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山洪”、“汛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课文相关配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请大家先看这幅图片,这就是作者美丽的家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一个不一般的名字——搭石。
下面请大家先预习一下,看看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搭石
二、学习生字词
1.让学生默读课文,标出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教师进行生字书写指导。
三、学习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
让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过程中标出自然段,并记录下自己读完课文的时长。
2.点名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什么叫搭石。
师:第1自然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搭石的由来。
人们在小溪里面铺上的这些平整方正的石头就是搭石。
请大家注意这一自然段中的两个多音字:“涨”和“间”。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2-4自然段
师:第2-4自然段是第二部分,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这三个画面都围绕搭石展开,这些画面透露出故乡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情感。
1.让学生朗读这三个段落,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三个段落分别展示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第2自然段讲述了上了点年岁的人要是发现哪块石头不稳,就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换上,体现了一心一意为他人服务的美好品质。
第3自然段描绘了人们上下工时走搭石的画面,作者强调是“协调有序”。
第
4自然段讲述了走搭石的人们相互谦让,尊敬老人的美好品质。
2.注意重点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让学生注意这个句子所描绘的画面,画面呈现了人们走搭石时候的动作美和音乐美,画面中人们走搭石是协调有序的,人们之间的情感也是和谐的,这个场景也让人陶醉。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让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结合前文想一想这段话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
”这一句话作者赞美了什么?
提示:赞美了搭石的奉献精神。
师:请同学们联系之前的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借助搭石赞美了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
提示: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尊敬、爱护老人。
三、拓展延伸
1.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记录自己默读课文所花的时间。
2.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这一课,课文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找出能体现乡亲们美好情感的句子。
【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赞颂了
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板书设计】
默默奉献
搭石互相礼让心灵美
尊老爱幼
【教学反思】
本课为我们展现了几个温馨和谐的画面,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人性美。
与上一个单元不同,从本课开始,词语量增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做好词语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