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五篇模版)第一篇: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要求,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手段,广泛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科普知识,增强家长的防护意识,减少和降低该病的感染、发生和流行,保护广大幼儿的健康。
二、活动目标:1.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科学认识,保障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通过宣传活动,增强幼儿及家长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洗手等卫生习惯三、活动主题:“加强手足口病宣传教育,提高防控意识”四、培训对象和人数小班家长,人数:143人四、具体安排:开展以防控手足口病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特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实施方案制定如下:1、成立小组,分管事项。
建立了培训活动小组,认真制定“手足口病宣传教育”相关的培训以及活动的方案。
组员:徐萍、毛怡、吴雪妹,各年级组长,保育组长并落实分管事项。
2、开展幼儿洗手教育由保健医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六步洗手法进课堂教育。
并邀请家委会协助委派家长轮流每日指导孩子在园门口进行洗手步骤的配合,保证孩子能认真规范地进行洗手,养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结合每月星宝宝活动,评选“最干净小手奖”。
3、开展家长讲座邀请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了“幼儿园常见肠道传染病知识讲座”,重点是手足口病的症状、预防、治疗、护理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家长通过听取讲座,对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措施有近一步了解。
4、各班教师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图片、视频等向孩子们介绍了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传播途径、如何预防、六步洗手法等健康知识,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确保身体健康。
5、宣传资料通过微信推送、家园联系、保健园地、以及发放手足口病宣传资料等多种宣传途径,向家长们传递健康科学的理念和相关知识的科学常识。
6、开展培训问卷活动。
利用问卷进行培训前和培训后的调查,向家长了解关于手足口病认知水平、包括引起的传染源,症状,传播途径、日常卫生习惯等,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评价,了解家长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家长负责的态度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严防传染病在幼儿园内发生、流行,切实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并撰写总结。
沙霞幼儿园2018.3.1“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总结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 岁以下的婴幼儿,托幼机构是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发病很容易引起聚集,所以此病是幼儿园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目前尽管有疫苗,但主要还是针对重症EV71感染的疫苗,同时也没有什么针对性的特效药物,4-9月手足口病处于多发阶段,是流行的高峰期。
所以我园开展了以“加强手足口病,提高防控意识”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除了让孩子们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更让家长也共同参与其中,一起培养孩子良好地洗手卫生习惯,使孩子们能健康地成长。
活动具体内容一、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
1、开展正确洗手健康教育活动。
为增强幼儿的健康卫生意识,让幼儿了解正确洗手的健康知识,由各班老师组织幼儿通过图片讲解,演示正确洗手的步骤,并让幼儿一起跟着老师做做洗手操,通过动动玩玩的实践,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直观地学习掌握应该怎样正确洗手方法,并通过有趣生动地讲解,使孩子们明白正确洗手的重要性。
2、我们两位保健员分别对小班的幼儿进行了洗手教育,通过讲故事和观看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洗手,以及该在什么时候,如何进行正确的六步骤洗手。
通过生动的讲课让孩子在一日生活中增强卫生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改正经常将手放入口中等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习惯。
3、结合每月星宝宝活动,在各班中开展“最干净小手”评选活动,对评班级中选出的“最干净的小手”幼儿给予鼓励和奖励。
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孩子中形成了讲卫生意识。
二、多途径增长家长科普知识,增强防控意识在幼儿园保健栏张贴宣传板报;并进行手足口病预防资料发放;通过老师对家长群进行微信推送;六步洗手图互动版,兴起防病热潮,增强家长防控意识,丰富家长防病知识。
三、医教结合宣传,开展小班家长问卷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园小班儿童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了解家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我们以医教结合的形式,依托社区卫生中心医生的指导力量,保健事先和社区医生沟通,准备好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提前发放,以统计结果数据为依据,邀请社区医生有正对性地开展相关内容的讲解。
四、活动覆盖率培训参与人数:143(5个小班的家长),覆盖率:100%五、相关知识知晓率(见培训前后问卷统计表)六、效果分析和反思1、手足口病是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我们先后对全体小班家长开展了一次相关手足口病健康卫生知识的培训前后的调查。
为使家长对手足口病有一个更全面了解,更新一些错误的观念,了解相关的科学常识,使孩子在出现早期症状后,就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同时解除家长对一旦幼儿园班级发生病情后的担心以及恐慌的情绪,我们邀请了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对小班全体家长进行了一次有关手足口病的科普讲座。
从调查问卷的先后统计情况来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2、调查内容包括基础情况,知识认知以及行为指导和态度等共20项调查,经过认真统计,大部分家长对于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有勤洗手、勤通风的意识。
但是在部分手足口病的知识、态度与行为方面存在一定欠缺。
共有3项内容的知晓率较低,如;对于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的知晓率较低一些,有68.5%,对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相似性和区别以及是否有相应的疫苗,分别为49.7%,47.6%,还有对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和传播途径知晓率也稍低,分别为78.3%、72.7%;对于家长对幼儿的行为指导内容,如正确洗手六步骤方法、对孩子玩具杯子等密切接触物品定期清洁消毒率也偏低,分别为76.2%和65.7%。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见孩子的洗手习惯没有很好养成,小班儿童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其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发展往往会受到各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更需要家长培养幼儿讲卫生的意识以及对正确六步洗手法了解和掌握,对孩子的养成认真洗手习惯具有直接影响。
还有一项是上级卫生部门要求幼儿不带玩具的内容占到79%,所以晨检时分,时常有小班幼儿带玩具现象,同时也说明老师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这项内容有忽视。
3、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再次发放培训后问卷,并进行了统计,对幼儿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应。
有7项内容的知晓率都达到了100%以上;7项内容达到了95%以上。
其中是否由病毒引起、此病的发病高峰、最早出现症状、成人不注意卫生是否会传播此病4项内容;以及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和关于手足口病疫苗的问题容知晓率2项内容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另外在培训后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比如是否对幼儿洗手进行指导得到了家长一致认同;同时通过培训使得家长对发生手足口病后的担心程度有了明显下降。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和提高,更充分认识到发生传染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能更好地在家督促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并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
4、但另一方面,仍有部分家长没有对孩子接触的玩具进行定期消毒,部分幼儿还是会晨检时带玩具来,这提示今后针对家长的健康教育需侧重于消毒理念的树立以及消毒方法的普及。
同时。
在家养成洗手习惯提高率还略低,需要家长的在家进行一段时间的坚持和培养。
本次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支持,覆盖率比以往的培训都高。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制作并发放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对手足口病有了更高的警惕性。
在问卷调查中的基本情况和参加培训的人员来看,目前父亲的参加度也有了提升。
另外社区医生的培训也十分受大家欢迎,家长们都认为本次培训中,社区医生介绍的相关知识内容十分清晰,对幼儿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普及 , 以及倡导建立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和收益,减少孩子被感染机会,严防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内发生、流行,切实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沙霞幼儿园 2018.4.30第二篇: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健。
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消毒,轻症儿童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和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教育和卫生部门报告,根据疫情的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诊患儿到专门诊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物品,仪器均要擦拭消毒;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第三篇:手足口病专题健康教育教案手足口病专题健康教育教案——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教学课目: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大家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基本症状,的流行特点,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达到有效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