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店铺基本要求面积:20——100平方,50——60平方最佳。
体形:十字路口在转角处、一般长方形最佳。
层高:3米最佳装修:在不影响物业主体结构前提下,可自由作出局部改建及间隔调整。
结构:无柱子最佳、如有应规格一致、排列整齐。
设施:通水、电、消防合格、排水正常。
证件:相关证件齐全合法。
租凭:开发商、房东最佳。
若是转让需房东认可。
租期:五年以上最佳、最低三年。
费用:租金押1交1月,押1交3月,转让费2—5万。
商圈半径为200米,在方圆200米的范围内至少有3000个固定商圈人口。
二、商圈分析1、地理位置细分策略地理位置细分的策略是指对气候、地势、用地形式及道路关联程度等地理条件进行细微分析后,对商店位置做出选择的策略。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分:(1)商店选址与路面、地势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商店选址都要考虑所选位置的道路及路面地势情况,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商店的建筑结构和客流量。
通常,商店地面应与道路处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样有利于顾客出入店堂,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但在实际选址过程中,路面地势较好的地段地价都比较高,商家在选择位置时竞争也很激烈,所以,在有些情况下,商家不得不将商店位置选择在坡路上或路面与商店地面的高度相差很多的地段上。
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考虑商店的人口、门面、阶梯、招牌的设计等,一定要方便顾客,并引人注目。
(2)商店选址与地形的关系地形、地貌对商店位置的选择的主要影响表现在:方位情况。
方位是指商店坐落的方向位置,以正门的朝向为标志。
方位的选择与商店所处地区气候条件直接相关。
以我国北方城市为例,通常以北为上,所以一般商业建筑物坐北朝南是最理想的地理方位。
走向情况。
走向是指商店所选位置顾客流动的方向。
比如,我国的交通管理制度规定人流、车流均靠右行驶,所以人们普遍养成右行的习惯,这样,商店在选择地理位置进口时就应以右为上。
如商店所在地的道路如果是东西走向的,而客流又主要从东边来时,则以东北路口为最佳方位;如果道路是南北走向,客流主要是从南向北流动时,则以东南路口为最佳。
交叉路口情况。
交叉路口一般是指十字路口和三岔路口。
一般来说在这种交接地,商店建筑的能见度大,但在选择十字路口的那一侧时,则要认真考察道路两侧,通常要对每侧的交通流向及流量进行较准确的调查,应选择流量最大的街面作为商店的最佳位置和店面的朝向。
如果是三岔路口,最好将商店设在三岔路口的正面,这样店面最显眼;但如果是丁字路口,则将商店设在路口的"转角"处,效果更佳。
2.潜在商业价值评估策略潜在商业价值评估是指对拟选开业的商店位置的未来商业发展潜力的分析与评价。
评价商店位置的优劣时,既要分析现在的情况,又要对未来的商业价值进行评估,这是因为一些现在看好的商店位置,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可能会由热变冷,而一些以往不引人注目的地段,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繁华闹市。
因此,商店在选址时,更应重视潜在商业价值的评估。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所选的商店地址在城区规划中的位置及其商业价值。
●是否靠近大型机关、单位、厂矿企业。
●未来人口增加的速度、规模及其购买力提高度。
●是否有"集约效应",即商店建设如果选在商业中心区,虽然使商店面对多个竞争对手,但因众多商家云集在一条街上,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因而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物,从而产生商业集约效应。
所以"成行成市"的商业街,也是商店选择位置需重点考虑的目标。
3、出奇制胜策略商店选址时既需要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同时又应该将它看成一种艺术。
经营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市场商机,用出奇制胜的策略,与众不同的眼光来选择商店位置,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全美洲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联合商店的总经理萨姆?沃尔就是采用"人弃我取"的反向操作策略,把大型折价商店迁到不被一般商家重视的乡村和小城镇去。
因为那里的市场尚未被开发,有很大潜力,同时又可回避城区商业日益激烈的竞争。
小故事:新加坡著名华商董俊竞创建的"诗家董"百货集团,在商店选址问题上,力排众议,选择一块人们普遍认为风水不好又面对坟场的地段作店址。
后来这块地方很快成为商家云集的地方,成为世界上租金矗昂贵的地段之一。
董俊竞之所以不信风水选这块地作店址,主要是他注意到每天都有不少外国人通过这里到城里去,这里有可能发展为交通要道。
4、配合所选行业营业地点的选择与营业内容及潜在客户群息息相关,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消费对象,黄金地段并不就是惟一的选择,有的商店开在闹市区生意还不如开在相对偏僻一些的特定区域,例如卖油盐酱醋的小店,开在居民区内生意肯定要比开在闹市区好;又如文具用品店,开在黄金地段也显然不如开在文教区理想。
所以,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经营行业和项目来确定最佳的开店地点。
5、专家咨询策略对于较大型商业的投资来说,商店位置的选择是重要战略决策。
为避免重大损失,经营者应请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对所选择的商店位置进行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如对交通流量、人口与消费状况、竞争对手等情况逐一摸底分析,综合评价优劣,再做出选择,使商店地址的选择具有科学性。
评估店址好坏,周围情况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
有的商店虽然开在区域干道旁边,但干道两边有栅栏,使生意大受影响。
因此在选择临街铺面时,对有车道和人行道的街道,要注意街道宽度为25米左右(或人行道宽度在5-10米)最易形成人气。
这样的宽度,车辆行驶时视线很自然能扫到街两边的铺面,行人在街道边行走,也能很自然地进入商店,如果街道过宽有时反而聚不起人气。
还有一种街道是车道、自行车和人行道分别被隔开,这种方式形成了一种封闭交通,对开设店面不太有利。
一般来讲,凡居民较集中的地方都可以建立商店。
选择店址还必须观察行人来店的目的,是匆匆过路,还是溜达消遣,同一地点很可能白天人如潮涌,晚间却空无一人,所以要日夜观察,如果看到人多,不深究行人的目的(比如有很多人经过此地只是换车)就贸然开店,很可能会导致失败。
开店选址,应对不宜开店的区域心中有数。
最常见的有下面几种:1、在坡路上在正常情况下,商店场所地面应与道路路面基本处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样比较有利于顾客人店,被认为是理想的地理位置。
商店设在坡路上,一般认为是不可取的。
然而,有一些商店会遇到此种情况,如位于山城的商店。
因此,如果商店不得不设在坡路上的话,就必须考虑在商店与路面间的适当位置设置入口,以方便顾客进出。
另外,在橱窗的位置、通道的安排、商品的陈列等方面,都应当有适当的设计。
2、路面与商店地面高低悬殊这种地方不宜开设商店。
但是,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在地下、楼上的楼层或在有几级台阶的房屋开设商店,却是常有的事情。
遇到这种情形时,对于商店的门面、人口、天花板和招牌等设计安排便应特别注意,既要有利于吸引顾客进入店内,又要方便出入,楼梯、阶梯门的宽度尤应仔细推敲一番。
3、快速车道边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越来越多。
由于快速通车的要求,高速公路一般有隔离设施,两边无法穿越。
公路旁也较少有停车设施。
因此尽管公路边有单边的固定与流动顾客群,也不宜作为开店选址的区域。
人们往往不会为一项消费而在高速公路旁违章停车。
4、居民少或人口增长慢的地方这种地区不宜作为商店的新店址,这是因为在缺乏流动人口的情况下,有限的固定消费总量不会因新开商店而增加。
下面几个地方是我们开店所积累起来的经验,作为一个刚刚踏人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绝招,选址最好选在下面这些地方,然后再做一个调查。
(1)交通便利的地区,或者在几个主要车站的附近。
可以在步行不超过20分钟的路程内的街道设店。
街道两侧,以行人多的一边开店为好。
(2)接近人们聚集的场所。
如剧院、电影院、公园等娱乐场所附近,或者大工厂、机关附近,一方面可吸引出入行人经过,另一方面易于顾客记住商店的地点,来过的客人向别人宣传介绍,会比较容易指引人光顾。
(3)选择人口有增加趋势的地方。
企业、居民区和市政的发展,会给商店增添更多的顾客而使其经营上更具发展潜力。
(4)同类商店聚集的地方。
大量事实证明,对那些经营选购耐用品的商店来说,若能集中在某一个地段或街区,则更能招揽顾客。
(5)要选择较少横街或有障碍物的地方。
许多时候行人过马路因躲避车辆或其他行人,容易忽略一边的商店。
(6)与其选择现在经营困难的商店位置,不如选择不远的将来会由冷变热的未被人看好的街道。
(7)有时与其定好商店经营方向再去寻找经营场所,不如先找一个地点适中、价格低廉的营业场所,再根据周边环境情况确定经营方向。
另外,开店选址要以下面这些内容为调查重点,然后根据这些调查结果,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址才可万无一失。
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战略与百货公司和大型连锁超市不同,它在进入某个目标市场之前先划分商圈,再根据既定的原则,在商圈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店址。
1.商圈划分商圈的划分不是以服务半径为原则,而是以便利性为原则,即以住宅小区为商圈的重心,根据街区和主干道的自然走向确定商圈范围。
商圈确定后,便要根据既定的选址原则,在商圈范围内寻找合适的铺面,然后再根据已确定的铺面位置和面积,决定该商圈内的便利店数量。
2.选址的原则(1)居民区入口处或主要交通道路。
便利店的目标顾客为稳定的居民,应考虑居民出入小区的路线。
(2)面积限制在50―200平方米以内。
这个面积限制是便利店的最佳面积范围,既不会因面积太大而导致投入(例如便利店的设备和装修等)和费用(例如租金与人工费用等)太高,又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商品陈列面摆放所需的商品。
(3)便利店应保证在建设物的底层开设店铺,一般不要设在夹层或二层,楼层间高度保证在3米以上。
(4)足够的配电功率,完善的水电和消防设施等。
1、150米半径内居民不少于1万人,其中200米半径内不少于2000户;2、位于社区商业中心街道(动线上)。
东西走向街道最好座北朝南;南北走向街道最好座西朝东,尽可能位于十字路口的西北拐角;3、与超市、商厦、饭店、24小时药店、咖啡店、茶艺馆、酒吧、学校、银行、邮局、洗衣店、冲印店、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集客力较强的品牌门店和公共场所相邻;4、独立商铺或楼房底层,门面展开宽度不少于6米;5、门窗可改装为落地式大玻璃结构;6、店铺产权清晰且至少可使(租)用6年;7、有正常排水排污通讯五台空调主机位;8、店前空地不少于店内经营面积,可停放20辆以上自行车及摩托车。
店前或附近50米内可停放2辆以上小汽车;9、店面、店侧及店前可发布(安装)30平方米以上的广告牌;10、社区居民文明素质较高,治安状况良好;11、社区交通方便、通畅,与过街天桥、过街地下通道、公共汽车站、地铁站口、轻轨站口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交通设施相邻;12、社区地方政府执法文明,注重社区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