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示功图分析

示功图分析


特征分析理论示功图—(动 静载+弹性变形 示功图 特征分析理论示功图 动、静载+弹性变形)示功图
这个图形是一般常见的地面示功图。 这个图形是一般常见的地面示功图。实际生产中抽油杆是要承受静载和 动载的。由于抽油杆有惯性动载荷,柱塞在泵筒内运动时有摩擦力, 动载的。由于抽油杆有惯性动载荷,柱塞在泵筒内运动时有摩擦力,液体 举升过程中与管壁和杆柱有摩阻,抽油杆结箍与油管内壁有摩擦, 举升过程中与管壁和杆柱有摩阻,抽油杆结箍与油管内壁有摩擦,所以上 冲程时a、 点偏高 下冲程时c、 点偏低 点偏高, 点偏低, 是动载荷影响的值。 冲程时 、b点偏高,下冲程时 、d点偏低,P1 和P2是动载荷影响的值。 是动载荷影响的值
理论示功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A点为下死点,B点为上死点,斜线AB表示光杆负荷增 加的增载线,斜线CD表示光杆负荷减小的卸载线。
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 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无弹性形变的示功图
如果抽油杆是刚体(受力后没有弹性伸长和缩短的物体),那么 如果抽油杆是刚体(受力后没有弹性伸长和缩短的物体),那么 ), 动力从地面传递到柱塞上没有时间滞后,既没有伸缩和振动, ,动力从地面传递到柱塞上没有时间滞后,既没有伸缩和振动,也没 有摩擦。若假定每一个部件的工作效率都是百分之百, 有摩擦。若假定每一个部件的工作效率都是百分之百,则所测得的示 功图中应该是长方形的,如图所示该理论示功图的特征: 功图中应该是长方形的,如图所示该理论示功图的特征:ab//cd, , bc//da。一般抽油井井深浅、小泵径、粗抽油杆及小冲数抽油条件下 。一般抽油井井深浅、小泵径、 生产时,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水平、长方形的实测示功图。 生产时,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水平、长方形的实测示功图。
示功图分析专题
授课目的
通过理论示功图、典型示功图的学习,能够 判断实测示功图,以了解油层的生产能力和设 备的工作状况,从而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技术措 施。
一、理论示功图的绘制与解释
理论示功图:是认为抽油泵不受任何外界因素 影响,泵能够完全充满,光杆仅承受静载荷 不考虑惯性力时所绘制的示功图。 示功图概念:是由动力仪绘出的一条表示悬 点载荷与悬点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 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抽油泵在一个冲程中所做 的功。
左上图为最理想的地面示功图(无气、多水、供液充足的正常示功图),充满系数 %,特 左上图为最理想的地面示功图(无气、多水、供液充足的正常示功图),充满系数100 %,特 为最理想的地面示功图 ),充满系数 征为平行。 征为平行。 右上图为游动阀关闭迟缓 明显减产的示功图,特征为图形在上位置呈方形缺损。 为游动阀关闭迟缓, 右上图为游动阀关闭迟缓,明显减产的示功图,特征为图形在上位置呈方形缺损。 左下图为游动阀漏失的示功图 曲线左上部分有圆形缺损,有时右上角也呈圆形缺损; 为游动阀漏失的示功图, 左下图为游动阀漏失的示功图,曲线左上部分有圆形缺损,有时右上角也呈圆形缺损;若 是游动阀或阀座被严重刺坏,上部曲线则呈圆形(图中虚线)形状。 是游动阀或阀座被严重刺坏,上部曲线则呈圆形(图中虚线)形状。 右下图是柱塞受油井出砂影响 容易卡泵时的示功图,特征为上、下曲线没有明显的“ 是柱塞受油井出砂影响, 右下图是柱塞受油井出砂影响,容易卡泵时的示功图,特征为上、下曲线没有明显的“阻 尼”状,而是呈“小牙齿”状的不规则、不重复的示功图。 而是呈“小牙齿”状的不规则、不重复的示功图。
左上图为抽油杆断或脱时示功图,油井不出油。 左上图为抽油杆断或脱时示功图,油井不出油。抽油杆断脱的示功图有摩擦特征 为抽油杆断或脱时示功图 近于水平状。抽油杆断脱部位不同,图形所处上、下位置不同。 ,近于水平状。抽油杆断脱部位不同,图形所处上、下位置不同。 右上图为怪形示功图 示功图左边属于正常生产示功图, 为怪形示功图, 右上图为怪形示功图,示功图左边属于正常生产示功图,右边有起伏同步上 油井出油正常,属于抽油机变速箱内有较大的问题, 下,油井出油正常,属于抽油机变速箱内有较大的问题,需要及时修理地面设备 。 左下图为连抽带喷时的示功图 图形特征为近于水平状,很少有振动波, 为连抽带喷时的示功图。 左下图为连抽带喷时的示功图。图形特征为近于水平状,很少有振动波,图 形两端有一段曲线近于平行。喷势较大的井,两端还有圆形面积, 形两端有一段曲线近于平行。喷势较大的井,两端还有圆形面积, 右下图为图像失真 无法分析,应该重新测图。 为图像失真, 右下图为图像失真,无法分析,应该重新测图。
左上图为斜形向上的“黄瓜状”示功图,属于柱塞卡死在泵筒内不动。 左上图为斜形向上的“黄瓜状”示功图,属于柱塞卡死在泵筒内不动。若活塞卡死在冲 为斜形向上的 程中部位置,就像此图;若柱塞卡死在冲程下部,图形位置比这还高; 程中部位置,就像此图;若柱塞卡死在冲程下部,图形位置比这还高;若柱塞卡死在冲 程上部,图形位置比该图要低。 程上部,图形位置比该图要低。 右上图的图形水平 油井不出油;固定阀被卡住(张开着 的图形水平, 张开着)。 右上图的图形水平,油井不出油;固定阀被卡住 张开着 。上、下运动只是抽油杆 带着柱塞运动,没有进油过程,也没有排油过程。 带着柱塞运动,没有进油过程,也没有排油过程。 左下图属于泵的游动阀和固定阀都发生严重漏失 特征为上行曲线呈凸状, 属于泵的游动阀和固定阀都发生严重漏失, 左下图属于泵的游动阀和固定阀都发生严重漏失,特征为上行曲线呈凸状,下行曲 线呈凹状,油井不出油,需要检泵。 线呈凹状,油井不出油,需要检泵。 右下图为游动阀球卡死 张开着),或是修井作业时柱塞没有下人泵筒, 为游动阀球卡死( ),或是修井作业时柱塞没有下人泵筒 右下图为游动阀球卡死(张开着),或是修井作业时柱塞没有下人泵筒,或是井下 泄油器被打开,均不出油。 泄油器被打开,均不出油。
左上图表明有泵问题严重(衬套间隙磨大,各节缸套“不对中” 应该及时修 左上图表明有泵问题严重(衬套间隙磨大,各节缸套“不对中”),应该及时修 表明有泵问题严重 井换泵。 井换泵。 为油管螺纹漏失时的示功图,油井严重减产或不出油, 右上图 为油管螺纹漏失时的示功图,油井严重减产或不出油,抽油机停抽 时间越长,图形上下平行线距离变小,如果某井油管漏失并且泵阀漏失, 时间越长,图形上下平行线距离变小,如果某井油管漏失并且泵阀漏失,图形 均有两者特征。 均有两者特征。 左下图上下曲线有对称性凸出 属于一段衬套过紧, 上下曲线有对称性凸出, 左下图上下曲线有对称性凸出,属于一段衬套过紧,但是泵的阀工作正常 不需作业换泵,生产一段时间后就会正常。 ,不需作业换泵,生产一段时间后就会正常。 右下图为有振动特征 抽油机平衡块偏重) 为有振动特征( 间隙磨大的地面示功图。 右下图为有振动特征(抽油机平衡块偏重)时,间隙磨大的地面示功图。
左上图在上冲程运动时曲线产生“斜下”现象, 左上图在上冲程运动时曲线产生“斜下”现象,是柱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磨大后 在上冲程运动时曲线产生 所测的示功图,该井需要作业换泵。 所测的示功图,该井需要作业换泵。 右上图是泵的缸套被磨坏 是泵的缸套被磨坏、 拉槽” 下曲线呈对称性缺损面积。 右上图是泵的缸套被磨坏、“拉槽”,上、下曲线呈对称性缺损面积。 左下图表明柱塞在上行过程中脱出工作筒 需要下放光杆,对小防冲距。 表明柱塞在上行过程中脱出工作筒, 左下图表明柱塞在上行过程中脱出工作筒,需要下放光杆,对小防冲距。 右下图为上碰特征 使用杆式泵时可见右上方长角,此种情况防冲距过大, 为上碰特征, 右下图为上碰特征,使用杆式泵时可见右上方长角,此种情况防冲距过大, 内工作筒漏油,油井不可能出油,要求对小防冲距,使杆式泵工作筒的“止环” 内工作筒漏油,油井不可能出油,要求对小防冲距,使杆式泵工作筒的“止环” 坐严不漏。 坐严不漏。
图中所示的行程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越大,说明动载越大; 图中所示的行程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越大,说明动载越大;另 越大 外,冲数越快,动载也越大。在分析地面示功图时,必须注意这 冲数越快,动载也越大。在分析地面示功图时, 种“倾斜”规律。 倾斜”规律。
二、典型示功图分析
所谓典型示功图是指某一因素 十分明显,其示功图形状代表了该 因素影特征分析— 理论示功图特征分析—弹性抽油杆静载示功图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 实际上金属是有弹性,会“形变”的,因而使增载过程和卸载过程都 形变” 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卸载后缩短,都是倾斜着上下, 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受力后伸长,卸载后缩短,都是倾斜着上下,与位移 过程成线性的线段。这一变形过程是由于抽油杆伸长和油管缩短、抽油杆 过程成线性的线段。这一变形过程是由于抽油杆伸长和油管缩短、 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成的。这类的图形,是地面示功图,是一般浅井( 缩短和油管伸长所造成的。这类的图形,是地面示功图,是一般浅井(油 层供油充分,无气体影响,沉没压力较高时) 常见的理想示功图。 层供油充分,无气体影响,沉没压力较高时)中,常见的理想示功图。
左上图为泵固定阀漏失的示功图。示功图左下方呈圆形缺损; 左上图为泵固定阀漏失的示功图。示功图左下方呈圆形缺损;如果阀或阀座被严重 为泵固定阀漏失的示功图 刺坏时,不出油,下行曲线呈图中虚线形状。 刺坏时,不出油,下行曲线呈图中虚线形状。 右上图为进油部位堵塞 示功图左下角多一面积,且下行曲线呈圆弧形, 为进油部位堵塞, 右上图为进油部位堵塞,示功图左下角多一面积,且下行曲线呈圆弧形,油井 不出油,井口检查为软性碰泵,不出油。 不出油,井口检查为软性碰泵, 不出油。 左下图是动力仪操作问题或是测试仪器有问题时所测得的图 是动力仪操作问题或是测试仪器有问题时所测得的图, 左下图是动力仪操作问题或是测试仪器有问题时所测得的图,左下部位呈三角 形缺损,其实油井生产正常。 形缺损,其实油井生产正常。 右下图为防冲距太小 柱塞在下冲程近下死点处发生硬性碰泵。 为防冲距太小, 右下图为防冲距太小,柱塞在下冲程近下死点处发生硬性碰泵。对于这类井应 该及时停抽,重对防冲距,避免长时间碰泵而撞掉泵筒发生落井事故。 该及时停抽,重对防冲距,避免长时间碰泵而撞掉泵筒发生落井事故。
左上图为受蜡影响、产量下降的示功图, 下冲程的曲线呈不规则的“ 左上图为受蜡影响、产量下降的示功图,上、下冲程的曲线呈不规则的“大牙齿 为受蜡影响 ”状 右上图为管线内堵塞或井口闸门没有开通时的示功图 为管线内堵塞或井口闸门没有开通时的示功图, 右上图为管线内堵塞或井口闸门没有开通时的示功图,其特征为上行载荷增 曲线平行。 加,曲线平行。 左下图的上 下行曲线呈凸状,是由于油稠,由于上、 的上、 左下图的上、下行曲线呈凸状,是由于油稠,由于上、下冲程的行程中间速 度较快,阻力大所致。 度较快,阻力大所致。 右下图表示泵挂较深的井 冲数快造成图形倾斜,是由于动载增大, 表示泵挂较深的井, 右下图表示泵挂较深的井,冲数快造成图形倾斜,是由于动载增大,冲程损 失增加。 失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