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4 高中物理弹簧问题----瞬时问题、平衡问题、非平衡问题、功能问题专项突破典型的热点问题专题归纳:1、弹簧的瞬时问题弹簧的两端都有其他物体或力的约束时,使其发生形变时,弹力不能由某一值突变为零或由零突变为某一值。
2、弹簧的平衡问题这类题常以单一的问题出现,涉及到的知识是胡克定律,一般用f=kx 或△f=k •△x 来求解。
3、弹簧的非平衡问题这类题主要指弹簧在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力、加速度、速度、功能和合外力等其它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4、 弹力做功与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在弹力做功的过程中弹力是个变力,并与动量、能量联系,一般以综合题出现。
它有机地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和能量转化结合在一起,以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细致分析弹簧的动态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等知识解题。
第一篇:弹簧中的力学问题1.如图,物块质量为M ,与甲、乙两弹簧相连接,乙弹簧下端与地面连接,甲、乙两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
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现用手将甲弹簧的A 端缓慢上提,使乙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变为原来的2/3,则A 端上移距离可能是( ) A .(k 1+k 2)Mg/3k 1k 2 B .2(k 1+k 2)Mg/3k 1k 2 C.4(k 1+k 2)Mg/3k 1k 2 D.5(k 1+k 2)Mg/3k 1k 22.(99全国)如右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m 1g/k 1 B. m 2g/ k 1 C. m 1g/k 2 D. m 2g/ k 23、如图14所示,A 、B 两滑环分别套在间距为1m 的光滑细杆上,A 和B 的质量之比为1∶3,用一自然长度为1m 的轻弹簧将两环相连,在 A 环上作用一沿杆方向的、大小为20N 的拉力F ,当两环都沿杆以相同的加速度a 运动时,弹簧与杆夹角为53°。
(cos53°=0.6) 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2)若突然撤去拉力F ,在撤去拉力F 的瞬间,A 的加速度为a /,a /与a 之间比为多少?解:(1)先取A +B 和弹簧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弹力为内力,杆对A 、B 支持力与加速度方向垂直,在沿F 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 =(m A +m B )a ① 再取B 为研究对象F 弹cos53°=m B a ② ①②联立求解得,F 弹=25N由几何关系得,弹簧的伸长量⊿x =l (1/sin53°-1)=0.25m 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0N/m(2)撤去F 力瞬间,弹簧弹力不变,A 的加速度a /= F 弹cos53°/m A 所以a /:a =3∶1。
4、如右图,质量为的物体A 放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 、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当弹簧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 .0 B.kx C.mkx/M D.mkx/M+m 5、如右图示,表面粗糙的圆盘以恒定角速度ω匀速转动,质量为m 的物体与转轴间系有一轻质弹簧,已知弹簧的原长大于圆盘半径。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物体在距转轴R 处恰好能随圆盘一起转动而无相对滑动。
现将物体沿半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若移动后,物体仍能与圆盘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则需条件是什么?6、如右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弹簧均为弹性形变, 那么当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 ) A . 球所受合力最大,但不一定大于重力值 B . 球的加速度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 C . 球的加速度最大,有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 D . 球所受弹力最大,但不一定大于重力值7、如图1-4-8所示,离心机的光滑水平杆上穿着两个小球A 、B ,质量分别为2m 和m ,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连,弹簧的自然长度为l .当两球随着离心机以角速度ω转动时,两球都能够相对于杆静止而又不碰两壁.求A 、B 的旋转半径rA 和rB .8、(2001全国)惯性制导已广泛应用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 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 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
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
设某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点的距离为s ,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 A .方向向左,大小为ks/m B.方向向右,大小为ks/mC.方向向左,大小为2ks/m D.方向向右,大小为2ks/m9、用一根轻质弹簧悬吊一物体A ,弹簧伸长了L ,现该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系一三棱体,先将弹簧压缩,4L然后将物体A 从三棱体的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则当A 下滑过程中三棱体保持静止。
若水平地面光滑,三棱体斜面与水平地面成30°角,如图所示。
求: (1)物块A 的下滑加速度a ;(2)物块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1)当弹簧竖直悬挂物体时:KL=mg ①在A 从三棱体上下滑时,对A 和三棱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
应用牛顿规律: 30cos 4ma LK =⋅②由①、②可得g g a 6330cos 4==(2)对物块A :ma mg mg =-30cos 30sin μ ③223ϖm k kl r A -=30cos 30tan g a-=μ244.0313=-=第二篇: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存在弹力相互作用。
对于面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间弹力变为零时,它们将要分离。
抓住相互接触物体分离的这一条件,就可顺利解答相关问题。
现今对于弹簧连接的物体的分离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下面就弹簧连接的物理列几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例1、一根劲度系数为k,质量不计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有一水平板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如图7所示。
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 <g =匀加速向下移动。
求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开始与物体分离。
分析与解:设物体与平板一起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 时,物体受重力mg ,弹簧的弹力F=kx 和平板的支持力N 作用。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x-N=ma 得N=mg-kx-ma当N=0时,物体与平板分离,所以此时ka g m x )(-= 因为221at x =,所以kaa g m t )(2-=。
例2、如图8所示,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 处于静止,P 的质量m=12kg ,弹簧的劲度系数k=300N/m 。
现在给P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使P 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t=0.2s 内F 是变力,在0.2s 以后F 是恒力,g=10m/s 2,则F 的最小值是 ,F 的最大值是 。
.分析与解:因为在t=0.2s 内F 是变力,在t=0.2s 以后F 是恒力,所以在t=0.2s 时,P 离开秤盘。
此时P 受到盘的支持力为零,由于盘和弹簧的质量都不计,所以此时弹簧处于原长。
在0_____0.2s 这段时间内P 向上运动的距离: x=mg/k=0.4m 因为221at x =,所以P 在这段时间的加速度22/202s m txa == 当P 开始运动时拉力最小,此时对物体P 有N-mg+F min =ma,又因此时N=mg ,所以有F min =ma=240N.当P 与盘分离时拉力F 最大,F max =m(a+g)=360N.例3.如图9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800N/m 的轻弹簧两端各焊接着两个质量均为m =12kg的物体A 、B 。
物体A 、B 和轻弹簧竖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要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在上面物体A 上,使物体A 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0.4s 物体B 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中弹簧都处于弹性限度内,取g =10m/s 2 ,求:(1)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此过程中外力F 所做的功。
解:(1)A 原来静止时:kx 1=mg ①当物体A 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拉力F 最小,设为F 1,对物体A 有: F 1+kx 1-mg =ma ②当物体B 刚要离开地面时,拉力F 最大,设为F 2,对物体A 有: F 2-kx 2-mg =ma ③ 对物体B 有:kx 2=mg ④ 对物体A 有:x 1+x 2=221at ⑤ 由①、④两式解得 a =3.75m/s 2 ,分别由②、③得F 1=45N ,F 2=285N图8图图7(2)在力F 作用的0.4s 内,初末状态的弹性势能相等,由功能关系得: W F =mg (x 1+x 2)+=2)(21at m 49.5J 第三篇:利用间谐振动的对称性:1、如图5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木块B 相连,木块A 放在木块B 上,两木块质量均为m ,在木块A 上施有竖直向下的力F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突然将力F 撤去,若运动中A 、B 不分离,则A 、B 共同运动到最高点时,B 对A 的弹力有多大?(2)要使A 、B 不分离,力F 应满足什么条件?【点拨解疑】 力F 撤去后,系统作简谐运动,该运动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该题利用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对称性来求解,会简单的多.(1)最高点与最低点有相同大小的回复力,只有方向相反,这里回复力是合外力.在最低点,即原来平衡的系统在撤去力F 的瞬间,A 受到的合外力应为F /2,方向竖直向上;当到达最高点时,A 受到的合外力也为F /2,但方向向下,考虑到重力的存在,所以B 对A 的弹力为2F mg -. (2)力F 越大越容易分离,讨论临界情况,也利用最高点与最低点回复力的对称性.最高点时,A 、B 间虽接触但无弹力,A 只受重力,故此时恢复力向下,大小位mg .那么,在最低点时,即刚撤去力F 时,A 受的回复力也应等于m g ,但根据前一小题的分析,此时回复力为F /2,这就是说F /2=mg .则F =2mg .因此,使A 、B 不分离的条件是F ≤2mg .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 )A .若t 时刻和t+Δt 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Δt 一定等于T 的整数倍B .若t 时刻和t+Δt 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Δt 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C .若Δt=T ,则在t 时刻和t+Δt 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D .若Δt=T/2,则在t 时刻和t+Δt 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3、两块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在一起,现在m 1上施加压力F ,如图14所示.为了使撤去F 后m 1跳起时能带起m 2,则所加压力F 应多大?解:2m 恰好离开地面的临界条件是弹簧比原长再伸长2x ,且g m kx 22=和1m 速度为零.(1) 应用简谐振动的对称性求解:2m 不离开地面,1m 做简谐振动,则振幅:0221x x x x A +=-=k gm k g m x x X 1202122+=+= 加压力F 时 11kxg m F =+ g )(2111m m g m kx F +=-= (2)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对撤去力F 至2m 恰好离开地面全过程作用由动能定理得:02020)(2211211=+-+++-x kx x kx x x g m 022)(2221211=-++-x k x k x x g m ①加压力F 时 11kx g m F =+② 由①②解得:g m m F )(21+=g m m F )(21+>(对称法)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g m A 100=的平台A 连结在劲度系数m N k /200=的弹簧上端,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形成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在A 的上方放置A B m m =的物块B ,使A 、B 一起上下振动,弹簧原子为5cm.A 的厚度可忽略不计,g 取10./2s m 求:(1)当系统做小振幅简谐振动时,A 的平衡位置离地面C 多高? (2)当振幅为0.5cm 时,B 对A 的最大压力有多大?(3)为使B 在振动中始终与A 接触,振幅不能超过多大? 解:(1)振幅很小时,A 、B 间不会分离,将A 和B 整体作为振子,当它们处于平衡位置时,根据平衡条件得g m m kx B A )(0+=得形变量cm m m k g m m x B A 101.020010)1.01.0()(0==⨯+=+=平衡位置距地面高度cm cm x l h 4)15(00=-=-=(2)当A 、B 运动到最低点,有向上的最大加速度,此时A 、B 间相互作用力最大,设振幅为A 最大加速度220/5/1.01.0005.0200)()(s m s m m m kA m m g m m x A k a B A B A B A m =⨯⨯=+=++-+=取B 为研究对象,有m B B a m g m N =-得A 、B 间相互作用力N N a g m a m g m N m B m B B 5.1)510(1.0)(=+⨯=+=+=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 对A 的最大压力大小为N N N 5.1=='(1分)(3)为使B 在振动中始终与A 接触,在最高点时相互作用力应满足:0≥N取B 为研究对象,a m N g m B B =-,当N=0时,B 振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且最大值2/10s m g a m=='(方向竖直向下) 因g a a mB mA ='=',表明A 、B 仅受重力作用,此刻弹簧的弹力为零,弹簧处于原长cm x A 10==' 振幅不能大于1cm5、如图2—12所示,一质量不计的轻质弹簧竖立在地面上,弹簧的上端与盒子A 连接在一起,下端固定在地面上,盒子A 内腔为正方体,一直径略小于此正方体边长的金属圆球恰好能放在盒内,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4OON/m ,盒子A 与金属球B 的质量均为2kg ,将盒子A 向上提高,使弹簧从自由长度伸长1Ocm ,由静止释放,不计阻力,盒子A 和金属球B 一起做竖直方向的简谐振动,g 取2/10s m ,已知弹簧处在弹性限度内,对于同弹簧,其弹性势能只决定于形变的大小,试求: (1)盒子A 做简谐振动的振幅;(2)盒子A 运动到最高点时,盒子A 对金属小球B 的作用力方向;(3)金属小球B 的最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