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施工组织设计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与规划 ................................ 181.1工程概况ﻩ181.1.1工程地理位置18ﻩ1.1.2工程地质.......................................... 18 1.1.3工程建设条件 .................................... 191.1.4线路要紧技术标准.. (20)1.1.5要紧设计概况....................................... 201.1.6本标段工程重、难点及采取的对策2ﻩ11.2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22 1.2.1总体施工目标22ﻩ1.2.2总体施工组织规划.................................. 231.2.3临时设施ﻩ231.3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配置 (26)1.3.1劳动力组织打算 (26)1.3.2材料供应打算....................................... 261.3.3机械设备配置打算 . (26)2.要紧工程项目和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ﻩ262.1总体施工方案........................................ 262.2路基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7)2.2.1路基加固 .......................................... 27 2.2.2路堑开挖 ......................................... 292.2.3路基填筑........................................... 31 2.2.4防护工程32ﻩ2.2.5排水工程32ﻩ2.3桥梁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332.3.1钻孔桩基础3ﻩ32.3.2系梁(承台)施工方法35ﻩ2.3.3墩台身施工 ........................................ 352.3.4台帽、盖梁施工35ﻩ2.3.5小箱梁预制和架设 (36)2.3.6桥面系施工38ﻩ2.4盖板涵施工ﻩ392.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其措施............. 392.5.1隧道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9)2.5.2专门地质地段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52)2.5.3超前地质预报 ...................................... 572.5.4监控量测60ﻩ2.6工期安排、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61ﻩ2.6.1工期打算ﻩ612.6.2工期保证体系..................................... 622.6.3工期保证的措施62ﻩ2.7寒区施工质量操纵措施 ............................... 633.组织机构和专业技术力量配备措施63ﻩ4.高原严寒地区施工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工作效率保障措施ﻩ644.1施工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 (64)4.2工作效率保障措施65ﻩ5.工程质量治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5)5.1工程质量治理体系65ﻩ5.2质量保证措施6ﻩ66.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及保证措施66ﻩ6.1安全生产治理体系 (66)6.2安全保证措施......................................... 676.2.1制度保证67ﻩ6.2.2爆炸物品治理ﻩ676.2.3爆破安全治理67ﻩ6.2.4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67)6.2.5雪地作业 (68)6.2.6高原作业68ﻩ6.2.7防火 (68)6.2.8其它68ﻩ7.环境爱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8)7.1环境爱护体系及保证措施68ﻩ7.2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措施6ﻩ97.2.1保证体系......................................... 697.2.2保证措施70ﻩ8.文明施工、文物爱护保证体系及保证、保通措施7ﻩ08.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ﻩ708.2文物爱护保证体系及措施............................... 718.3保通措施71ﻩ9.项目风险预测及防范措施,事故紧急应急预案ﻩ719.1项目风险预测及防范措施7ﻩ19.2事故紧急应急预案71ﻩ9.2.1组织应急抢险机构 (72)9.2.2应急上报程序72ﻩ9.2.3应急预案及措施72ﻩ10.其它应讲明的事项 ..................................... 7310.1缺陷责任期内工程修复及维护措施...................... 73 10.2施工配合........................................... 7310.3森林防火ﻩ74附表一施工总体打算表 (75)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打算(斜率图)7ﻩ6附表三工程治理曲线ﻩ77附表四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78ﻩ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 79附表六劳动力打算表 .. (80)附表七临时占地打算表 (81)附表八外供电力需求打算表ﻩ82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与规划1.1工程概况1.1.1工程地理位置汶马高速公路项目起点位于汶川县城以南凤坪坝、接映汶高速止点(AK48+000=映汶高速公路K48+272),终点止于马尔康卓克基。
路线长度173.3公里,要紧操纵点为汶川、理县、马尔康。
鹧鸪山隧道是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穿越鹧鸪山的深埋长大隧道,是汶马高速公路的操纵性工程之一。
隧道长8855m,最大埋深1400m,隧址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与马尔康交界处,隧道进口高程3227.8m,隧道出口高程3135.7m。
C2标段起止里程为K184+000(ZK184+000)~K190+300,全长6.3公里。
1.1.2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本项目地处川西北高原南缘,邛崃山脉北端,属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交错接触带,地形呈曲折起伏的立体单元。
鹧鸪山山脉呈北偏东30°走向,地形复杂、破裂,海拔高程3100~4780m,相对高差1070~1400m,山势陡峭,坡度多在20°~50°之间。
梭磨河、白玉曲等区内河流谷底幽深,谷底宽度大多小于100m,呈狭窄“V”与“U”型,沿两岸谷坡泥石流、倒塌等山地灾难频繁。
2)地质构造鹧鸪山隧道隧址区在构造上位于北西向鲜水河断裂段与北东向鹧鸪山华夏系构造带之间的金汤弧形构造北侧。
构造形迹以紧密线状弧形褶皱为主,大中型断裂构造不发育。
①褶皱褶皱构造要紧为马尔康北西向构造东部及红水河“W”型构造西部交接带。
区内以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形迹群为主,形迹群位于米亚罗断层北西部,区内要紧由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展布的线状褶皱组成,部分呈雁行排列,分布广,一般长80km,中部呈320°方向展布,轴线平直,北东、西南侧因受旋扭构造干扰,褶皱轴线常有变化。
②断层断裂构造唯有米亚罗断层(F5)。
3)水文地质隧址区和附近区域要紧分布三叠系变质岩,依照岩性和地下水赋存形式,可划分为两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可分为2个亚类,即第四系冲积层孔隙水、第四系坡残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要紧为变质岩裂隙水,进一步可分为表层变质岩风化裂隙水,和带状、脉状承压水。
依照水质分析资料,G317线资料,来苏河与梭磨河地表水对砼无侵蚀性。
4)气象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气温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
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侯从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年平均温度6.3℃。
年降水量806mm,平均日照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120天,年均17m/s以上大风雪40次,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灾难性天气要紧有干旱、秋绵雨、冰雹、雪灾,其中雪灾要紧集中在高山区,常堵塞道路。
5)地震属地震强烈和邻区强震波及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地震。
差不多地震烈度调整为Ⅶ度。
6)不良地质要紧不良地质有:岩爆、大变形、高压涌突水、断层破裂带。
1.1.3工程建设条件1)交通状况及运输道路本标段起点至隧道出口紧邻既有国道317线汶川至马尔康段,改扩建既有村道及林场道路和新建便道作为进场道路,顺接国道317线作业人、机、料进场运输道路。
2)要紧材料供应项目所需水泥、钢材、原木等主材能够从成都、都江堰、理县等地生产企业及供应厂商处选购,经213、317国道运至工点。
砂、石等地材,一是从沿317国道理县古沟镇的砂石场采购运至现场,至工点运距约45km;二是从沿317国道马尔康县马尔康镇邓家桥村采购运至现场,至工点运距约50km;碎石利用隧道开挖的石英砂岩加工。
3)水电沿线有较为丰富的水电资源,但均需要与权属单位协商后接入。
1.1.4线路要紧技术标准线路要紧技术标准1.1.5要紧设计概况本标段要紧设计内容为路基、桥涵、隧道及其附属等土建工程。
1)隧道工程(鹧鸪山隧道左线长4545m,右线长4535m)隧道要紧设计指标表2)路基工程(左线长1686米、右线长1696米)路基工程要紧工程数量表3)桥梁及涵洞ﻩ钢筋砼盖板涵151m/6道,孔跨为1-4×3.5m。
1.1.6本标段工程重、难点及采取的对策1)本标段工程重、难点本标段工程重点为鹧鸪山隧道出口段,项目区属高海拔地带,气压气温较低、缺氧,工作效率低,难点要紧存在以下几点。
①穿越褶皱构造和断裂带,节理较发育,岩体较破裂~较完整,围岩稳定性不行,部分地段可能存在高应力岩爆及围岩大变形等病害。
②地下水较丰富并可能存在高压涌突水。
③炭质千枚岩段可能存在瓦斯等有害气体。
ﻩ④工作面有限,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特不紧张。
2)拟采取的对策①施工全过程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在超前地质预报基础上,以不良地质的超前预报与处理和监控量测工作为技术突破点,认真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准确预报不良地质灾难,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做好断层破裂带施工、专门性岩土施工、隧道局部坍塌、涌水处理、瓦斯地段施工预案。
②采纳合理、先进、配套的机械设备,形成预报、钻爆、运输、喷锚、衬砌机械化作业流水线。
例如:采纳先进的机械设备(如凿岩台车或锚杆台车),及时施作锚杆,采纳伸缩钢支撑(预留变形量),以应对软弱围岩的大变形。
③隧道通过瓦斯地段时瓦斯检测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瓦斯巡回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