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的教育故事案例(优秀5篇)

幼儿园的教育故事案例(优秀5篇)

幼儿园的教育故事案例(优秀5篇)教育故事案例篇一一个满意的教育故事案例和我的不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给大家分享的故事题目是《善于发现》。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阳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有人说教师两袖空空,囊中羞涩。

是的,这就是教师。

教师职业是清贫的,教师职业是辛苦的,教师职业也是平凡的。

今年是我教学的第8年,以前的我给学生的印象总是严厉、严肃。

我的课堂上学生严守纪律,学生都惧怕我。

可是今年换了一个新环境,我发现自己迎来了新的挑战……班里有个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叫王道理,他学习成绩不好,上课调皮捣蛋,这不,他玩起了纸飞机,而且还飞到了其他同学的课桌上,我的课堂怎么允许学生这么地玩,于是,我走下去,先没收,再看看他的听课情况,结果他什么也不会。

六年级了,顶多会点乘除法竖式,我严厉地批评了他。

后来的课堂上,他虽然不扰乱其他学生,但还是做自己的事情。

有一次,上其他课,我发现王道理在后面低着头,偷偷地玩手机。

之后我和老师们了解王道理的情况,这个学生以前就是这样,根本就不学习,考试各科都不及格,家长也不过问他学习。

学生们也不招惹他。

犯了错,老师找其谈话,他也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个不认事实,胡搅蛮缠的捣蛋鬼。

那次,王在课堂上跟女同学说了一些很流氓的话,女同学气的都哭了,下课后我跟他讲,让道歉,他一口拒绝,说自己没错,其他老师也找其教育。

可是第二天,王居然不来学校以示抗议。

哎!我们老师也拿他没办法。

直到最近,在王身上,我发现了一点异常:下午课堂上,总看到王满头大汗,咦?课前干什么去了?经过一番询问,原来是学校社团要组织五六年级各班之间进行篮球比赛,王每天利用校外的时间和同学们训练篮球,听大家说,他技术全面,能够统领大家。

到比赛当天,我作为场上记分员。

我发现王有着灵活的走位,快速的奔跑,巧妙的传球,和精准的投射,他在场上的表现完全震惊了我,个人拿下30分,我大喊“王,你是好样的!”,同学们更是高呼王的名字,比赛结束,王带领的六2班以44:0和44:8大败其他两个班级,荣获大满贯。

回到教室,我大加赞赏了王:有了王,咱们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从此,课堂上的他学习有了动力,我才发现他脑瓜并不差,正反比例有一定难度,他缺能做的正确,我相信,他若常保持这种学习的热情,考试肯定能及格。

之后,我对王刮目相看,经常鼓励表扬他。

我还对他说,你有这么好的先天优势,说不定将来你就走上体育这条路了,还有,下个学期的校运会上,同学们和老师还期待你更好的表现,你一定能成为运动会上备受瞩目的焦点,成为最耀眼的一颗星。

不是每个同学都能走上学习这条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长处,那即是他成才的方向。

是学校的二课让王有了成就感,找回了自信,正确的认识了自己。

作为教师,我们要“目中有人”,争做伯乐。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从这件事上,我也反思自己:对待特异型学生,我还是存在不足,平时忙于日常教学,缺乏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和钻研,“欲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长流水”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先充实自己。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先好学”,我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唯有这样,才能始终与时俱进,做合格的教师。

幼儿园的教育故事案例篇二案例背景: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将面临新的环境和生活,同时幼儿在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一些孩子在入园之初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哭闹!尤其是2—3岁幼儿,往往会被幼儿园里新鲜的环境、玩具所吸引而暂时忘却对家人的思念,但一到午睡时间,他们又会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情绪,有的甚至哭闹着要回家。

这种强烈的对家人的情感依赖以及对老师的排斥,使孩子不愿午睡,甚至出现惧怕午睡等不适应行为。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如何使幼儿尽量在较短的时间适应午睡呢?案例描述:凯瑞是一个腼腆内向的男孩子,白白净净的,很少说话很安静,也很少与小朋友争执打闹,是个惹人爱的孩子。

但是自入园以来,他从来都不上自己的小床睡觉,不论老师怎样耐心的说教他就是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强行上床他就大声嚎啕大哭,更不要说睡觉休息,如,“你可以先不睡觉,躺在床上玩一会儿”;“老师抱抱你,咱们一起去你的小床上”;“妈妈第一个来接凯瑞”等等方法都不奏效。

我观察到凯瑞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我们身边,看着其他小朋友脱衣服、上床睡觉,像这样已经持续了三天。

在第四天午休的时候,凯瑞还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身子倾斜到一边,两只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我看到他实在撑不住了,就赶紧轻声地说:“凯瑞,咱们去休息一些吧,这样多累啊,跟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去睡觉吧!”凯瑞突然醒了,一字一顿的说:“我不睡觉,我不去睡!”这时我想起来,凯瑞的母亲曾经给说起,凯瑞性格很直拗,不能硬来,在家午休的时间都是三四点。

我想了想便说:“那好吧,你不困就先别睡了。

”这一天凯瑞又没有睡午觉。

第五天依然这样,凯瑞明明很困了,可就是不肯上床睡觉,还是老样子连抱他过去都不肯,我一定要好好想个解决办法。

第六天午休时,我就先让凯瑞站着看其他小朋友脱衣服、换鞋上床,等所有小朋友都上床了,走到他身边,俯下身子拉着小手对他说:“你别站在这里了,老师带你到另一个地方去(凯瑞的小床),那里有你妈妈带来的好东西。

”我看到他倚靠在自己的小床边上,一会儿摸摸自己的小被子,一会儿摸摸自己的小枕头,很是欣喜。

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对凯瑞说:“你的小被子多好看啊,红红的颜色,绣着你的名字,小枕头还有香气呢……这么舒服,其他的小朋友看你不在床上睡觉,可不能让他们用了啊,快点,你赶紧上床来吧,你站着多累啊,坐在床上好好看着你的东西呀。

”凯瑞一听,果然上床了,抱着自己的被子不撒手,我就把被子折好垫起来让他靠着坐,他这样也不舒服,皱着眉头,一副难受的表情,看到其他小朋友都躺下睡了,我顺势说到:“这样舒服吗?”凯瑞回答道:“不好。

”“那就躺着吧,这样好多了吧!”凯瑞说:“好,舒服了。

”待凯瑞躺下后,盖好被子,轻轻抚拍着几下,他就入睡了。

离园时跟凯瑞的母亲交代午休情况,建议家长周末一定要按时休息,不要打乱正常的作息。

回来的新一周,小凯瑞午休更积极了,不用教师催促便能自己上床睡觉了。

案例反思: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进入睡眠时,身体各部位、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因此,幼儿午睡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需要而设置的,它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一节中明确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3-4岁幼儿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休”。

为此,幼儿教师必须做好幼儿午睡的管理工作,应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幼儿午睡,不应该采用强行粗暴的方法迫使幼儿入睡。

幼儿入睡适应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即根据不同的幼儿的特点针对存在的不同问题,施予不同的转化方式,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胆小的孩子,以利于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正如本案例中,倚靠小床、抚摸被褥(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上床抱被、靠被垫坐、躺床入睡等五步骤逐步引导凯瑞小朋友成功入睡。

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从睡前的情绪调节,如播放故事、舒缓的音乐、组织散步等以稳定幼儿情绪;可以创设舒适的睡眠环境方面,如粘贴睡眠中的动物图案、睡前通风、睡时拉上窗帘等,营造一个安静、暖和、舒适、宽松的睡眠环境;可以提前与家长沟通,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如孩子午睡状况,几点入睡?有什么特殊要求?午睡时间多长等,建议休息日在家要坚持给幼儿午睡的习惯,尽可能与幼儿园午睡时间相一致。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耐心地去期待幼儿的转变,还需要有帮助性的引导,不断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则和方法去探索、实践并积累经验,才能有效地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教育故事案例篇三20美金的价值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

”“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非常生气。

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于是,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

“爸爸,谢谢你。

”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我现在够了。

”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亲情和快乐。

给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是拿金钱买不到的。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篇四可乐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的娇惯下变得很“自由”,不是在团体活动时插嘴、乱跑,就是用拳头解决纠纷,做些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提心吊胆,以至于到了大班只要班上出了什么事,孩子们想都不想就说“肯定是可乐干的”。

为了让可乐的行为有所改变,我决定找可乐妈妈谈一谈。

听我简要地说了可乐的表现,可乐妈妈大吃一惊:“小家伙那么调皮,我回家要好好找他!”我忙说:“是啊,如果现在还不开始调整,上小学时就要成问题了!”“我已经做好上小学后天天被教师找的心理准备了。

”可乐妈妈回答得有些无奈。

我听了觉得有些奇怪,可乐妈妈怎样那么快就说泄气话呢于是劝她道:“现在班上一出什么事,小朋友就说是可乐做的,我很不期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可是,小朋友都是在看的,可乐确实总是做一些违反班级常规的事,所以小朋友才会对可乐留下不好的印象。

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帮忙可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到了小学这个新环境,可乐是有机会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的。

”我期望以“新环境新起点”来鼓励可乐妈妈,让她重新树立信心。

果然,可乐妈妈似乎精神一振,眉头也略为舒展了。

我之后说:“现在,可乐的自控本事还比较差,我们必须经过外部控制,帮忙可乐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然而,可乐妈妈接下去供给的情景让我呆住了:“这孩子本身就感统失调,所以自控本事很差,我们已经在外面上课对他进行训练了。

”我惊讶道:“感统失调”“是呀。

因为可乐是剖腹产,没有进行过挤压,所以感统失调。

我们带他测试过,他还不算严重的。

比他严重的孩子多着呢,有的到三四年级才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