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概况

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概况

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概况1.1 机器人定义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

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如移动机器人、微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空间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

对不同任务和特殊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机器人与一般自动化装备的重要区别。

这些机器人从外观上已远远脱离了最初仿人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形状,更加符合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其功能和智能程度也大大增强,从而为机器人技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概况首先介绍一下机器人产生的背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它应该说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共同的一个综合性的结果,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重大影响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归功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加强了经济的投入,就加强了本国的经济的发展。

比如说日本,战后以后开始进行汽车的工业,那么这时候由于它人力的缺乏,它迫切需要一种机器人来进行大批量的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的劳动强度,这是从社会发展需求本身的一个需求。

另一方面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人类的发展随着人们逐渐的这种社会发展的情况,人们越来越不断探讨自然过程中,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认识自然过程中来需求能够解放人的一种奴隶。

那么这种奴隶就是代替人们去能够从事复杂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实现人们对不可达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也是人们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需要。

但另一方面,尽管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好的想法,但是它也归功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证。

那么下面谈一下就人们很关心的问题,为什么要发展机器人那么简单说,机器人有三个方面是我们必要去发展的理由:一个是机器人干人不愿意干的事,把人从有毒的、有害的、高温的或危险的,这样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机器人可以干不好干的活,比方说在汽车生产线上我们看到工人天天拿着一百多公斤的焊钳一天焊几千个点,就重复性的劳动,一方面他很累,但是产品的质量仍然很低;另一方面机器人干人干不了的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发展的一个理由,比方说人们对太空的认识,人上不去的时候,叫机器人上天,上月球,以及到海洋,进入到人体的小机器人,以及在微观环境下,对原子分子进行搬迁的机器人,都是人们不可达的工作。

上述方面的三个问题,也就是说机器人发展的三个理由。

那么总结一下,机器人有三个发展阶段,那么也就是说,习惯于把机器人分成三类,一种是第一代机器人,那么也叫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是通过一个计算机,来控制一个多自由度的一个机械,通过示教存储程序和信息,工作时把信息读取出来,然后发出指令,这样的话机器人可以重复的根据人当时示教的结果,再现出这种动作,比方说汽车的点焊机器人,它只要把这个点焊的过程示教完以后,它总是重复这样一种工作,它对于外界的环境没有感知,这个力操作力的大小,这个工件存在不存在,焊的好与坏,它并不知道,那么实际上这种从第一代机器人,也就存在它这种缺陷,因此,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人们开始研究第二代机器人,叫带感觉的机器人,这种带感觉的机器人是类似人在某种功能的感觉,比如说力觉、触觉、滑觉、视觉、听觉和人进行相类比,有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比方说在机器人抓一个物体的时候,它实际上力的大小能感觉出来,它能够通过视觉,能够去感受和识别它的形状、大小、颜色。

抓一个鸡蛋,它能通过一个触觉,知道它的力的大小和滑动的情况。

那么第三代机器人,也是我们机器人学中一个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级的阶段,叫智能机器人,那么只要告诉它做什么,不用告诉它怎么去做,它就能完成运动,感知思维和人机通讯的这种功能和机能,那么这个目前的发展还是相对的只是在局部有这种智能的概念和含义,但真正完整意义的这种智能机器人实际上并没有存在,而只是随着我们不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富,它内涵越来越宽。

那么从三代机器人发展过程中,从另一个方面,我们对机器人从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分类,比如说工业机器人,它包括点焊、弧焊、喷漆、搬运、码垛,在工业现场中工作的这种机器人,我们统称为工业机器人,那么从不同的应用中,到水下去作业的叫水下机器人,到空间作业的叫空间机器人,同时又存在农业、林业、牧业,对医疗机器人叫医用机器人,还包括娱乐机器人,建筑和居室上用的机器人,所以从应用分类,它包括从行业、应用角度,也可以进行这样简单的分类。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机器人发展的基本概况。

刚才谈到了日本在20 世纪60年代和美国都在开始进行机器人的研究,由于我们国家存在很多其他的各种因素、问题。

我们国家在机器人的研究,在20 世纪70 年代后期,当时我们在国家北京举办一个日本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展览会,在这个会上有两个产品,一个是数控机床,一个是工业机器人,这个时候,我们国家的许多学者,看到了这样一个方向,开始进行了机器人的研究,但是这时候研究,基本上还局限于理论的探讨阶段,那么真正进行机器人研究的时候,是在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将近这二十年的发展,发展最迅速的时候,是在1986 年我们国家成立了863 计划是高技术发展计划,就将机器人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的主题,国家投入将近几个亿的资金开始进行了机器人研究,使得我们国家在机器人这一领域得到很速地发展。

机器人虽已步入而立之年,但机器人的大发展,却是在1980 年它满20 周岁以后才开始的,因此有人将这一年称之为“机器人之年”。

30 多年来,机器人已经历了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并发展到第二代感觉型机器人,正进入第三代智能型机器人。

息或程序(而不是通过运动示教)来进行操作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决定自己动作的机器人。

1日本的机器人概况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在1968 年从美国恩格尔公司买得了机器人专利,开始在日本研制机器人,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该公司便生产出第一批有实用价值的机器人。

日本起步虽比美国稍晚,但后来居上,它正以比美国快两倍的速度推广机器人的应用,它所生产和安装的机器人数量已大大超过美国,被誉为一号“机器人王国”。

2美国的机器人概况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诞生在美国,世界上最早使用机器人的也是美国,1961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Chrysler 公司最先购买了第一批商业化生产的机器人系统,开创了机器人用于汽车工业的先河。

1971 年,通用汽车公司又第一次用机器人进行点焊。

3西欧的机器人概况西欧是仅次于日美机器人的生产基地,也是日美机器人的重要市场。

在西欧众多的国家中,以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瑞典和西班牙等为西欧主要生产和使用机器人的国家。

4前苏联的机器人概况前苏联发展机器人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优先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生产部门和直接影响工人健康的场所;二是在技术水平高、操作使用条件成熟的专业化生产部门使用机器人。

苏联解体以前已开始研制带有控制器(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的更复杂和昂贵的工业机器人。

前苏联还通过原经互会国家,采取协作和专业化形式加速工业机器人的生产。

5机器人的未来据世界未来学预测:90 年代更长时间内,世界上将出现十大变化,其中一大变化是:智能机器人将大量出现,今后50 年内,这种机器人将十分普及,虽然90 年代还不能普及,但技术上将有突破性进展。

因此,智能机器人已成为各国高技术发展的规划的热点。

2 机器人的总体设计2.1 机器人的技术参数1 额定负荷:10--20Kg 2 自由度数:4 3 最大线位移:手臂垂直位移500mm 手臂水平位移500mm 4 最大角位移:手臂相对垂直轴300 度;手腕相对纵轴90 度、180 度5 线位移速度:沿垂直轴0.1-0.5 m/s;垂直轴0.5-1.0 m/s 6 角位移速度:沿垂直轴60 度每秒;垂直轴0.008-1.0 度每秒7 加紧-松开时间:2 s 8 被加持零件直径:50、100mm2.2 机器人的坐标形式机器人的坐标可分为四类:直角坐标、圆柱坐标、球坐标、关节机器人。

1.直角坐标机器人的特点:1 多自由度运动,每个运动自由度之间的空间夹角为直角。

2自动控制的,可重复编程,所有的运动均按程序运行。

3 一般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机械系统、操作工具等组成。

4灵活,多功能,因操作工具的不同功能也不同。

5 高可靠性、高速度、高精度6 可用于恶劣的环境,可长期工作,便于操作维。

如图2.21 所示图2.1 直角坐标机器人2 .圆柱坐标型机器人。

包括上下圆盘的旋转台相对于包括上下固定板的框架旋转。

丝杠和导杆安装在上下圆盘上。

第一螺母总成安装到丝杠。

第二螺母安装到导杆,第一螺母总成和第二螺母安装在移动件上。

轴结构包括:具有纵向空腔的内轴,外轴和一中间轴,它们与内轴同心并可分开地旋转。

设有一对臂驱动轴的臂支撑框架安装在轴结构上。

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驱动装置,相对于框架旋转旋转台,相对于旋转台旋转丝杠,并相对于旋转台旋各轴如图2.2 所示2.2 直角坐标机器人3.球坐标型机器人的空间运动是由两个回转运动和一个直线运动实现的。

这种机器人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精度不很高。

主要用于搬运作业。

如图2.3 所示图2.3 球坐标机器人4.关节型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和直角坐标机器人等。

按主要功能特征及应用分类为移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等。

如图2.4 所示图2.4 关节坐标机器人2.3 机器人设计方案与论证经小组讨论,鉴于直角坐标型机器人没有旋转运动自由度,不能完成任务书所给要求,关节型机器人结构要求高,不易于完成结构与传动设计,且设计成本高于其他两种机型,故确定选用圆拄直角坐标型机器人作为此次毕业设计的最终方案。

2.4 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1. 运动方案设计该机器人的自由度数为四,主要分为机身回转部分,手臂纵向移动,手臂横向移动,手爪的旋转这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一个自由度。

其中机身回转部件是靠电机是带动减速器等装置来提供回转自由度,从而带动整个机器的运动。

机器人的手臂纵向移动是靠电机带动滚珠丝杠来提供移动的,而机器人横向移动也是靠电动机带动滚珠丝杠提供伸缩性能的,手爪是靠汽缸来带动的。

2. 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根据动力和速度参数,选择驱动方式,机身回转是靠带电机带动联轴器,然后连接减速器,减速器连接小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带动转盘转盘带动机身以上部分的回转机器人的手臂纵向移动是靠电机驱动,其传动装置是带东滚珠丝杠和一个滑块来提供移动的,而机器人横向移动也是靠电动机带动滚珠丝杠提供伸缩性能的,手爪是靠汽缸来带动类似齿轮齿条的来进行抓放,和汽缸来进行旋转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