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 基础知识点

诗经 基础知识点

诗经:“经也者,恒久之治道,不刊之鸿教。

”(文心雕龙)诗、经联用见于汉晋,先秦总称诗,或诗三百。

笙诗:孔壁见,三家诗无,仅见于毛诗。

用笙演奏,有目无辞,或以为属过门曲;或有辞散佚。

不可考。

诗总六义,体:风雅颂;用:赋比兴
《毛诗正义》: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

发展:
1、先秦三大系统:左传“赋诗”(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诗言志。

赋诗专门颂唱一首完整
的诗,具有仪式化、程式化)、诸子“引诗”(多见于战国,加强说服力)、《竹书诗论》(不学诗,无以言)
2、先宋:诗经、四家诗、古今文经学、毛、郑、孔
3、宋代:朱子《诗集传》叶音;弃序,淫诗
诗大序、小序:小序列于诗前,解释隔片主题,先列教义,美刺立言,附史实明之,多取于左传。

大序,第一篇夹用大序,总论大旨,诗言志,情志礼、美刺风化,变风雅,雅正,教谏,六义说,阐述了诗的性质、内容、分类、表现手法、社会作用,是如家文艺思想总纲。

诗乐舞一体。

继承思无邪、诗言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继承论诗方法;以经解诗;毛诗序独存,述而不作;情志统一;发乎情止乎礼。

分类:
1、周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
2、农事诗七月、丰年
3、燕飨事鹿鸣、宾之初筵
4、战争徭役诗小星、无衣
5、卿士大夫美刺诗正月桑柔十月之交
6、爱情婚姻诗关雎、桃夭、摽有梅、说人、氓、木瓜、蒹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