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阅读与作文(一)一、读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周末的晚上,我()看电视,()听音乐。
2、()雨下得很大,()我们上学没有迟到。
3、小明多才多艺,她()会唱歌,()会跳舞。
4、()两位老人多次表示,要给帮他们挑水的人一些报酬,()谁也不肯接受。
5、()他认真学习,成绩()不会这么差。
二.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野鸭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惊奇),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
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
她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
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
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
(果然、居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
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
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在()内划去不恰当的词语。
(2)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猜测死因→掩埋死鸭。
其中的次要内容是。
主要内容是。
(3)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 ”画下来。
(4)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掩埋野鸭,包好十三只蛋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文中抄下最能表现思想感情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任选一题①想像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情景(动作、心理、神态)写一个小片断,②续写十三只蛋的故事。
四年级阅读与作文(二)一.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1、父亲将豌豆翻入土中。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2、这场足球赛太()了。
可以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有:二.阅读短文《第一次见到大江》,回答问题。
这一天,我终于来到了长江之畔。
顿时,我的眼前开阔了:浩瀚的江面波光粼粼,巨大的轮船像平地高楼,矗立在江面上,我长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宽广的水域呢。
啊,长江你是河,还是海呢?||“呜——”一阵嘹亮的汽笛声中,我们乘坐的“汉江五号”徐徐地离港了。
我登上了船顶天台。
初升的太阳把它的光芒洒在江面上,江面上浮光耀金,像洒了一片碎金,又像有无数条金色的鲤鱼在白浪里翻滚。
我极目远眺,只见绵延的长江大堤上,丛林如青翠的屏障,稻田似碧绿的绒毯,不时可见两岸田野中星星点点的农舍。
江面上几只挂着白帆的小船缓缓前行,那渔船上居然还升起了轻轻袅袅的炊烟。
人说江南美如画,今天的我总算是真正置身于这流动着的巨大画幅之中了。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一个文中的一个课外的):()的江面()的绒毯()的屏障()的江面()的绒毯()的屏障2、用“——”画出写江面宽阔的语句,用“~~~”画出写长江美丽的语句。
3、小作者在写“阳光照射下的江面”时展开了想象,他先联想______________,又联想________________。
4、小作者写“极目远眺”的景物,注意按观察点变化顺序来写,先写________,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景物;再写_______,抓紧住_______、_______两个景物。
5、文中最后一句中“巨大画幅”指_______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已用“||”分成了两层,是按______的方法来分层的。
写出这两层的意思。
第一层:第二层:三.习作以此作为开头(要抄写到你习作的开头哟),展开合理、大胆、富有创意的联想和想象,继续写下去,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
明天就是母亲节,妈妈忙碌的身影在我眼前晃来晃去,用什么方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我想来想去,哦,对了,就用这种方法吧。
……(到底是什么方法呢?)四年级阅读与作文(三)一、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大惑( )( ) ( )( )勃勃难以( )( ) 无( )无( )屏息( )( ) ( )( )可亲霏霏( )( ) 无可( )( ) 二.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连贯的一段话。
()恨自己昨天晚上,不该光顾看电视,没有复习功课。
()今天早上我一睁眼,只差十分钟就要上课了,我急急忙忙跑到学校。
()昨天晚上听说电视节目特别好,我想:明天数学考试,早起一会儿,复习一下还不行吗?()下课铃响了,我交卷以后,心里特别难过。
()上课时,老师发了卷子,我一看心就慌了,有好几道题不会做。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
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头上那对触角。
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特别(猛烈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它认路主要*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分析)。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
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
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
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它们闻到这种气味()能确定路线。
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
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用“\”将文中()内不合适的词画掉。
2、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
(请写上序号)A、总——分B、分——总C、总——分——总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请用“ ”表示。
(1)如果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2)蚂蚁传递消息*声音。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四、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你最心爱什么呢?请以“我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写清楚它的特点,并能合理展开想象,表现出你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阅读与作文(四)一、填空()然()然人烟()()面如()()田地()()()心()胆举止()()()()魁梧仪表()()()()如一()()怒放()清()秀()()奕奕1、从上面找出写人神态或外表的词语。
2、从上面找出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二.改病句1、春天的天津是个美丽的季节。
2、虽然昨夜下了大雨,但是河水涨了许多。
3、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三.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知了学飞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
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
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
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
知了跟想跟着大雁一齐展翅高飞。
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振翅远飞,真后悔啊!可是这时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1自满():A形容充实B感到已经足够C骄傲2不耐烦()A心情不畅快B多而杂乱C厌烦2读句子,用划线的词造句。
2分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
一会儿……一会儿……4文中具体描写知了学飞的是第自然段。
2分5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四.作文题目:《我终于成功了》要求:1.选择一件通过自己努力,终于做成的事。
2.交代清楚做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结果怎样四年级阅读与作文(五)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
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
刹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
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