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1〉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
②摧残吸食者体质 . ③严重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3〉虎门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评价林则徐: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领导了虎门销烟并取得胜利。
写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诗句。
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见课本第4页画像。
)3、结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中英《南京条约》,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注意问题:(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3、(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见课本第5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和《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6、鸦片战争启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从此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7、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3)主凶英、法(4)帮凶俄、美2、列强的罪行:(1)英法——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启示: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次浩劫。
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有力的驳斥了所谓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的谬论。
注意书上7页雨果的话3、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851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建立与清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1860年8月,李秀成在青浦大败华尔的洋枪队,1862年,在慈溪击毙华尔。
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见课本第9页华尔的照片。
)第3课收复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歌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我国西北的门户。
2、新疆危机:(1)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2)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3)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伊犁。
3、“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鸿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保东南海防;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
力主收复新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战略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3)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9世纪80年代,曾纪泽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
(4)1884年,根据左宗棠建议,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6、评价左宗棠。
(见课本第15页自由阅读卡,见课本13页画像。
)左宗棠是湘军的重要将领,后做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对外国侵略势力主张抵御,左宗棠认为新疆乃西北屏障,新疆一失,必祸及内地,因此,他坚决主张出兵新疆,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针对收复新疆来说他是个民族英雄。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2)主要战役:〈1〉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2〉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
见课本第16页导人框,图片和诗。
2、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1)签订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3)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4〉增辟通商口岸等。
(4)影响:〈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例题: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A,《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 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总结:《马关条约》后,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启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是中国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
唯有不断变革、自强、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国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运动(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运动中心:京津地区。
(4)主要战役:廊坊战役。
(5)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6)性质及意义:是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爆发:1900年,西摩尔率领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2)主要侵略罪行:a攻占天津,北京(第二次遭受洗劫) b镇压义和团运动(3)结果:清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坼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影响: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意:重要问题1、《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一谈该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萧条;另一方面大量举借外债,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2 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国主义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 在北京设“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各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2、西方某历史著作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观点你赞成吗,请结合史实,写一篇50—150字的辩论稿。
这一观点不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行为,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决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资产阶级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即使没有虎门硝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
3、《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有道理。
通过《辛丑条约》,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
并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国主义的军事监督和武力控制之下:按条约要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官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慈禧更是对洋人言听计从。
这些均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
说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毫不为过。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6、洋务运动主要活动:(1)前期“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目的:武装军队a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近第一个兵工厂,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b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见书第28页);c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中近第一个交通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见书第29页插图)。
(2)后期“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原因:辅助军事工业)a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中近第一个轮船公司。
b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中近第一个钢铁厂)见书第29页。
(3)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奕訢创立的,是中近第一所新式学校。
)见书第29页插图。
(5)设立翻译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7、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