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学教学论1:[论述题]化学课程标准与化学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学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不同版栖的教材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人视觉、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课程标准可以通过教材不断检验来完善。
1、请简述什么是评价?什么是化学实验教学评价?参考答案:评价(evaluation),是指事物价值的判断。
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教学目标,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手段,通过评价者之间的“协商”,对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过程。
2:[论述题]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它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并非是三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
3:[填空题]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组成,必修包括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_ 、_____ 、 _____ 和 _____ 。
参考答案: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4:[填空题]在选择化学教育内容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趋向。
主要分为_____ 、_____ 两种课程观。
参考答案:主要分为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和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观5:[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新教材具有的新功能()A: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 B:引导学生对他人进行评价C: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D: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参考答案:B6:[单选题]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
A:教学科目 B:教学进程 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 D:前三项都包括答案D7:[单选题]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词语中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A:死记硬背 B:认识 C:形成 D:发现参考答案:A8:[论述题]举例说明化学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参考答案:1.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
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来,尤其近200年来,化学更是功不可没:化学工业及化学相关工业促进了社会进步,提升了人类文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战胜疾病的能力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更给力了。
化学为促进其他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个人发展的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识性知识和技能都涉及化学,掌握这些化学知识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例如:温度计打烂了,懂得用硫磺去覆盖它;铝盒不能用来长期装酸菜或者碱性的东西;煤气泄漏不能开换气扇;不能过量饮酒;火腿肠不宜多吃等。
9:[填空题] 21世纪学习观的四个教育支柱是、、、。
参考答案:1.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10:[判断题]化学是一门只重实验不重理论的科学。
参考答案:错误11:[单选题]人文主义的化学教育观的培养目标是A:化学英才 B:具有基本化学科学素质的公民C:科学家 D:教育家参考答案:B12:[单选题] 体现了化学的隐性价值的是()A: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B:丰富日用生活品 C:开发新能源 D:破除宗教迷信参考答案:D 1:[论述题]什么是合作学习?它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模式。
特点:分工合作、异质分组、积极互助、奖励体系、资源共享。
2:[论述题]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参考答案: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及计划搜集资料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以及根据现实条件灵活运用科学结论3:[论述题]合作学习中小组构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小组构建的基本原则组内异质:从小组的构成看,成员在性别、个性特点、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需有明显的差异。
由于组内各成员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有效地展开互助与合作,最终促进组内每个成员在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提高。
组间同质: 小组与小组之间力量需要均衡,有利于小组间展开良性竞争,同时便于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效进行公平的比较和评价。
4:[填空题]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包括、、、和。
答案:有效原则、科学原则、方便原则、经济原则、实验优先原则5:[论述题]请简要列举教学媒体选用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1、不能滥用教学媒体。
2、使用教学媒体要有重点。
3、不能用教学媒体代替教师讲课。
4、使用教学媒体时要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5、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6:[判断题]学生能力有限,不足以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看书做作业。
答案:错误7:[判断题]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答案:正确8:[判断题]探究学习只是学生娱乐的一种活动,对化学学习没有益处。
参考答案:错误9:[填空题]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1、问题式合作学习。
2、表演式合作学习。
3、讨论式合作学习。
4、论文式合作学习。
5、学科式合作学习。
10:[填空题]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
参考答案:探究式学习的形式有小组活动、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形式)、头脑风暴、角色扮演、WebQuest(也称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等。
参考答案:C小组活动,脑风暴,角色扮演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二、选择题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AC)A、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质量不变B、反应前后体系的总物质的量不变C、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都伴随着电子的转移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D)A、蔗糖溶解于水B、从海水中晒盐C、铁的生锈D、蜡烛的燃烧3、烯烃的通式是(B)A、CnH2n+2B、CnH2nC、CnH2n-2D、CnH2n-6三、简答题1、请说明石油分馏的原理。
答:烃(碳氢化合物)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升高,在加热时,沸点低的烃类先气化,经过冷凝先分离出来;温度升高时,沸点较高的烃再气化再冷凝,借此可以把沸点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分离,这种方法叫分馏,所得产品叫馏分。
四、计算2、10g NaOH配制成1L溶液,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若从中取出25ml,其浓度是多少?其中有多少摩尔的Na+?答案: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g÷40g/mol÷1L=0.25mol/L从中取出25ml,其浓度还是0.25mol/L。
Na+的含量为:0.25mol/L×25/1000L=6.25×10-3mol11:[单选题]探究学习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 A:教师为主 B:课本为主C:学生为主参考答案:C 12:[单选题]比起一般讲授法,设问讲授法更能提高学生的:A:系统知识B:创造思维C:学习习惯参考答案:B1:[论述题]名词解释:绿色化学微型化学实验参考答案: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而今天的绿色化学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
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
利用太阳能为目的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制造和储藏技术的开发,并考虑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微型化学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
2:[论述题]名词解释:问题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科学史例法参考答案:问题情境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
范例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一系列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等特殊例子的比较学习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然后借助这种一般规律去进行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
科学史例法的当代倡导者是美国科学教育家、美国前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B.Conant),在理科教育改革运动中,被引入高中的理科教学中。
科学史例法是一种应用科学史例,如科学发现的过程,科学理论演变的情况,科学思想的形成,科学史上的科学方法,科学家的生平与贡献等来进行理科教学的方法。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读写能力的人。
科学的读写能力包括三个方面:解科学的主要概念和原理;理解科学研究的各个过程;理解科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3:[论述题]名词解释: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参考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
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程序教学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问题,系统排列起来,通过编好程序的教材或特制的教学机器,逐步地提出问题(刺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回答问题后立即就知道学习结果,确认自己回答的正确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