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的投资与上市
日期:2012年5月29日阅读:11 次我要评论(25)
因为地缘和历史观念的原因,福建省内拥有大量的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上市往往是一条有效的且另诸多企业主认可发展路径,自中小板、创业板开设以来,中国出现了家族企业上市的井喷之势,上市所带来的财富效益驱动着企业家将家族企业公众化,家族企业逐渐开始扎堆进行IPO。
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家族企业占当年中国家族企业上市总量的近五成,比2009和2010两年度高出了近10个百分点。
家族式企业发展成公众公司将给企业带来诸多经营的优势,帮助企业家能够有效组织经营,通过垂直一体化管理,降低市场谈判成本,使生产和经营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可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分散风险;往往能够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获得有利条件。
而且作为一家上市的企业,从中获得的有形及无形的利益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可以借助上市扭转家族成员的观念,引进新的监督管理制度,摆脱目前人才缺乏的束缚并在融资和政策扶持上享受到优待。
然而上市对家族企业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家族企业存在着的一些固有缺陷也令投资方望而却步。
本期我们邀请著名投资专家莫大老师、资深投资公司
职业经理人宋先生做客《财富经济》会客室,请他们就投资的角度谈一谈关于家族企业上市的诸多问题,从中也能让许多想要上市的民营企业了解和反思自身的优劣。
Q:家族式管理是不是较为落后的管理模式?
A :这个显然不是绝对的。
家族企业初创阶段靠着血缘关系为纽带,能够让企业很快就高效运转,家族成员来自同一个地域,生活习惯包括语言的相通,增进了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关系,所以一般小型的民营企业是很适合家族式管理模式的。
如果在企业初创阶段就贸然引入委托人代理人的分工机制,一旦运作不得当,双方没有能够产生很好的信任体系则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和损失。
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行业而定。
Q:从投资公司获得的融资有几种形式?
A:投资公司通常会对一家看好其上市前景的企业提供两种方式的投资,即股
权投资和债务投资。
企业将如何使用所融到的资金也是投资公司在做投资决策时需要重点考量的一大因素。
部分行业天生并不适合做上市融资,投资公司投进去的钱无法有效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更新和规模扩大,往往作为一笔“多余资金”被用在收购其他收益率低于投资标的本身的单位上,这样子企业整体收益率无形就被摊薄了,而投资公司也收获不到他们心仪的爆发式增长利润。
另外一部分企业融资的目的在于以新债偿旧债,用股权投资的壳做债务投资的事。
但我们知道,两种类型的投资的出发点是不同的,股权投资看未来,投资公司一般会选择技术新颖、盈利模式清晰的政策利好产业;而债务投资更多的是看企业的过去,要求企业过往经营履历要好。
某些企业尽管达不到拿债务投资的条件,但是他们的发展前景得到投资者的一致看好同样可以拉到一笔可观的股权投资,企业用这部分融资购买大型设备不动产,再拿这些设备不动产去抵押获得另一部分债务投资或贷款,便实现了新债偿旧债的融资路径。
Q:如何选择上市地点?
A :虽然不同地点的上市费用稍有差别,但仅这一点不足以改变上市地点的选择。
考虑上市的企业在选择上市地点时,应该会更多关注该地的非财务收益是否足够有吸引力,例如便利通道、地域接近度,或者某一地点分析师和投资者群体的专业水平。
香港资本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集中了最多了解中国、乃至亚洲等任何主要金融中心的投资者群体,就像高科技公司认为更能被美国投资者群体所理解,或早期采矿公司觉得更能被多伦多投资者群体所理解的那样。
这类知识对业务依赖具体区域的公司有其价值,寻找最了解你业务的地点上市不无道理的。
Q:投资一家家族企业需要警惕的风险有哪些?
A :近几年,包括真功夫、远东皮革集团在内的多家家族企业在上市前爆发家庭成员内讧,九牧王甚至在路演前夕遭遇“迷药门”离奇事件,这些都揭露了家族企业上市一个重要的问题,股权结构复杂归属不清晰。
对于投资公司来说,在经营业绩大体相当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投资一家股权没有瑕疵,无重大法律纠纷,业务对家族中某部分成员不存在重大依赖的企业,当一个家族企业筹备上市时,借引入投资公司的时机进行股改是一个恰
到好处的时间节点。
而对于一家原先股权结构就已错综复杂的家族企业,投资公司介入的前提是找
到一个书面的协议或者约定,理清企业内部家族成员的股份和关系。
对于原先家庭成员间存在业务合作的公司,投资方会建议采取以下两种解决方式:一是将多个业务部门拆分成多个公司;二是合并成一家公司,但给每项业务进行估值,令其中一方家庭成员作为控股股东,而其他合伙人作为参与者持有股份但不具备决策权。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达到成员间股权
及协议有据可依。
Q:对于家族企业的股权纠纷投资公司能做些什么?
A :目前部分家族企业企图上市的目的是圈钱追逐一夜暴富,这背离了现代企业的上市目标,如果原始创业股东基于个人利益,采取各种手段非法觊觎上市后的巨大利益,便有可能出现前文提到的家族内讧。
这种管理层在上市前后遭遇人事地震的案例,在家族企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基于原始创业股东之间理不清的个人恩怨,另一方面,在这些家族企业内讧中,投资方代表集体失声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当前中国的投资环境中,急功近利是一个P E 们普遍存在的通病。
PE 在投资家族企业之前没有对目标公司的股权做出清晰地判断,而是急于扶持目标企业上市,使自己的投资能快速地得到高额回报,P E如果只是针对目标企业控股股东作上市的准备工作,而不重视其他原始创业股东的诉求,不为他们提供协商解决股权纷争的平台,当原始创业股东面临上市后巨幅增加的个人资产无法兑现时,各种历史积案就会浮出水面。
因此,一家负责任的P E不仅是做投资退出的简单重复,而是要针对不同情况调整投资方式,帮助目标企业清除上市障碍,使多方的诉求在上市前得到合理实现。
Q:企业吸纳投资需警惕什么风险?
A 现在很多投资公司投资企业时,常常会与其签订对赌协议,这个是非常需要企业主警惕的一大风险,如果以圈钱暴富为目的,把整个企业的市值和利润进行过高估算的话,有可能在残酷的对赌协议中失去自己苦心经营数十载的企业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