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学专业学习资料:茶栽培知识点总结

茶学专业学习资料:茶栽培知识点总结

茶栽培知识点总结期末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10*3分=30分)二、填空题三、选择题四、简答题(4-5个*6分=24-30分)总结:一、名词解释1.新梢:未木质化的嫩芽,由营养茎发育而成。

2.骨干枝:在茶树上构成树冠骨架的永久性大枝。

3.生产枝:细枝,是树冠面上生长营养芽的枝条,与形成或新梢的数量有密切关系。

4.根颈:指根与干交接处,通常称为地上部与地下部的交接处。

5.对夹叶:亦称“不对称新梢”或“异常芽叶”是顶芽生长停止的新梢靠近顶芽似对生状态的两片叶。

6.营养芽:又称叶芽,叶芽发育成枝条,而叶芽的着生部位不同也称为定压,不定芽,顶芽和叶芽。

7.驻芽:当新梢完全成熟或因水分和养分不足时,顶芽陷入休眠期而产生的细小芽。

8.积温: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9.茶树的总发育周期:指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

10.活动积温:指植物在某一生长期或整个生长期高于生物最低生长温度的温度之和。

11.茶树的年发育周期:指茶树一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

12.有性繁殖:即种子生殖是指通过有性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结合,以种子形式繁衍后代的生殖方式。

13.无性繁殖:利用营养生殖或体细胞繁殖后代的生殖方式。

14.实生苗:用种子繁殖的苗木。

15.寒害:指茶树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低温而遭受的灾害,且温度高于0度。

16.冻害:指低温或土壤温度短时期降至零度以下而催植株造成的伤害。

17.湿害:茶树喜湿怕淹,由于排水不良或雨量过多造成茶园水位过高而使茶树受损。

18.基肥:每年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之后所施肥料。

19.追肥:在茶树地上部处于生长时期所施的速效性肥料。

20.根外施肥:在作物的生长发育期间,把低浓度溶液或粉末状肥料喷洒在植物的叶面上,使植物吸收。

21.定型修剪:促进侧芽萌发,增加有效分枝层次和数量,培养骨干枝,形成宽阔健壮骨架。

22.轻修剪:刺激茶芽萌发、增加新梢数量、控制茶树高度的修剪方法。

23.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壤面积的倍数。

24.合理采摘:根据茶树的特有生长发育特性正确解决好茶树茶叶和留芽的关系。

25.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合理。

26.低产茶园:由于生长年份过长,树势衰弱或栽培管理不当,采摘不合理造就的未老先衰的茶园或凡单位面积产量及产值均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之下。

二、填空题预测1.茶区划分: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2.茶树的分类地位及亚种和变种: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亚科,山茶族,山茶属,茶树种。

3.世界上主要产茶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尼、日本,越南4.产茶省前五位:福建,云南,湖北,四川,浙江。

5.茶树总发育周期包括的时期: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

6.茶树的生殖生长阶段:茶树的开花结实。

7.茶树的主要器官:根、茎、叶、花、种子(两个空则填根茎)8.营养苗和实生苗的划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三、问答题1.幼年期和成年期的特点:幼年期生育十分旺盛,在自然条件下,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出现单轴分枝,以顶芽生长为主且可塑性大注意定型修剪以培养树势。

成年期茶树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产量和品质的最佳期注意采养结合防止茶树提前衰老和鸡爪枝的形成。

2.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一个为营养生殖培养植株的体细胞和断枝产生的幼苗,一个是由有性过程中的雌雄配子结合,以种子的形式繁衍后代3.茶树对环境的要求(土层孔隙度,结构,ph,有机质等)答:(1)茶树喜欢酸性环境因此ph最好在4.5到6.0。

(2)土层结构表土层:微团粒、团粒,心土层为块状结构较好。

(3)土层深度茶树为深根植物因保持有效土层一米以上且50cm以内无硬结层和黏盘层。

(4)地下水位低于1.5米孔隙度要求较高。

(5)茶树的年活动积温要求在1500.(6)合理种植防护带保持茶园水分和防晒。

4.影响扦插的因素:答:(1)品种(如铁观音品种:铁观音、云南大叶等发根力较弱。

(2)枝条老嫩程度:当年生成熟枝的扦插成活率高达84%;隔年生、三年生、多年生老枝成活率低。

成熟度以半木质化的绿色硬化枝、黄绿色半硬化枝的插穗发根率较高。

(3)枝条粗细:枝条粗,短优于细和长(4)温度:最适宜的气温是20—30℃,(5)土壤含水量:达到60—70%为宜,空气湿度要求越大越好(90%以上)6光照:缺乏光照,幼苗不能生长,过度失水过快7土壤为红黄壤心土。

5.扦插的方法(苗床的制作,如何剪扦插的段穗):答:⑴喷湿苗畦:扦插前4~5小时,或前一天傍晚,苗畦充分洒水,土壤呈“湿而不黏”的松软状态。

⑵扦插:畦面划行;直插或稍斜插入土中,露出叶柄,避免叶片贴土。

边插边将土壤稍加压实使插穗与土壤密接,有利于发根。

⑶浇水:插后应立即浇水,要浇到插穗基部所达土层范围内都湿润。

⑷覆膜与遮荫:采用塑料薄膜与遮阳网相结合的方法。

6.密植茶园的优缺点:答:(1)优点:密植茶园在深翻土层、基肥充足的前提下,具有早封行、早投产、早高产、早收益及见效快等优点,同时密植改变了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营养生长。

密植茶园属前期高产高效型茶园,资金投入回收周期快,在投产期3~4年内,芽头较整齐,也只柔软,加工成茶外形较好。

(2)缺点:种植种苗数多,成本较高;由于密植茶园不能中耕翻土,土壤板结,茶树根系容易衰老,吸收功能弱;茶树群体通风性差,容易发生病虫害危害。

投产后5~6年,茶树开始出现衰老,大量枯枝落叶,芽叶瘦小,叶质薄,持嫩性差,产量下降,很难达到优质鲜叶的要求。

7.茶园管理(结合自己所做的实验报告答)占30-40分!!!8.新茶园建设和老茶园改造:答:一、新茶园建设(1)茶园生态的建设合理以水土为中心实行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创造合理生态和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做到园林化、生态化、良种化和机械化(2)茶园规划园地应选在符合无公害茶园的地址上且在规划上应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布置好道路网和水利网。

(3)园地垦辟平底或15°以内则根据道路、水沟等分段进行整理做到坡面一致15°以上则多以梯田为主进行开垦并在其上适量的种好护梯植物及时保养和管理若为熟地复垦则需调节好土壤PH、病虫害防护、水肥治理。

(4)茶树种植尽量以良种为主且注意早中晚搭配调节洪峰。

二、老茶园改造有三种,分别为改植换种、新老套种、茶树嫁接。

(1)改植换种:1)老茶园的挖掘用人工或挖掘机连根挖去老茶树。

2)土壤消毒和平整老茶园土壤中的害虫或成虫卵以及有害病菌大量存在3)底肥的施用茶苗移栽前,在茶行中间开一条种植沟,将底肥施入种植沟中基肥应选用熟化后的有机肥,4)挑选良种茶苗5)良种茶苗的移栽茶苗移栽一般在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或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最为适宜。

6)幼龄茶园补苗和施肥茶苗种植后要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苗、死苗的及时补齐。

7)幼龄茶园的铺草和套种茶行间铺上杂草、秸秆等覆盖物;间作绿肥植物和毛豆、玉米、花生等经济作物。

(2)新老套种1)老茶树处理。

重修剪,剪口高度离地面约35-40厘米。

2)深翻改土。

老茶树行间中央部位进行深翻改土,沟内施足基肥,基肥种类为人畜粪、饼肥、堆肥、土杂肥以及山青等有机肥。

基肥要和土壤充分拌匀,然后开出种植沟 3)定植茶苗。

2月份前,选用生育健壮的良种茶苗定植在种植沟内。

种植行距与原来老茶树行距相同,4)挖出老茶树。

约三、四年后,新茶园成园投产时,连根挖除老茶树。

嫁接茶树9.茶树修剪的时间:答:(1)定型修剪在春季。

(2)轻修剪:秋剪(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春剪(春芽萌发前2月下旬,3月上、中旬)。

(3)深修剪:修剪时期在一般在春茶采后(5月中旬),或夏季后(6月下旬)进行。

(4)重修剪:修剪时期以春茶结束后较好。

10.扦插枝条和短穗的剪取和影响因素:答:(1)穗条、插穗的标准与剪取方法:母树打顶后10-15天即可剪穗条。

用作穗条的枝基本要求是枝梢长度在25厘米以上,茎粗3-5毫米,2/3的新梢木质化,呈红色或黄绿色。

穗条剪取时间以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为宜。

剪下的穗条应放在阴凉湿润处,贮运不能超过3天。

在剪取穗条时,注意在母树上留一片叶,以利于恢复树势。

穗条剪取后应及时剪穗和扦插。

插穗标准是长度约3厘米,带有一片成熟叶和一个饱满的腋芽,通常一个节间剪取一个插穗。

(2)影响因素:1)插穗本身的因素。

①茶树品种的差异②插穗的老嫩程度③枝条的粗细与长短④扦插留叶量⑤腋芽动态 2)外界环境因素:①温度②湿度③光照④土壤11.茶园失水途径及保水措施:答:(1)失水途径:地面径流、地面蒸发、地下水潜移(包括渗透和转移)、茶树及其他植物的蒸腾等。

(2)保水措施:1)扩大土壤保蓄水能力。

①深耕改土②健全保蓄水设施2)控制土壤水的散失。

①地面铺草②合理布置种植行③合理间作④耕锄保水,及时中耕除草⑤造林保水⑥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⑦抗蒸腾剂⑧保水剂12.茶树各器官的主要特点、功能:答:(1)茶树根系功能为固定、吸收、贮藏、合成。

(2)茶树茎的功能为支撑、疏导、贮藏。

(3)茶树的芽为叶的雏形。

(4)茶树的叶的功能为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和其经济价值的对象。

(5)茶树的花的主要功能为繁殖后代。

13.茶园低改措施(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措施):答:综合为三改、两管、一合理,三改即为该树、改土、改园。

(1)改树以树冠和根系更新为主结合秋末冬初的深耕进行来切除多余根系和树冠,(2)改土则为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多整土施加心土且掺入沙土等来调节土壤黏性和通透性,合理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调节土壤PH,种植绿肥作物提高土壤肥力(3)改园则以茶苗补缺和移植归并为主补植缺从,变稀植茶园为密植茶园。

(4)二管:1)加强茶园肥水管理。

“无肥不改树”;剪前要深施较多的有机肥料和磷肥,剪后待新梢萌发时,及时追施催芽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一基三追”;重视保水措施。

2)抓好茶树保护,避免或减轻茶园灾害,特别对于为害嫩梢新叶的病虫必须及时检查防治;对于衰老茶树更新复壮时刈割下来的枝叶,必须及时清出园外处理,并对树桩及茶丛周围的地面进行一次彻底喷药防除,以消灭病虫的繁殖基地。

(5)一合理则为合理采摘,茶树改造后必须坚持以养为主到采养结合再到以采为主的采摘标准,防止早采强采,以保持旺盛的丰产树型。

补充:移植规避8个字14.施肥原则:答:(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2)氮肥为主,氮肥与磷、钾肥和其他元素肥料相结合(3)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4)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5)因地制宜、灵活掌握15.修剪作用:答:(1)改变幼苗自然生长的主轴优势、培育健壮的骨干枝,构成良好的树冠;(2)调控树冠结构,维持旺盛生产能力。

调节成龄茶树生产枝密度和粗度,改变芽叶的数量和重量;控制树冠高度与平整度,调节采面芽叶的分布,调节光照条件;促使侧枝生长,扩大树冠覆盖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