩良好、成绩进步(自我比较)。

2.各项学艺活动表现优异。

3.资质较差、反应较慢的学生,但能积极参与、努力学习。

4.其他有关学业方面表现优良者。

(二)品德方面1.工作积极、自动自发能完成交付支任务。

2.富有爱心、同情心、热心助人,爱护公物。

3.爱整洁、有礼貌、守秩序,主动协助老师。

4.拾金不昧(缴交相关单位妥善处理者)5.其他行为态度表现优良者。

(三)服务方面1.担任学校纠察队、卫生队、大队长、乐队或班级干部表现优良者。

2.担任各处室相关之小义工表现优良者。

3.担任校外活动遴选之干部具有优良表现者。

4.其他团队成员或团体活动表现优良者。

(四)竞赛方面1.参加校内语文、才艺、技能、体育竞赛获个人成绩第一名者。

2.代表学校参加校外语文、才艺、技能、体育竞赛获个人或团体成绩﹕(1)乡内比赛:个人成绩第一名、团体成绩第一名。

(2)视导区比赛:个人成绩第二名、团体成绩在前二名。

(3)县级比赛:个人成绩第三名、团体成绩在前三名。

(4)中区五县市以上:个人成绩第六名、团体成绩在前五名。

(五)特殊表现1.在学校或校外之善行义举,足堪模范之行为表现,如拾金不昧(含贵重物品)、急救伤员、济助贫困、奋勇救灾。

2.其他仁爱美德之情事,足堪表扬者。

二、奖励方式(一)班级奖励1.导师或任课老师,就学生之优良表现颁给荣誉护照(需盖班级戳章并签名)2.导师依学生荣誉护照标准勾选优良事迹,并给予核章,学生集满60个章后,请校长颁奖并合照。

(二)特定奖励1.定期评量成绩优良、进步奖,由教务处权责办理,于评量后一周内请校长颁发奖状。

(视经费发给奖品)2.服务表现优良奖,如纠察队、卫生队、小义工等由业务承办人会处室主任,核定名额书写奖状,于学期末请校长颁奖。

3.其他如家长会奖学金、由教务处权责处理,会同家长会长择日颁发表扬。

(三)特殊奖励1.校内语文、才艺、体育竞赛,于比赛完近期内由承办单位书写奖状,请校长颁奖标扬。

2.参加校外语文、才艺、技能、体育竞赛,可将奖牌、奖杯带来学校,请校长代为颁发表扬。

3.非代表学校参加校外主管机关主办之各项竞赛,可将奖牌、奖杯带来学校,请校长公开表扬。

4.非主管机关主办之比赛但成绩优异表现杰5.善行义举奖,由相关处室承办人书写奖状请校长颁奖表扬。

三、奖励原则(一)奖励方法除用荣誉护照、奖状之外,多用口头赞美精神鼓励。

(二)奖励要公正公开、当众表扬。

(三)奖励要适度、勿滥勿苛,以维奖励之意义。

(四)奖励要实时、勿拖延遗忘。

四、经费:(一)班级奖励之荣誉护照由学校开支。

(二)奖状或奖品等开销,请总务处统一由相关经费费项下开支。

参、惩罚制度一、惩罚类别(一)、惩罚:1.警告﹕不当行为或违规事实情节轻微者(如违规条例),教师给予警告。

2.训诫﹕不当行为或违规事实情节重大者(如违规条例),教师给予训诫。

必要时得会同训导处、辅导室协同处理。

警告和训诫无一定方式和标准,教师可视状况酌情应变,例如﹕(1)口头纠正(2)扣除平时或操行成绩(3)取消参加课表以外活动权利(4)收回增强物(5)增加额外作业或工作(6)调整座位(7)写悔过书(8)留校课辅。

(二)、特别惩罚:1.交由家长或监护人带回管教。

2.转换班级。

3.辅导改变学习环境。

二、违规条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警告」:1.言行不当,经劝导后仍不知改正者。

2.与同学争执冲突,情节轻微者。

3.上课时故意吵闹,屡经提醒仍不改正者。

4.不听班级干部善意劝告者。

5.服装仪容不整洁者。

6.屡次不按时缴交作业者。

7.升降旗及各项集会,态度轻浮随便者。

8.不履行班会规定或生活公约情节轻微者。

9.值勤不尽职者。

10.参加公众服务或团体活动消极怠惰者。

11.拾物不送招领,据为己有,而其价值微薄者。

12.偷阅他人日记或信件者。

13.无正当理由经常迟到者。

14.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嚷影响秩序者。

15.因过失破坏公物而不自动报告者。

16.上课或集会无故离开者。

17.违反知识产权相关规定,情节轻微者。

18.其他不良行为,应予记警告者。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训诫」:1.故意损坏公物或攀折公有花木情节重大者。

2.欺骗尊长、同学或朋友,情节轻微者。

3.违反试场规则,情节轻微者。

4.携带或观看不正当之书刊、图片或影带、光盘者。

5.随地吐痰或抛弃脏物,妨碍团体整洁,观瞻或公共卫生者。

6.冒用或伪造家长文书印章者。

7.不假离校外出者。

8.涂改点名簿、请假单、成绩单或其他数据者。

9.拾物不招领,据为己有,价值贵重者。

10.言行不检,经纠正不听者。

11.窃盗行为,情节轻微者。

12.不服从纠察队或班级干部纠正者。

13.担任班级干部不负责尽职,影响工作推展者。

14.不遵守交通规则,情节较重者。

15.抽烟、嚼槟榔,经查明属实者。

16.出入不正当场所者。

17.无故不参加重要集会或活动者。

18.殴打同学者。

19.违反知识产权相关规定,情节严重者。

20.其他不良行为,应予严重警告者。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予「特别惩罚」:1.树立帮派或参加不良组织者。

2.集体械斗或殴打同学,情节轻微者。

3.诬蔑师长,情节重大者。

4.考试舞弊者。

5.窃盗行为情节较重或勒索威胁他人者。

6.蓄意规避公共服务,并影响他人者。

7.行为不检,有毁校誉,情节重大者。

8.酗酒、赌博、吸食或注射麻醉品,经查明属实者。

9.在校外扰乱秩序破坏校誉情节较重者。

10.违反校规屡劝不改者。

11携带违禁物品,足以妨害公共安全者。

12.经常与有犯罪习性之人士交往,行迹可疑,屡劝不改者。

13.故意损毁公物,情节严重者。

14.纠合校外人士到校滋事者。

15违反知识产权相关规定,经严重警告仍不改者。

16在校期间受惩诫事件连续再犯,屡诫不竣者。

17组织或参加不良帮派,屡诫不竣者。

18违反政府法令情节重大者。

19集体械斗或打伤他人情节重大者。

20.窃盗行为情节重大者。

前项各款情形,应经本校学生奖惩委员会会议决议通过,校长核定后,依下列规定处理之:一、由家长或监护人带回管教(时间以五天为限)。

管教期间,不以旷课计,辅导老师及导师应作家庭访问,继续予以适当之辅导。

二、家长或监护人带回管教后若故态复萌,又犯校规者,辅导其转换班级或改变学习环境,但其犯规记录,仅作转入新校之参考,不做累积计算俾使深切悔改。

三、在校外犯重大刑案者,应报请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备查。

肆、本办法经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修正时亦同。

承办人:主任:校长:附件二彰化县员林国民小学学生奖惩委员会组织章程一、目的:1. 积极处理本校学生重大违规事件,维护校园秩序。

2. 透过理性管理,保障学生权益,促进校园和谐。

3. 扬善止恶,赏罚公正,发挥民主法治教育精神。

二、依据:本校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要点第19、20、21条之规定办理。

三、组织:本校学生奖惩委员会之成立,设置委员九人,任期一年,均为无给职由校长遴聘之。

成员如下:(一)召集人:校长。

(二)行政人员(4人):教务主任、辅导主任、训导主任、总务主任。

(三)教师代表(2人):高年级学年主任。

(四)家长代表(1人)、学生代表(1人):家长会长、高年级代表。

四、适用范围:依本校学生奖惩实施要点规定,本校学生特殊优良行为合记大功以上奖励者,或重大违规事件,合于大过以上处分者,悉依本规定提学生奖惩会审议。

五、实施要项:(一)奖惩会之由生教组长汇整个案,并提报申请之。

(二)奖惩会开会应有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决定书之决议应有出席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不克出席者可委托同等身份代表出席。

(三)开会时,通知班级导师、学生当事人及事件关系人或家长、监护人到会陈述意见。

(四)奖惩会审议重大违规事件时,应秉公正、不公开原则,了解事实经过,并给予当事人或家长、监护人及事件关系者陈述意见之机会。

(五)奖惩会重大奖惩决议后,应做成决书,记载事实、理由及奖惩依据,且附记「不服从本处分,得于处分书送达之次日起十日内向学校学生申评会提出申诉」,通知学生当事人及其家长或监护人。

六、本规定经校长审核,校务会议通过后实施,修正时同。

彰化县员林国民小学学生奖惩委员会组织一览表承办人:主任:校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