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最新)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气C.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机物和水2、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3、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4、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A.打“呵欠”会传染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同学想睡觉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5、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大肠杆菌噬菌体,它的细胞结构简单B.乙是毛霉,其营养菌丝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丙是青霉,人类利用它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D.丁是细菌,该细菌有荚膜和鞭毛,靠芽孢繁殖后代6、“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胃B.小肠C.大肠D.肝脏7、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B.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C.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8、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9、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C.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10、下图是人体心脏解剖示意图,其中1—5代表与心脏相连的不同血管,6—9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连主动脉血管1B.4、5静脉与右心房8相连C.与6相连接的血管3是肺动脉D.9与2肺静脉相连11、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12、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13、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14、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比较法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水B.光线C.温度D.湿度16、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A.胰液B.胃液C.胆汁D.唾液1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18、在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下列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是()A.唾液、胆汁、胃液B.胃液、肠液、唾液C.胆汁、肠液、胰液D.胰液、肠液、唾液19、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A.1层B.2层C.3层D.4层20、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A.蛋白质和维生素 B.脂肪和无机盐C.维生素和无机盐 D.蛋白质和脂肪2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2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类人猿23、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24、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25、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A.动脉和神经B.静脉和动脉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_________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_________的结构.3、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4、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_,能储藏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
5、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1、根据下面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__,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________为植物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将来发育成植物的_________.(3)从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来源看,它们都是由花结构中的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以下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
(2)图1制作临时装片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填序号)(3)要将图2的甲换成乙,应转动__________,换用__________物镜观察。
(4)视野中细胞内近似球形结构是___________,含有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
3、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
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1、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能看到一些鼠妇(潮虫)很快就爬走了。
鼠妇生活在花盆底下是因为比较潮湿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将下列过程补充完整:(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方案:①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该同学采取的办法是:在铁盒内一侧放上湿润的土,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 _____土。
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
②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5)表达和交流:①实验时,如果在两侧铁盒中央只放一只鼠妇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应对所得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装置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
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寻找防止食物腐败的简单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新鲜的澄清的肉汤等量的放入如图甲乙两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的肉汤煮沸,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7天后观察到乙试管中的肉汤依然澄清,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发臭,根据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乙玻璃管弯曲的目的是下列哪一项?____A.防止空气进入 B.防止微生物进入 C.保持温度不变 D.防止肉汤蒸发(2)将甲乙两试管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3)将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为了什么?___________(4)根据7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5)写出一种保存熟食的方法.____________.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1、阅读下列资料,请分析回答问题:资料一:水葫芦是一种我国作为青饲料从南美引入植物。
观察到水葫芦的叶是平行脉,叶柄呈葫芦状,根为须根系,在两棵水葫芦之间,有一根直而硬的根状茎相连,在茎上长有5-6个芽,每个芽将发育为一个新植株。
水葫芦夏季开花,穗状花序,花冠蓝紫色。
资料二: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不同水质水葫芦生长情况:水槽内容物第14天整体生长情况及水质测定12000ml河水(PH值在4.7-5.6)1、2号水葫芦生长良好,Hg2+、Zn2+等金属离子明显减少2 2000ml自来水+60mg尿素3 2000ml自来水+30mg尿素正常生长, Hg2+、Zn2+等金属离子明显减少资料三:水葫芦还能将酚、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
它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优质青饲料,还可当绿肥,生产沼气,作为造纸原料等。
资料四:云南科学家曾尝试将水葫芦的干物质做成饭盒、茶杯等一次性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